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36 页/共 1860 页

○壬寅。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谕军机大臣等、据准泰覆奏、讯明韩德荣倡立邪教案内之王之卿、即系王子庆。该犯业经硕色咨明。在豫监毙。无从提质等语。此案据硕色奏报、王子庆于四月十五日在豫病故。而案内之徐文美、吕大训、亦据直督那苏图奏报、于四月十五六日病故。该犯等是否因病身故。抑或因邪教处分綦严。地方官回护前非。瘦死以灭口。更或该犯等知事已败露。罪恶难逭。暗通信息。自尽以免追究。种种情弊。均所难免。今山西之韩德荣等、现在审究。山东之刘二、长儿等。现在提解。则羁禁宜严。佥差宜慎。不可使应质要犯。稍有疏虞。可传谕准泰、留心查察。并严饬地方官、加意防维。毋令瘦毙。致案情县宕难结。倘有前项情弊。朕必于该抚是问。   ○又谕、据喀尔吉善奏称、浙江温州府乐清县贡生郑奇斌、存有余粟。族众向借不允。郑图南等、即硬将谷石挑去。乡愚即有效尤硬借富户谷石者。又据处州松阳县徐升、寄贮租谷。不肯出借。佃户孟季祥等、即自行开仓挑去。经该府县严拏枷责究追。仍令究明倡首之人。重治以罪等语。此等强借米谷之案。刁风断不可长。喀尔吉善、即行严拏惩治。并究倡首之人。亦只可如此办理。封疆大吏。遇地方事件。俱应权其轻重。如事属寻常。祗须照例完结。原不必请旨定夺。若事有关系。即应据实具奏。又不得因朕此旨。遇应奏之事。匿不上闻。此次喀尔吉善所奏乐清、松阳、二案。恐尚有粉饰之意。著令其查明据实具奏。再近来米价各处腾贵。而刁民聚集鬨闹。所在多有。即如苏州之顾尧年等、以喊求减价平粜。鼓众滋事。又吴江责浦等县属。阻籴抗官。种种不法。应行严处。以戢浇风。但各处米粮。何以俱称昂贵。当思致此之由。悉心调剂。务使价值持平。民心安怗。斯无负朕委任之意。可传谕喀尔吉善知之。   ○又谕、据喀尔吉善奏称、吕宋为天主教聚集之所。内地民人。在彼甚多。商船往来。难免无传递信息之事。又本年二月间。吕宋夷船到厦。有携带书信。至漳州府龙溪县严登家内者。其严登之子严廪、严谅、现往吕宋未回等语。内地民人。潜往外洋。例有严禁。今吕宋为天主教聚集之所。而内地民人。竟因与同教。多潜彼地。现查有严廪、严谅、果往吕宋未回。岂向来该地方官。于各海口。竟未将民人透越之弊。严行约束。抑或办理未善。致有疎漏。此等民人、潜在彼地从教。且复书信往来。若非确查严禁。于海疆重地。所关非细。可传谕喀尔吉善等、嗣后务将沿海各口。私往吕宋之人。及内地所有吕宋吧黎往来踪迹。严密访查。通行禁止。并往来番舶。亦宜严饬属员、实力稽察留心防范。毋致仍前疎忽。其严廪、严谅、等查明之日。即行奏闻。   ○吏部议奏、工部恭办册谥大行皇后册宝。并不敬谨小心办理。制造甚属粗陋。应将工部尚书哈达哈、赵宏恩、侍郎兼内阁学士索柱、侍郎涂逢震、三和、何国宗、并司官西绅等。均照例革职。得旨、工部堂官办理部务。其向来风气。大概外省事件到部。无论情节若何。輙行驳诘。及驳后覆到之日。又复模棱议准。至于在京一切工程事务。并不留心经理。料估之先。一任豫为浮冒之地。迨其承办。肆意苟简。漫无觉察。陋习相沿。恬不为怪。不独此次办大行皇后册宝一事。况此事典礼崇重。该堂官身为大臣。应知敬谨查办。乃亦复粗率潦草。毫无慎重之意。本应照部议革职。但哈达哈、三和、兼办事繁。且曾经亲到查看。