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41 页/共 1860 页

○癸巳。上诣雍和宫行礼。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据大学士讷亲奏报、大金川军情。及筹办事宜一摺。内称、贼番因险砌碉。藏匿其内。故能以少御众。以逸待劳。今我兵既逼贼碉。自当亦令筑碉。与之共险。兼示以筑室反耕之意。且守碉无须多人。更可余出汉土官兵。分布攻击。似亦因险用险之术。现饬各路星速修砌。遵照逼攻等语。此事披阅再四。不能解办理之意。自大金川用事以来。顿兵卡撒。久历时日。贼酋逆我颜行。伤及将士。自当克期扑灭。以收犁庭扫穴之功。今据讷亲等所奏情形。似尚费经理。非旦夕可以竣事。但攻守异用。彼之筑碉。以为自守也。我兵自宜决策前进。奋力攻取。且用以破碉之人。而令效彼筑碉。是亦将为株守之计耶。碉不固则不足恃。筑碉固则徒劳众。若以此筑碉之力。移之攻取。破彼之碉。以夺其所恃。不亦可乎。在讷亲等或自别有筹画。而奏内尚未明晰。以朕度之。或因虑及山深箐密。入秋难于克捷。豫为退驻之地耶。讷亲等恐未必筹及于此。即使有见及此。亦非万全之策。盖能克其碉而守之。犹属因利乘便之义。今因彼守险。我亦筑碉。微特劳费加倍。且我兵已深入贼境。地利气候。素不相习而守碉势须留兵。多则馈运难继。少则单弱可虞。贼酋凶狡。必狃我以持久。出我之不意。浮寄孤悬。客主之形既别。情见势绌反覆之虑尤深。师老财匮。长此安穷。不可不熟计也。且将来大金川扑灭之后。此地不过仍归之番。是今劳师动众。反为助番建碉之举。恐贻灾于国人。跃冶于番部矣。昨批此摺。即以为不妥。今思之一夜。终非善策。不如速罢之为宜。再朕阅另摺所奏。任举等捐躯报国。毕命疆场。不禁为之泪下。在伊等忠愤激发。固已甘之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伊等于危地。思之殊深悯恻。虽业经交部从优赐恤。足慰忠魂。而事后之虑弥切。现在大学士讷亲、尚书班第、内大臣傅尔丹、总督张广泗、提督岳钟琪、等立营渐逼贼巢。凡有进止。更当因时度势。郑重筹办。不宜徒事奋往。以副朕念。至所调绿旗兵丁。或尚未能劲健。可否另调满洲及索伦兵之处。著传谕大学士讷亲酌量。一并具摺覆奏。朕看大金川竟难措置。设其易处。则张广泗久历戎行之人。早已成功矣。今讷亲虽为经略。只宜持其大纲。督令张广泗等各施谋猷。以图速奏肤功。即如建碉之策。率皆不中綮窍。而张广泗亦附和而无语。可见彼有推诿之意矣。殊添朕忧。讷亲不可不知也。此事速行回奏。并将近日情形若何奏来。   ○甲午。上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讷亲昨奏到军机一摺。已详悉颁发谕旨。今再四思维。所云建碉之策。不惟有所难行亦且深为可虑。将谓得尺守尺。得寸守寸。以此为自固之策。独不思碉楼非可易成。即使能成。而我兵究以攻取为事。若再行前进。其将又建一碉耶。向后屡进不已。策将安出。且调集大兵。本以制胜。今不用以克敌。而用以建碉。必非所愿。以朕度之。此旨未到之先。势将中止。倘其意在必成。究属徒劳无益。朕见此摺。即不以为然。及问在京大臣等。皆见以为不可。朕意张广泗老于戎行。岂其不知而亦随声附和。在张广泗未必不自谓任事经年。未著成效今既有经略肩兹钜任。发谋决策。经略裁之。是非得失。