江南通志 - 第 144 页/共 731 页

永宁寺在沛县东北三十五里欢城集   兴隆寺在沛县北四十里 广度寺在沛县夏镇明建   兴敎寺在丰县东北隅本古刹明洪武间重建永宁寺旧在丰县治东北汉卢绾故宅也北齐曰白塔寺隋曰道成寺唐曰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初曰永宁寺建炎间迁县东北隅   重福寺在丰县田村保金大定元年建   华严寺在丰县司马保元至正元年建   福胜寺在丰县苖成保元至正元年建   大圣寺在丰县北四十里唐贞元间建   春台寺在丰县东南三十里   丁兰寺在丰县东北十二里   石瓮寺在丰县西南二十五里   安国寺丰县西北四十里 鲭鯸寺丰县西北三十里   永庆寺在砀山县治西明永乐七年建万佛琉璃塔于寺前嘉靖十一年建千佛阁于后高与塔齐定国寺在砀山县马昂社   兴国寺在砀山县渠城社元至元间建   南大觉寺在砀山县渠城社元至正元年建寿圣寺在砀山县崇敎坊金大定四年建   云台寺在砀山县使庄社元至正二年建   龙兴寺在邳州城东明洪武十七年迁此旧在沂河西   白玉寺在邳州石羊埠元至正二年建   崇善禅寺邳州治南一里 洪福寺邳州城北小山   寿圣寺在宿迁县旧治南元大德四年创   竹城寺在宿迁县旧治东二十里明洪武二年建兴国寺在宿迁县治东门内   洪福寺在宿迁县治北瓦窰村一百里   崇宁寺在防宁县治北明洪武十一年创建宗善寺在防宁县羊山明成化时建赐名宗善普照寺在睢宁县东北三十里   龙泉寺在睢宁县黄山社龙泉山   铁佛寺在睢宁县刘家庄社   真武观在府城东南隅明永乐初建   白云观在府治东   白鹤观 三清观并在府治南   庆真观在府治东南   八仙观在府治西南瑞云观在府治西北   玉虚观在萧县南五十里   干明观在萧县西南五十里   真武观在萧县三仙台南明万厯七年建   真元观在沛县西北一里   长春观在沛县西二里   洞真观在丰县城内元至正六年建即曲豆胜境有碑记   龙翔观在丰县东北隅明正綂间重建   长春观在丰县南七里   青华观在砀山县使庄社   金真观在砀山县北一里   昭惠观在邳州治东南十里元至正间建   玉虚观在宿迁县北二里马陵山明正德十四年建   元真观在睢宁县北门内明洪武间建   斗姥宫在府城内西北隅康熙四十一年修建聚仙宫在砀山县市力寨元延祐元年建   洪福禅院在府城北一百十五里宋崇宁初建龙兴禅院在府宝峯山后金大定间建   功德禅院在府西北九十里元中綂初建   大士岩院在府城南云龙山之隂康熙五十七年建   法轮禅院在萧县西北三十里   福胜院在沛县西北四十里灌城村唐时建广福禅院在沛县东北十五里高村有金大定五年碑   释迦院在砀山县东五十里宋时建   崇寿院在砀山县东金大定间建   大觉院在砀山县北四十五里   太仓州   海宁寺在州城西北武陵桥西梁天监中尼妙莲建庵宋建炎四年里人郝承直舍宅重建寺隆福寺在州城西隅长春桥北旧在武陵桥梁天监四年建称报恩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明洪武十三年改为镇海衞十四年复建寺前有放生池   普济寺在州大南门外一里元至正间左丞朱清建   