姑从宽革职留任。赵宏恩、日前已经朕严切教训。伊又兼管都统事务。且现在汉侍郎内、尚未得可以胜任尚书之人。勉强姑容。何国宗、到任未久。均从宽革职留任。索柱为人。本属卑鄙庸劣。不称侍郎之任。况于部务。又素不留意。著降三级调用。涂逢震、前经命往江南宣谕化导。朕见其人尚可造就。因历用至侍郎。乃伊自到部之后。惟知自守。旅进旅退。从未见其建一言。办一事。因循怠玩。深负委任。著降四级调用。余依议。   ○蠲免安徽旌德、合肥、来安、和州、含山、新安、庐州、等七州、县、卫十二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癸卯。以册谥大行皇后。遣官告祭太庙后殿。奉先殿。   ○军机大臣等议覆、安西提督李绳武奏称、准噶尔此次贸易夷目。所带牲畜。较上届加倍。肃州厂小难容。现谕该夷、于山北有水草处。暂留牧放。俟稍有膘力。分起赶行。其疲乏牲畜约万余。穷夷恳求变卖。现委员设法售变等语。查准噶尔赴肃贸易。所带牛羊。从无在哈密变卖之例。但向来求售提臣等代奏。屡经奉旨允准。此次所带牲畜。既倍上年。其疲乏牛羊。应令酌量于哈密设措售卖。仍申明成例。令其不得视为故常。有违定议。从之。   ○吏部议覆、云贵总督张允随疏称、云南元江府因远地方。夷汉错居。距府治甚远。请将元江府知事。移驻因远。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议奏、先据巡察黑龙江等处郎中善宁条奏、黑龙江佐领缺出。于协领内拣选兼管。经军机大臣议、盛京等处办理俱不画一。行令各该将军查办。今升任盛京将军达勒当阿覆称、盛京八旗满洲协领。由本城佐领升授者。原管佐领。毋论世管公中。俱令兼管。若别城升授者。所遗佐领开缺。至前任协领。所兼佐领。系世管、令其子弟袭替。系公中、即令新任协领兼管。至盛京蒙古汉军协领员缺。若将别城佐领补放。将伊原管佐领开缺。遇盛京佐领缺出。令其兼管。又黑龙江将军傅森覆称、齐齐哈尔等三城所属。库雅拉世管佐领。升授本城协领者。令兼管原管佐领。升授别城者。不便兼管。索伦、达呼尔、巴尔虎、协领。俟本城索伦、达呼尔、巴尔虎、公中佐领缺出。令该协领兼管。至齐齐哈尔汉军协领。俟本城汉军佐领缺出。令其兼管。旧满洲公中佐领。如升授本城本旗协领者。令其兼管。升授别城别旗者。毋庸兼管。城守尉、水师、营总管、各有专责。不必兼管佐领。达呼尔佐领。不便令满洲协领兼管各等语。均应如所请行。又调任宁古塔将军阿兰泰覆称、宁古塔官差。非他处可比若令协领兼佐领。不敷差遣等语。臣等未能深悉彼地情形。应令再筹定议。从之。   ○甲辰。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素服御太和门。遣正使庄亲王允禄、副使平郡王福彭、赍册宝。诣观德殿册谥大行皇后。册文曰、内治丕昭。夙播周南之雅化。坤仪懋著。宜扬妫汭之芳声。稽茂典于容台。易名綦重。备鸿章于閟寝。命册攸崇。琬刻初呈。瑶缄永焕。惟皇后祥钟勋族。教秉名宗。柔嘉协图史之规。淑慎表珩璜之度。荷皇考之慈命。作配朕躬。蒙皇妣之褒称。深嘉至性。肃自坤宁正位。每宵旰之相资。常偕萱殿承欢。实凊温之是代。奉神灵之统。克嗣徽音。端宫府之型。宏宣令问。礼修茧馆。俭勤则躬曳练衣。恩洽椒涂。仁恕则泽均樛木。综平生之懿行。莫罄揄扬。荐壹惠之鸿名。用垂久远。式循彝典。爰布明纶。在昔黔娄。谥定于其妻。亦越展禽。诔传于乃妇。