亦经略当之。而彼得袖手旁观。遂其推诿之计。如此则所系更大矣。讷亲不可不知此意。且朕命经略前往。原以总挈大纲。且朕坐筹遥度于京师。不如可信之大臣亲履行间。察众人之情。就目前之势。相机指示。据实入告。尤为亲切。此朕命讷亲前往之本意也。至宣猷效用。仍当委之张广泗等。使各尽其长。即使朕亲行。亦不过指挥调度。而所用自在群策群力。从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若论用兵熟练。朕必不肯谓讷亲优于张广泗。即讷亲亦必能知此。要之经略统领全军。众人之谋皆其谋。众人之力皆其力。岂必自出所见。方为已功耶。而朕更有深虑者。大兵聚久。变患易生。在固原居平无事之时。尚有一夫夜呼仓卒四起之变。何况军中亲信仅百数十人。此外皆调发客兵。及蛮司土卒。本非世受深恩。为我心膂。浮寄孤悬。孰无室家乡里之恋。而劳役不已。奏凯无期。版筑方殷。锋锐莫展。肘腋之虑。良可寒心。在部曲士旅。固不可不鼓其勇气。而锋镝之下。人孰甘心。驱之太迫。变计生焉。倘有不测。岂不重贻西顾忧耶。此所为反覆以思。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凡思虑所及。不得不备细告之。讷亲使备知之也。金川之役。本不容中止。况任举之变。失我大帅。如其置之不问。何以慰彼忠魂。雪我众愤。但忿兵亦将略所忌。自宜因时度势。以为进止。倘险地必不可争。或别有出奇制胜之善策。如古所称用间用术。或纵甘言。或悬重购。使彼有内溃之机。然后可乘其敝。从前王柔亦谓蛮夷可以利动。且彼丑类无多。不惜厚费。或可坐縳逆首。此亦无聊之思耳。近日郭万里亦有当用反间之说。倘其言有可采。岂不较冒险乘危。轻进取衄者为优耶。又王柔何时到军前。可曾建白及此。可就近咨询。溽暑炎蒸。瘴疠毒作。暴露日久。无刻不劳轸念。大学士起居慎自爱护。并传谕军中诸大臣将弁。其各慎重。此旨尚宜斟酌。可令张广泗知者。一并谕令知之。   ○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奏、骆马湖蓄洩机宜、并移建闸座工程。得旨、山东赈务。今已就绪。此摺著交大学士高斌前往该处。会同总河周学健。逐一履勘。定议具奏。且一路亦可查办抚恤。而东省河路疏洩机宜。更可兼办。   ○又奏、骆马湖本年蓄洩机宜。得旨、览奏、亦可谓留心。但知其一。未知其二。统俟另有旨谕。   ○谕军机大臣等、据江南总河周学健奏称、宿迁县之骆马湖。为诸水汇潴之区。请于湖之东堤王家沟迤下之柳园头。另建三孔石闸一座。内开通湖引河一道。又于王家沟上游。再添建九孔减水石闸一座。内亦开通湖引河一道。俾伏秋水涨。相时递开。减洩入运。即下游之六塘河。水势自必减小。庶蓄洩皆有权衡。其建闸、河。水势自必减小。庶蓄洩皆有权衡。其建闸挑河、共需银九万二千余两。并请将已估未建之驼车头、曹家店、马庄集、港河头四处石闸。引河工料。土方银两。移为骆马湖建闸之用等语。朕已将原摺发交大学士高斌、令其前往逐一履勘覆奏。因思办理河工水利事务。必须通盘筹画。始能动合机宜。漕运一河。关系紧要。向来王家沟地方未建闸座。每当雨水过多之年。回空粮艘。即有以运河水大难行为奏者。今新添两闸。使骆马湖盛涨之水。悉行减洩入运。分流既久。势难遏御。偶值伏秋霪潦。运河本来之水。既泛溢可虞。又加以全湖减洩之水。并道齐趋。岂能保无废运之患。周学健之意。止欲舒六塘下游之急。