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255 页/共 477 页
《二十一史》全部
《明史》一部
《捕蝗章程》二部
《校勘条例》三函
《科场条例》二本
《新颁科场条例》十二本
《探骊集》一部
《十一经旁训》一部
学田详《田赋志》
书院附
敬亭书院在文昌台左,明万历十七年知府廖恒吉、宣城知县陈公相度地倡建。初名待学书院
,吏部郎中邑人麻溶记。二十六年知县尹三聘重修,改为正学书院。崇祯八年知府徐大仪、
府学训导陈景华、太学生沈全昌倡捐重修,景华自为记,董事沈寿昌有《书院始末记》。
国朝康熙五十二年,知府佟赋伟即其地更新之,增置学舍数十间,买田九十八亩有零,自为
记。两江督学使者胡润、工部侍郎邑人阮尔询、县学生员沈廷璐并有记。雍正五年知府黄叔
琪重修。乾隆八年知府蒋大成请于安徽巡抚给扁,改今名。十七年知府宋、知县贵中孚倡
捐修葺,三十六年知府狄咏篪重修,有记。院内旧祀明新建伯王文成公守仁,配以祭酒邹东
廓守益,少保尚书欧阳南野德,郎中钱绪山德洪,郎中王龙溪畿,督学御史耿天台定向,宁
国府知府刘初泉起宗、罗近溪汝芳,宣城县知县吴疏山悌,东平州知州贡受轩安国,项城县
知县戚竹坡衮,太常少卿周讷溪怡,参议沈古林宠,参政梅宛溪守德,贡生吴句溪奂,共十
四人。康熙中佟赋伟增祀朱子位,正中以王文成公,配十四人从祀。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致
祭。增补旧志
卷十九·学校志庙学下◇宁国府志
庙学下书院附
宣城县
县学在府治西南。大成殿五楹,左右两庑,共十二楹。前为棂星门,为石坊;又前为东西
二
坊。宋、元学在城东州学南,明洪武三年,知县王文质徙建泰和门内,今军储仓地。九年知
县
邢知远改建县治西。宣德二年知县萧吉重建,正统七年知府袁旭徙今所。景泰四年知府叶锡
拓修之,嘉靖二十六年同知张臬、知县萧纶徙而稍前。三十五年知县姜儆修,四十二年知府
罗汝芳修,隆庆三年知府王嘉宾修,万历二年知县姜奇方修,十四年知县詹事讲、陈公相建
学前夹城,以补巽维正面,修撰沈懋学记。嗣后修葺无考。
国朝顺治六年,知县陈正中修,吏科给事中孙襄记。八年知县王同春修,十三年徽宁道孙登
第重修,自为记。十六年教谕胡绳、按《乾隆志》误作,今据康熙志及县旧志职
官表改正。训导施端教复修,工部侍郎杨义记。康熙十二年五月庙全圮,知府庄泰宏
、知县
李文敏、教谕徐化民倡捐重建。二十一年知县袁朝选、教谕陆志遇、训导钱邦达同修。五十
五年知府佟赋伟大修,自为记。乾隆二年知县吴飞九同教谕周伟、训导张照龙重修,自为记
以上据旧志。乾隆三十四年知县谢其炳、署知县卢士珩偕教谕
孟文辉、训导唐鼻重修
,谢其炳记。嘉庆元年知府门应兆、刘宝先后率知县胡鹏云、徐日簪、严克任、教谕章廷
、训导刘瑗、署教谕魏维祺、署训导周德隆谕绅士重修,严克任记。《学册》
崇圣祠在明伦堂后,雍正元年改建。乾隆十八年旧祠圯甚,监生吴国伟捐资修整,门阶堂宇
,焕然一新,知县贵中孚记。旧志
名宦祠在崇圣祠后,乾隆十八年附贡丁蓁捐资修整。旧志
乡贤祠在名宦祠左,县学附郭,旧无专祠,康熙五十五年武举章振世倡建,知县杜滨记。
乾隆十八年,振世孙廪生章斯盛、监生章世德重修,知县贵中孚记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