盖由伉俪之笃。匪朝伊夕以相从。斯能纤悉无遗。有美而文之备至。追思皇后之淑德。惟朕知之为最深。畴咨谥典之隆称。自朕衡之而允协。惟贤与孝。实乃兼优。曰孝且贤。词无溢美。兹以册宝。谥曰孝贤皇后。于戏。阐扬至行。寸心可信于千秋。约举大端。两字实该夫众善。金章龙纽兰宫之宝器犹新。香检鸾书黼帐之琅函肇设。祇膺宠贲。默鉴追思。哀哉。   ○谕、内阁每日进呈本章。朕批发后。例由六科赴阁亲领发抄。以昭慎重。乃近来该给事中等、怠忽成习。竟有不亲身祗领。诿之笔帖式等代行者。往往不待接本。先已散去。至次日始行发抄。朕所闻如此。夫本章关系紧要。承领乃科臣专责。似此因循玩愒。必至贻误。朕姑宽其既往。著大学士等、传旨申饬。将来若不亲身承领。或抄发迟延。必严加议处。大学士等、亦留心稽察。如有仍蹈前辙者。即行查参。   ○又谕、据班第、张广泗、奏称、建昌道陈纬、打箭炉同知鲍成龙、承办粮运。漫不经心。所领乌拉牛骡。多致倒毙。请革职、交与巡抚审拟等语。陈纬、鲍成龙、著革职。其废弛粮务之处。不必解交巡抚审拟。如有应行讯问情节。即于军前严讯明确。枷号示众。俾承办粮运之员。知所警惕。俟凯旋之日。照例定拟。   ○钦差兵部尚书班第奏、岳钟琪、于四月二十日到营。询以军中应办事宜。据云、赏罚宜严。番兵嗜利。即汉兵亦须悬定赏格。方能鼓舞。惟信赏而后可必罚。倘有违犯法令。及临阵畏缩。即行军法从事。庶人皆勇战。肤功迅成。至兼用汉番兵。宜各尽其长。闻伊等总以番兵当首。汉兵随后。一有惶惑。相率奔溃。查番蛮所用刀杆等器。止利短攻。汉兵鸟枪弓矢。俱能及远。自应令汉兵居中。首当其冲。而番兵分左右翼夹击。乃能取胜。若攻碉寨。则宜分番汉兵队。各攻一寨。惟用大炮。令汉兵遥为助势。其硬扑硬进。各展其力。庶胜不相争。负不相揜。再用番兵。须释其疑。乃收其益。若用之而复疑之。兵法所忌。今宜以恩威宣谕诸土司。俾皆信服。即如所统党坝一路。杂谷土兵最多。应令挑易精锐从战。而绰斯甲、系金酋后户。将来败北逃窜。擒酋须藉其力。皆宜豫为抚定。种种筹议。颇中肯綮。已于四月二十三日。前赴党坝总统。得旨、览奏俱悉。   ○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议奏、河苇各标兵。照标营一例全赏。每年需银二千六七百两不等。惠济本银。祗一万五千两。息不敷用。应于河标现存息银内。再支五千两。交商营运。息银足敷全赏。于来年秋季为始。即照标营例赏给。俟积有余剩成数。陆续归款。下部知之。   ○授一甲一名进士梁国治、为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进士陈楠、一甲三名进士汪廷玙、为翰林院编修。   ○乙巳。以册谥孝贤皇后。颁诏天下。诏曰、朕惟德协安贞。式著顺承之义。化成久道。方资俪照之辉。佐内治于椒庭。芳型遽邈。表徽音于瑶牒。茂典宜昭。皇后富察氏。庆毓仙源。瑞钟月极。贞仁夙赋。秉礼教于勋门。淑慎性成。卜嘉祥于世族。当伣天而作配。壸政聿修。迨应地以承庥。坤仪益懋。逮事皇考世宗宪皇帝。皇妣孝敬宪皇后。克励诚心。永符孝则。问安之礼。早著于当年。追远之忱。常如夫一日。上奉圣母崇庆慈宣皇太后。敬体欢心。深蒙慈爱。萱帏愉色。非徒视膳之文。兰殿和风。允洽承颜之喜。二十二年之内。敬顺无违。一十三载以来。温恭合度。统六宫而敷化。佐宵旰以忧勤。总九御以垂型。翊修和之治理。宽仁逮下。则樛木恩融。节俭禔躬。则葛覃风古。