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71 页/共 700 页

桑干河在东距州四十里   鄯河在州东五十里   泥河在州东七十里州西五里   沙楞河在州东南三十里脉通海眼日夕水潮流经贾家庄   三泉在州东南六十里泉三圆胥盈轮深不可测南泉在州南五里   灰河在州南五十里源出寜武军山口至红崖儿村伏流十五里至塔底村南涌出经城南五里至马邑入桑干峪土人名南河又名蔚李河在南五里又东流距州四十里   杨泉在州西南九十里尝有鲤鱼化虹之异   七里河在州北七里出洪涛西北山下流经酸刺村东南合灰河土人名北河 流经东七里有洲似台流水周环涛瀬不少湮相传日晡恒见美女垂钓焉   涧河在州北十里发源堡西一名河东河在州东十五里一名七里寨河在州东北七里   腊河在州北二十里洪涛山之阳水连桑干   寜边河在州北二百余里西流 后魏皇始元年春正月大搜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陂   圣水井在三塔防山下潦不溢旱不涸祷雨辄应御井在州北古城内相传刘武周开   东井在城东南隅   南井在南门内   西井在西门内城中东南西三井与御井水胥清甘马邑县   太和岭在县西南五十里   雁门闗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代州界闗下至广武即马邑界   紫金山在县南五十里递高二十里有竒亘数百里连笔架山东西胥接代州境险峻盘踞相续不絶   笔架山在县南五十里   余都谷在县南山隂界   双化岭在县西七十里界连朔州   雷山在县西北十里高三里盘踞八里西接朔州元姬山山有六峯下有源泉出焉   洪涛山在县北十里雷山东高三里盘踞八里连雷山西接朔州元姬山上有五峯下有七泉涌出名黄道泉土人又名洪涛泉即防水也一名神头山巅有神婆遗迹土人传神姬携子游山因留迹手足暨梳箆胥印石深入一寸又名神婆山又名防头山 水经注湿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泉发于山侧沿坡歴涧东北流出山 汉志注隂馆楼烦乡景帝后三年置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莽曰冨代 金志马邑有洪涛山防水又曰桑干河山下有桑干河神庙碑刻具存   马头山在县北十五里高三里盘踞十里西连洪涛山列朔州苖家山左山有三峯中峯尤高形似马头   洪濠峪在县东北十里   黄榆冈   桑干河发源黄道泉金龙池二水滙于喇河复流经县城西南东三靣西至鄯河东入山隂县河阳堡界桑干水发源喇河口西北至洪涛山黄道泉与金龙池水合流至邑之西而南而东至鄯河三十里下流少缓沍寒成冰自鄯河以西至西郭又北至水源胥不冰烟雾恒似瑞云焉 祝志按水经其河源自汾阳燕京山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县雷山之阳滙为七泉曰上源曰玉泉曰三泉曰司马洪涛曰金龙池曰小卢曰小浦七泉合流于新磨村是谓桑干河经小泊村至县治西又经水磨头新坟西河底榆林鄯河泥河诸村东南流入山隂境朔州北有七里河西北下峪有腊河南山有灰河及雁门闗太和岭诸水自南而北者悉归之过应州则浑源水自东来又沿州之襄山至顺圣则葫芦河水注之经广灵灵仙定安而西以至防阳之阳河懐来之沩河又滑石之水自东北来者及山西之水皆合是为合河至宛平县境分而为二一从葫芦河东南入海一从金口络至都城东合白河入海此河之源委也 桑干河繇阳高入直境顺圣西城歴顺圣东城保安州而东南流至懐来南入缙山出水闗入宛平县境以出芦沟桥东南至看丹口分二支一流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一南经固安县至武清县小直沽与卫河合流入海 水经湿水出雁门隂馆县东北 水经注湿水出山迳隂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乡也汉景帝后元三年置湿水又东北流左防桑干水县西北上下洪源七轮谓之桑干泉即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天池桑干水自源东南流右防马邑川水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其水东迳马邑县故城南东流桑干水 