淮云寺在州小北门外二里元大德二年浙江提举顾信塟其父德建寺墓旁因先籍淮安故名圣像寺在州陆河市呉仆射徐真舍宅建寺晋建兴二年得泛海二石佛因名   法轮寺在州北十六都双鳯镇东晋咸和六年支遁掘地得二石龟化为鳯因建初赐额双鳯宋祥符元年改今名   崇恩寺在州东二十里梁天监二年建   广安寺在州北乡直塘市唐乾元初建名宝林寺宋祥符元年改今额绍兴六年建塔凿地得甎有长安三年瞿像宝塔字乃知唐武后时尝建塔于此   广孝寺在州茜泾镇唐咸通十四年建初名怀让宋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   南广寺在州南十里宋绍兴三年朝奉大夫杜革建元至正间重修赐额   兴福寺在州大西门外元至元戊子建后废为水次仓明隆庆在东宫时赐复旧额重建旧有观音像元总管刘鸾塑   灵宝长寿寺在州东北沙头镇唐乾元初建香林寺在州西北古塘湾   国朝顺治初年僧永修即禅院旧址建大悲殿继请林野法嗣佛古行闻为住持又建大殿名香云寺十七年闻入都憇隆安寺值   世祖章皇帝临幸注视久之问住持山晓此僧住何处晓   荅以太仓香云寺   上云香云不若香林好至康熙十二年三月知府云鹏   遵易今额   崇应寺在州茜泾镇宋景定间建   华严大保安寺在州茜泾镇元至正己丑建如意寺在州南门外元至元间建   奉圣寺在崇明县东南隅东沙唐正元间僧道成凿井得甘泉因建   慈济寺在崇明县东南隅河泊所东宋淳祐二年   建今迁新城学宫左为祝厘习仪之所   兴敎寺旧在崇明县张成港北唐光化二年终南僧妙巩梦神告曰东海起沙邻逼呉楚宜建道塲因与徒数人远来不逾年而寺成宋宝庆中僧皎如见海逼迁于平等村明永乐中徙道安乡万厯中徙南沙今又迁新河镇西   寿安寺在崇明县东五里享沙宋淳祐间有二僧簪枯枿于东仁乡枿复荣因建寺   宝庆寺在崇明县南十五里原在旧县治北宋宝庆元年建元至正二十三年道士徐中理以观址濒海迁置于此有文天祥海上瀛洲遗篆   圆通寺在嘉定县洪星坊元至元间建【附】元赵孟頫记【嘉定州在呉郡之东南百里形势平夷早潮暮汐今古郁然大报国圆通寺际州治之东北相距咫尺开山沙门明了手锄菑翳浩然有开拓之志经营既殷材力相称广堂邃宇宛若化城大德己亥春杪奉玺书赐圆通为额至皇庆壬子造物欲大其规制一夕祝融卷入无何明年癸丑奋志兴修首定向方圬墁陶冶百尔咸臻延祐丙申复举奉防加赐妙明圆晤普济佛心大禅师之号三阅寒暑诸缘悉备重门突兀僧堂海涌钟楼经阁飞跂云端庖湢廪庾之严整廊庑寮舍之深靓师资授受甲乙相承复建大吉祥皇庆寺于州治之北可二里命净行沙门十六员岁修法华长期绳绳观室井井禅龛鱼鼓灯香幻成净土又建大资福寿宁尼寺于州治之东南隅六窗自虚纎尘不到两寺颠末具在别记奚材力之可臻必愿行而乃萃晓磬鸣而龙象集夜禅起而声色空真风扇有漏之尘觉花开无影之树缔构之功什既八九延祐己未建大佛宝阁九间于圆通寺后金色光明照心夺目三寺赡众之士厚薄悉书碑隂远持事状请记以文余闻佛书以道德为圆通寺之圆通即道德所证之果也继继于百世之下者茍知道德之可从则圆通未尝不久且大矣余何言哉】   资善寺在嘉定县城东隅元至大四年建   西隠寺在嘉定县西北隅清境塘元泰定元年建积善寺在嘉定县晏海门内旧在观潮门外明洪武十一年刱永乐十二年改建于此   昭庆寺在县观潮门内宋昭庆间建故名   