而未计及运河漫溢之害也。再朕披阅河图。见<山司>峿诸山尽处。骆马湖与沭河较近。因用朱笔于红花埠以下、堤头将断所在。界画一道。或于此处引湖水就近洩入沭河。令其循序渐进。其稍减湖水。功当与新添两闸等。而又可以舒六塘河之骤涨。似为有益。及至视周学健又奏所称、港河头闸工、尚未修建洩水。上年异涨。六塘河固多漫溢。而沭水下注。海州沭阳一带。已成一片汪洋。则朕始欲开之引河。虽于六塘河有益。而沭河增此分洩之水。或当湖河并涨之年。仍不能免于漫溢。即自见以为不可行矣。大抵水之行地。当顺其性。强为挑决壅遏。费力已多。然止可备一时之急。而不能使其行止悉听于人。设其果能引之即来。将恐贻害更大。今该处情形。未经亲历。大学士高斌查办赈务。已经就绪。著便道由山东沿途察看。前至该处会同总河周学健、将此事是否可行之处。一并查明具奏。至周学健所请、移用石闸引河工料土方银两之处。查驼车头曹家店、马庄集、三闸。系乾隆十年奏建。港河头一闸。系乾隆十一年奏建。历今已三四年矣。而寸石尺土。尚未施工。如不应修建。则当时不宜奏请。事后亦应陈明。如事果应行。则当昼夜赶办。以卫小民田庐。今周学健奏称此四处工程。种种无益。欲移旧估以建新工。不知此四处工程。若彼时即已修竣。今因其无甚裨益。改而用之。犹属可行。乃耽延至三四年之久。而所称建闸之处。亦并未闻有猝被水灾之事。则前之恳切入告者何心。后之玩愒不办者又何意耶。此四处工程。既已如此。则周学健现在请建之两闸。亦难保其不蹈此辙。大学士高斌、承办江南河务。多历年所。朕以其明晓河务。一以委之而不问。今周学健初任。故不得不详悉批图阅摺。为之筹画。而所见即有如许不合之处。可见皇祖每巡视河务。不辞亲行。良有以也。今驼车头等四闸。乃十年十一年奏办之案。何以延玩至此。著高斌等明白回奏。图并发。   ○礼部题。孝贤皇后曾祖一等公哈什屯、祖一等公米思翰、公妻一品夫人、均各予祭建碑。父一等公李荣保、公妻一品夫人、加祭一次。从之。   ○予故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汉军都统二等伯伊勒慎、祭葬如例。谥肃端。   ○乙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山西蒲州府属之永济、临晋、虞乡、猗氏、四县。绛州所属之垣曲县。因上年冬雪稀少。今春得雨稍迟。麦收未能丰稔。现据该抚奏明借粜兼施。惟是今年遇闰。节候稍迟。去秋成尚远。且该县等去岁收成歉薄。今复二麦失收。民食未免艰难。著将皮五县麦收五分以下村庄内乏食穷民。咸予抚恤一月口粮。折给银两。俾得接济。春本年所借耔种仓粮。缓至明岁秋成。免息还仓。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杨锡绂所奏、湖南入官房产。惟湘潭县有参革固原州知州石观、亏空仓粮案内。查出房产。除已变价三千九百两。现贮县库外。另有田房。估价七百二十四两。并有未估价之木山一处。此系准部查封家产。备抵亏空。虽与入官有间。现亦严催估变等语。亏空案内查出房产。既经变价。何以不知会原参督抚。抵补欠项。而但贮县库。将何所待。其该员亏空几何。合之任所已完几何。变产已交几何。自有实数。何得又有备抵之项。如有不应入官。何得又催令变价。此案原参情节若何。所奏殊未明晰。著杨锡绂查明回奏。寻奏、石观田房山产。已经伊子石曰琛变价银三千九百两。因石曰琛患病。