后魏昭成二年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防源川连日不决从太后计而止二十二年东廵至于桑干川登国二年十月幸防源 天兴三年五月至马邑   观防源 泰常四年五月至防水观鱼 通考后魏景穆帝立五岳四渎庙于桑干水之隂 辽统和二十二年十一月至桑干渔猎 元成宗加封桑干河神广济王制朔州桑干河源防雁门流通马邑可加封协应广济王 元至治三年二月治桑乾道 防定帝二年闰正月治桑乾道   防水源出马邑即雷山洪涛山下之渊泉桑干之源是也汉书谓之治水 水经注谓之溹涫水 五朝志神武有桑干水 元志芦沟河其源出于代地名曰小黄河以流浊故也   鄯河在县东三十里   恢河一名灰河在县南五里发源寜武山口北流经红崖村伏流十五里至塔底村复出经朔州至县南东流而北折入桑干河春冰开合济渡最艰   黄水河在县南二十里   三泉二一在县南五十里一在县东五十里胥平地涌出水清冽盛寒不冻   小泊泉在县西北五里源出不竭蒲萍茂密   小浦泉在县西北五里渊深不竭四周蒲苇殊茂黄道泉在县西北八里洪涛山下一名洪涛泉渊深莫测相传通寜化天池   上源泉在县西北十里雷山前   金龙池水在县西北司马泊鄂国公庙前 后魏以来相传池有二龙时化为马一骊一黄天隂晦辄出田间牝马遇之生驹神骏或有角如鹿茸然后尉迟敬徳尝收而乘之马奔欲入池敬徳抱池边栁栁为之旋迹尚存又传通懐仁县金龙山泉 西北旧有水围禅院扁曰水月如来四周胥水中搆兰若   细芦湾泉在县西北一名戱龙湾泉源不竭同金龙池水土人传二龙戯此   玉泉在县西北雁门山西一澄澈上建龙王庙祷雨多应   三跳涧北十里土人传尉迟敬徳乗马防而东至西河底村沟涧横列马一跃而过者三   泥河在县东北三十里   黑河发源大青山东九十九泉西流经归化城西南入黄河一支繇县北二十里喇河口流入桑干河左云县   李洪岭在县东三十里云西堡界   焦山在县东六十里高山城北孤峯突起上有寺縁空洞而下临肖画河土人曰肖画之名殆为焦山设也   石佛寺山在县东九十里一名佛窰山迤东数武石窦喷水山即拓跋魏时石窰也   双化岭在县东九十里大同界盘踞百余里岭西有古刹   龙王堂二一在县东南三十里所谓龙岩呈秀也一在县北二十里山前有龙泉祷雨辄应二景胥可翫   大峪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双峯对峙川涧中绕林木森郁石炭滋殖袤亘数十里南通雁门闗   红羊峪在县南四十里   四峯山在县南六十里四山并峙突兀凌空连吴家窰东山接懐仁县界   雕峪在县南七十里有雕窠寺   孤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孤峙流泉上得泉而山不孤矣槖驼山在县北十里接右玉县界   弥陀山在县北四十里东西袤百里北连口外   黑龙王山在县北四十里寜鲁堡西峻峯嶻防逺眺左云城殊似棋局   长城岭在县东北三十里迤逦不絶上有御敌形迹马头山在县东北八十里助马堡界逶迤向东状似马首两耳尤肖陟其巅则边外丰州滩威寜海松树山胥在指顾中矣树木不生炎暑恒寒一名长城岭   东石山 傅家岭 抗棱山 门家山 雕窝山【五山胥见大同纪】   头道河源出县东三里站马沟明副总兵赵岢所濬也马家河在县东廖家河之源   照天泉在县东三十里云西堡界西流注东南村村傍岭下又有巨泉气恒温名温泉村   纸房头河在县东四十里旧高山西南石壁涌泉北流折东   石窟泉在县东九十里石佛寺山石窦喷水最清冽所谓石窟寒泉也王逹善诗一元从石罅来湛于秋镜緑于苔   廖家河在城南源出县东马家河西流经南门外折北经武家园复折东环城南合浑河以入桑干   马头河在县南三十里发源石厰沟经臧家店黄家店至吴家窰东南流出大峪口   温泉在西门外旁有小滩沍寒时草恒緑名半畆青龙泉在西北孤山之阳左建龙神祠祷雨多验泉水东流   肖画河在县北三里发源龙泉又滙西南诸涓流东流至旧高山滙纸房头水绕高山城北繇云冈折而南滙大同县南十里之十里河   平鲁县   魁星台山在东门外孤峯高耸戍兵防城   槖驼嘴山在县东五十里东西二沟中有丘陵殊肖槖驼嘴   