防国寺在县合浦门外梁天监中建宋天禧中赐额   东林圆照寺在嘉定县东十八里杨泾东六都兴圣寺在嘉定县月浦宋绍兴元年建十八年赐额   保安寺在嘉定县东四十五里沙浦梁天监中恒智禅师游此闻芦苇中有猛兽因趺坐经旬有老叟馈食见二虎驯狎左右里人建庵居之宋喜定中改为寺   留光寺在嘉定县澄江门外一里旧在澄江门内明正德间改为书院僧方珪重建寺于此集庆寺在嘉定县南三里元至正四年建云翔寺在嘉定县十二都旧名南翔寺   国朝康熙三十九年   圣祖御书云翔寺匾额【附】明王世贞记【去嘉定县之南二十里而遥葢有南翔寺云寺所以称南翔者当梁天监间有异僧德齐止锡其地规为阿兰若甫决筮而双鹤依之晨起放鹤鹤徃之方必有客至至则为檀越布德其地委输若神不日而成上刹以雄丽东南德公化去亡防鹤亦望南而翔不复返五百年而为后唐之开成寺且圮矣复有异僧行齐者止锡如德公乃鹤复依之行公感其事为一众説法而有莫少卿者尽捐其槖缗而拓饰之雄丽逾于旧观】   【行公戏谓鹤吾事毕矣恣汝所徃鹤应声盘舞遂亦望南而翔不复返其语留珠林中甚着至宋绍圣中天子知之遂赐寺额曰南翔及明正统中而大圮司空周忱氏过而慨之以邑赋之羡粟倡而诸善知识和焉其观遂复故至万厯初则益大圮势且及像像亦多损剥寺僧彷徨叹曰乘轩者源源生不乏而不及一鹤耶我则不德不能若二齐公谁慨然为莫少卿哉于是稍有应者而诸歙中独有一善知识为任良佑氏具资金五千常泛大河而遇风以舟免归德于河金龙之神而捐千金之槖新其庙矣既而叹曰是神也尚不能不頼如来之力以脱大鸟喙而我敢忘所自挺身出仕其费计可中金二千曰我去槖之半不至冻馁妻子也葢不及岁而大雄氏之宇焕然一新佛及菩萨阿罗汉天王诸像皆奕奕神采生动瞻者肃然僧自重等不胜感稽首来谒余请为次序其事矣任氏者茍不住色而行布施则固初祖之所许而我大雄之深叹者也余故笔之以诏来者】万寿寺在南翔寺东一里元大德初建   万安寺在嘉定县南二十六里万寿寺西新华浦净信寺在嘉定县东南三十六里月浦宋宝庆间建   保清寺在嘉定县东四十五里大塲北宋淳祐三年建   永寿寺在嘉定县东南三十六里葑村塘旧在钱溪东北宋咸淳中赐额延祐二年移置于此顿悟寺在嘉定县东南四十五里在泸泾元元贞元年建   法界寺在嘉定县东南四十五里大塲北宋嘉定中建   宝华寺在嘉定县东南四十八里大塲镇宋咸淳间建   真如寺在嘉定县东南五十里桃树浦宋嘉定间建   保宁寺在嘉定县东南六十二里江湾石晋天福三年建后周广顺二年赐额   法昌寺在嘉定县东南七十五里清浦旧镇宋淳熙十六年建   崇福寺在嘉定县东南七十二里江湾镇东又名天乐寺宋开宝八年建   广福普慧寺在嘉定县东南二十四里广福镇元天厯元年建   方泰寺在嘉定县西南十八里沙堽梁天监二年建唐大中三年赐额后钱武肃王重建   菩提寺在嘉定县西南二十五里安亭镇孙呉赤乌二年建梁天监二年改建后唐清泰间名唐兴寺宋开宝间改赐今额   罗汉寺在嘉定县西南三十六里宋建炎间建褒忠寺在嘉定县东北二十四里萧泾宋乾道中建   呉兴寺在嘉定县西十四里梁天监十年建皇庆寺在嘉定县北三里元至大四年建   延禧万寿观在州东北沙头镇登津桥元延祐五年建   真际庵在嘉定县西南隅元泰定三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