未能赍往甘肃。又无便员搭解。是以暂贮县库。报闻。   ○又谕、近据讷亲所奏金川军务情形。朕详为审度。现在将弁同心。士卒效命。而奇险难攻。天时暑雨。似非一时可能就绪。目今大兵已深入贼境。设令肤功不能立奏。经秋涉冬。彼地冱寒难驻。又不得不暂营平暖之处。相时再举。深虑久戍之卒。一闻彻散。势必心涣。狡寇从而蹑其后。大有可虑。若将来必致退守。则移驻何地。并如何彻回之处。亦当豫为筹度万全。且大兵调集远来。并瞻对之役。既经三载。其附近土司供应夫役。亦已数年。运饷从征。更多扰累。近闻蜀有州县派夫徵饷。苦累农民。已传谕尚书班第、令其往来查察。讷亲可即速令其前往。并饬巡抚纪山、速为查办。内地如此。土司可知。恐其积劳怀怨。煽动生心。而我军孤县贼境。非内地声援联络可比。深为可虞。可传谕讷亲、张广泗、体悉此意。处处刻刻留心。密切豫防。再朕命讷亲前往。原以总领大纲。观察情状。督率调度。张广泗川省封疆大帅。且统领全营。二年于役。凡军务责成。专惟张广泗是寄。今历练戎行。娴熟军旅。孰有过于张广泗者。伊当竭诚协力。经画机宜。不可因大学士在营。稍有推让之心。或存彼此之见。现今各路兵势若何。古之用兵制胜者。曰观衅。曰攻瑕。贼众所短何在。何处有隙可乘。讷亲张广泗、在营。当有成算。可详悉奏闻。   ○又谕、大金川运粮一事。原议每一乌拉运米一石。每蛮夫二名抵一乌拉。米每石运至军前。合计用银十四两七钱。内除米价三两零。余皆给与蛮夫。又每日加口粮一升。所以体恤劳人。可谓优渥矣。今闻川省每一州县派夫六十名。里下科派津贴银两。每夫一名。竟至四五十两之多。一夫在途。或有逃亡病故。仍向本县补派。其津贴银两。亦一例重科。遂至穷乡僻壤。畸零小户。亦骚扰不宁。是行者既有饥寒劳役。离乡别井之若。居者复有典业借债。追呼朘削之烦。以小民之脂膏。徒饱里役之溪壑。而每夫所得津贴银两。分为有限。以此推之。则各土司所属番夫。亦未必能免派累。毋怪乎巴塘番民。不服派夫。毁桥挖路之事也。金川军务尚未告竣。运粮之事。亦势难中止。若不体察情形。妥协料理。民情困惫日久。必生事端。殊属可虑。朕前因金川军营止张广泗一人。故留班第在彼协助。今既有大学士讷亲、提督岳钟琪等。则班第现在尚无专办之事。可以暂回内地。往来照应。著于沿途详加查察。如朕所闻情形。果否如此。并妥酌饬办。务期无误军粮。无累番民。庶为两全。即将此旨传谕知之。   ○户部议准、陕西巡抚陈宏谋疏称、陕省民壮。经节次裁减。现存每处十五名至三十八名不等。按繁简以定多寡。实非冗设。所有陕省民壮二千七百三十一名。请仍存留。从之。   ○丙申。以故云南罗次县炼象关土巡检李鸿杰之子荩臣袭职。   ○丁酉。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上诣寿皇殿行礼。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诣安佑宫行礼。   ○还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据那苏图奏称、永定河伏汛叠长。六月二十七日、石景山长水至三尺六寸。南岸金门闸石坝过水七寸。履勘河身有沙嘴中梗。溜势坐湾趋闸。恐减洩过多。于金门迎溜上唇。做坝挑水等语。金门闸石坝。原以备减洩永定河涨溢之用。遇伏秋盛涨。不患其减洩过多。即有沙嘴中梗。少用人力挑导。借盛涨之水冲刷亦易。不必另建挑水坝。若在水小之时。