赤岔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递高八里盘踞数十里东连右玉界南连朔州小峯山羣峯蜿蜒   黄草梁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递高十五里盘踞百余里崇冈峻岭廻环盘绕中多林木界连朔州懐仁诸山   北岳峯山在南门外与北固魁星台鼎峙   天门山在县南四十里井坪城北界高五里盘踞数十里峻岭突峯东西连朔州诸山中为南北通衢往来时驻骖焉山下有石洞泉殊冽   十二连山在县南井坪西南十五里打鹰沟诸村上有十二峯苍翠绵亘巅为杨六郎寨   马晾山在县西二十里相传唐尉迟公晾马于此一名马晾沟   迎恩山在县西三十里   寺懐山在县西四十里递高七里盘踞数十里连乌龙洞诸山   乌龙山在县西五十里两山夹壑下有乌龙洞邃藏窈泉炎暑凝冰祷雨者获滴露如珠雨辄降   大头山在县西北四十里盘踞数十里下有大嘴沟樊家河响泉诸水乃汤西河之源也 县东西诸水胥繇山麓流出口外   磨儿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山形险峻周环似磨古用武地也傍有碧峯古洞幽杳莫敢入今连县北碾儿山磨儿当即碾儿   北固山在邑城内正北高十丈有竒背筑敌台凭高望数十里明总督翁万逹题名最高峯千佛洞寺壁相传龙破壁飞去至今白石半片雅似鳞甲   王化山在县北七里相传仙人采药于此   朔州岭在县北十里   碧峯山在县北二十里三层洞北两峯并峙中凹后突上建观音塔可眺数十里   碧峯洞在三层洞观音塔北四周胥山上有石洞断桥栖在北峯山上石岩壁立数丈中有石窰前有深堑悬板而进撤之则人兽胥不能犯   泉儿山在县北三十里高五里盘踞数十里旁有牛洞沟老蛇沟石湾子王定窰海子窊诸山乃沧头河之源也   碾儿山北三十里形似碾   红山在县北四十里递高八里盘踞数十里土石胥红石香炉岭在县北四十里巅平而方左右两山夹峙形似香炉   马蹄梁山在县东北三里山坡石有马蹄迹深五六寸龙泉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龙泉寺村递高三里盘踞数十里连右玉北山突屼东西二峯壁立上建寺   三层洞在县东北二十里山有石洞三层相传仙人采药王化炼丹于此洞北明成化间建观音塔   南山 双山并峙   黑驼山在井坪所   中东山 西平山 吕公山 小青山 磨山相传汉斩把委王于此有石洞胥在平鲁县   榆树梁在朔平府境边外递高三里盘踞十里通平鲁县境边外大榆树湾小榆树湾山险多榆树   白道梁在朔平府境边外递高三里盘踞十里元魏征柔然尝出白道 水经注芒于水西南迳白道南谷口有长城在右侧带长城背山靣泽谓之白道南谷有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穷顾瞻左右山树之上有垣若頽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   红山东接榆树梁西抵喇嘛湾有红山口 水经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 水经注縁胡山歴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予以太和中为尚书郎从高祖北廵亲所迳涉县在山南王莽之桢陵也北去云中城百二十里县南六十余里有东西大山山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似非闗究也   摩天岭在黑城东高五里盘踞二十里   蜈蚣坝在大青山碛口通瓦喇诸地   半个山 黑青山 照壁山 三山胥在平鲁县西边外   头道河 二道河 三道河 胥在朔平府境边外即兔毛河水也西流经红城一名红河又西南流至岔河口入黄河   七星湖在黄河东岸内有七水眼旋转望之似星其余水泉水泊尚有数处土人多不知名 七星湖即古之所谓沙陵湖也   清水河在平鲁县边外源出平鲁县边内西北诸山经大水七墩二口流出口外合边外诸水西北流至岔河口入黄河 水经河水又东南左合一水 水经注水出契吴东山西迳故里南而北俗谓之契吴亭其水又西流注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