挑水令入中泓则可。今于盛涨立坝。恐浮沙即依坝填淤。金门闸过水固可无虑其多。而下游疏洩。即虑其有梗塞。所见似未必妥协。朕意所立挑水坝。不如去之为是。并俟高斌回日将此情形问彼会奏。可传谕那苏图、令其酌量办理。   ○又谕、朕因近年米价日昂。再三筹画。以生谷止有此数。聚之官者多。则留之民者必少。不得不将直省常平谷数。斟酌变通。悉准康熙雍正年间旧额。已经降旨通行。又经派拨江西米十万石运苏接济。近又据杨锡绂奏请买谷二十万石。令江苏委员赴长沙接运。更有开泰奏请备拨谷二十万石。现在降旨、令该督抚等会商妥议。似豫筹之处。已为有备。可传谕尹继善、安宁、酌量所属收成光景。详悉查明。若旧额已足。即可不必采买。为民间留有余之粟。以裕仓箱。庶可望价值渐平。倘于旧额实系未敷。必应补足。仍须照例采买。亦当斟酌筹画。期于妥协。勿致张皇。以昂市价。该督抚等悉心会酌奏闻。   ○建直隶阜平县典史把总兵丁衙署营房。从总督那苏图请也。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三年。戊辰。七月。戊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吏部尚书德沛、四月内忽患疝疾。医疗日久。病势转增。奏请解任。著照所请。准其解任调理。其员缺、著达勒当阿补授。左都御史盛安、前任刑部尚书。于刑名事务、尚为熟悉。刑部尚书员缺。著盛安补授。   ○谕军机大臣等、新任安陆府知府王文裕、前于签掣同知引见时。观其人将来似有出息。于伊名单记以府字。及吏部以安陆府缺请旨。一时未得其人。检阅名单。因伊是武昌同知。就近补放。及请训召对。询知其尚未扺同知之任。知府乃地方大员。关系紧要。伊以捐纳之员。未亲民事。恐难胜任。可将此情节传谕塞楞额、彭树葵、令知该员补放知府。并非因才情出众。逾格拔用。著该督抚留心试看。斟酌奏闻。如于知府不甚相宜。不若奏明仍补同知为妥。   ○己亥。谕、我国家从前用兵。以云梯登城为要务。其时人思奋勇。建功受赏。延及子孙。今承平日久。兵革不试。旗人已不知有此艺矣。朕思金酋恃其碉极险固。正可用此破敌。即使金川无所用之。亦满洲武艺所当训练者。可于八旗前锋护军内。上三旗、每旗派五十人。下五旗、每旗派三十人。择其少壮勇健者。演习云梯。以备遣用。交与公哈达哈、查拉丰阿、都统永兴、护军统领庆泰、副都统那穆扎勒、管领训练。并令来保、傅恒、纳延泰、旺扎勒、更番查阅。俟学习有进。朕亦往观。   ○谕军机大臣等、京师自初十以后。每日皆得阵雨。至十六日。大雨竟日。十七天气晴霁。亦无过多之虑。京师情形如此。因念山东积歉之余。本年收成。虽据该抚奏报尚有可望。而近日雨泽。不知亦似京城甘霖大沛否。倘已称优渥。或不至嫌其过多否。朕观山东情形。如金乡、鱼台、等县。已有被水村庄。是雨泽不虑其少。而惟恐过多。著传旨询问阿里衮、令其速行奏闻。以慰朕怀。寻奏、东省于五六七月间、甘霖叠沛。不嫌过多。现在高粱、早谷、棉花、俱经结穗结桃晚谷、黍稷、晚豆、悉皆畅发。丰稔可期。其被火之区。自金乡、鱼台、邹县、济宁、乐安、博兴、曹县、平度、高密、胶州、等州县外。又有济阳、寿光、潍县、等县。洼地间被淹没。现委员查勘抚恤。作速疏消。酌借耔粮。及时劝种。得旨、览奏稍慰。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覆、金门闸石坝。原备减洩之用。本年伏汛长水。较上年尚小一尺三寸。因浑流挟沙。两堤内溜势。迁改靡常。今年溜势坐湾。直趋闸门。恐旁洩过多。正流渐少。水缓沙停。河身将有滞淤。故乘此水小时。即用秫秸柳枝。压镶沙土小坝挑水。以助其刷开沙嘴之力。并挖淤导流。坝乃不日而成。溜亦渐归中洪。此系一时救弊。后即不复加修。谨绘图贴说呈览。得旨、览奏、并河图。知挑水坝之说。原以救弊一时。且溜已渐归中洪。立坝亦不为无补。倘河身大溜、仍欲趋湾。朕就所阅之图。似应于朱笔直画处。开一引河。使大溜畅达。下游归河身正溜。似可不虑其奔注金门闸。以致减水太多。但是否于形势相合。可传谕那苏图、令其酌量情形。如引河当开。所费约略几何。倘立坝之后。河溜已归中洪。而开引河又费工甚钜。即可不必。著详悉相度奏闻。寻奏覆、遵旨亲履该工详度。前溜势兜湾趋闸时。一面挑水。一面挖沟导流。乃溜为坝逼。刷入新沟。河身日渐改直。现今溜归中洪。即在朱画处畅流。目前固无需开挑引河。倘将来大溜仍有兜湾趋闸之处。开河不过数十丈。河兵力作。即可克日成功。得旨、览奏俱悉。   ○江苏吴江、震泽、二县坍没转轻田荡八十五顷七十四亩有奇。新涨转重田荡四百三十四顷三十七亩有奇。分别蠲升如例。   ○庚子。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工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疏称、安东县西门外埽工。逼近城垣。南岸涨有沙滩。溜势北趋。每遇大汛黄。淮之水。汇归东注。西门埽工顶冲迎溜。实属至险。必须建木龙。挑溜开行。从之。   ○辛丑。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命定直省仓贮额数。谕米谷为民生食用所必需。朕夙夜筹维。一切农田水利。无不申谕有司。加意经理。又蠲免米豆税银。数至钜万。所以为百姓谋朝夕者。纤细具备。而迩年以来。各省米价。不见其减。而日见其增。反覆推究。莫知致此之由。常平积贮。所以备不虞。而众论颇以为采买过多。米价益昂。因思生谷止有此数。聚之官者太多。则留之民者必少。固亦理势之自然。溯查康熙雍正年间。各省常平已有定额。朕以积贮为要。故准臣工奏请。以捐监谷石、增入常平额。虽益仓储。实碍民食。朕既知初意之失。不可不为改弦之图。直省常平贮谷之数。应悉准康熙雍正年间旧额。其加贮者。以次出粜。至原额而止。或邻省原额不足。即就近拨运补足。所需运价。照例报销。其如何彼此拨运。并查定原额。及原额存粜之法。著大学士会同该部、悉心查明妥议具奏。   ○又谕、刑部事务甚多。尚书盛安、不必办理都统事务。   ○又谕曰、哈达哈现在患病。兵部无带领引见之人。来保不必管理吏部事务。著兼理兵部事务。   ○户部议准、陕西巡抚陈宏谋疏称、怀远县余剩并续收粮三万一千余石。无廒收贮。应添建窰仓十座。从之。   ○工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疏称、宿迁县黄河南岸孟城庵一带堤工。对河北岸上游马陵山嘴挺出。挑溜南趋。该工随成顶冲之势。甚为险急。必须编扎木龙护盘二架。又清河县北岸王家营地方。外临黄河。内逼盐河。河势坐湾。兼对岸涨出沙滩。逼溜北趋。其势甚险要。必须编扎护盘一架。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