每相咨于内殿。无非下轸民依。即交儆于行宫。犹恐上烦懿念。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今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崩逝。眷惟孝行。圣慈之悼惜方深。缅厥贤声。宫壸之悲思曷已。夫典隆议谥。即朕意不得而私。而德足称名。实众心之所共协。爰诏所司。详稽彝宪。祗告太庙。以本年五月二十一日。册谥为孝贤皇后于戏。播媺称于万国。礼备哀荣。扬淑范于千秋。道光图史颁示天下。咸使闻知。   ○谕河南归德府属之永城、鹿邑、夏邑、三县。九年之中六被水灾。虽屡经蠲赈。而钱粮积欠甚多。难以按期完纳。是以十一年十月内。曾经降旨。将永城、鹿邑、夏邑、三县。乾隆十年分未完带徵银两。缓至戊辰年徵收。其乾隆十一年未完带徵银两。缓至己巳年开徵。今届戊辰之年。理应徵乾隆十年带徵银两。但该三县、尚有乾隆十年水灾案内、未完带徵缓徵。及司库归补银两。乾隆十一年水灾案内、未完带徵司库借项。及乾隆十二年耗羡等银两。为数甚多。且有本年应徵正赋。若俱于今年麦后。新旧并徵。恐民间元气未复。力有难支。朕心深为轸念。著将永、鹿、夏、三县。民欠乾隆十年、十一年、水灾案内、未完带徵钱粮、及借领司库耗羡等银。共一十七万四千有零。俟己巳年徵完乾隆四六七三年旧欠之后。于庚午年起。分作三年带徵。其归德府所属之商邱、柘城、二县。亦经连被水灾。现有民欠乾隆十年十一年。地丁借领等银两。俱应开徵。诚恐小民以一年之所入而完数年之逋赋。不免拮据。著将该二县所有借领司库银两。及本年正赋。先行徵收。其未完乾隆十年、十一年、地丁银两。俟来岁己巳年起。亦分作三年带徵。庶俾民力宽舒。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册谥皇后、未议王公行礼之处。于礼未协。礼部堂官、诸凡事务。每办理糊涂。其遗漏舛错之处甚多。部务岂得如此办理。礼部堂官著交部查议具奏。   ○内阁翰林院带领新科进士引见。得旨、新科进士。除一甲三名梁国治、陈楠、汪廷玙、已经授职外。刘星炜、毛咏、郑忬、吴绶诏、钱汝诚、邵树本、陈淦、雷曰履、邵齐然、陆钧、寅保、陈长镇、张裕荦、李中简、叶世度、邵祖节、陈科捷、陈大化、冯浩、宗室平泰、钟兰枝、刘宗魏、王翊、舒毓椿、徐堂、杨谷贻、李宗文、周学伋、史奕簪、刘定逌、朱圭、杨方立、范清沂、林明伦、刘景平、胡延龄、晏玿、段廷机、苟华南、边继祖、陈炎宗、宗室良诚、王恒、荆如棠、李兆鹏、朱仕琇、洪其哲、陈庆升、图鞳布、福明安、傅清、俱著为庶吉士。虞鸣球、刘湘、蔡鸿业、毛绍睿、胡绍南、叶启丰、张玉阶、李敏行、魏梦龙、周照、谢璈、朱丕烈、武纳翰、陈梦说、叶宏觉、罗阿永、阿福柱、礼纶、音惠、宋越、秦朝釪、俱著分部学习。照例试用。高观鲤、赵贤、方懋禄、陈天宠、张凤翥、卞栾、郑宗孔、潘思光、黄元圯、干从濂、黄汝亮、程英铭、吴培、朱衷、炳修、孙岩、俱著以知县即用。王鸣、叶长浦、宋鉴、弓椿、钟和梅、陈佩、张文、朱崧、王炎、黄宽、胡莘隆、张淑渠、凌鱼、李枝昌、李曰瑞、盛世佐、康庆云、方玉麟、梅云程、陈于上、梁卿材、刘秉钺、刘正国、张铨、叶鉴、曹学诗、朱心学、俱著分发各省。以知县用。余归原班铨选。   ○丙午。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现在工部出有满侍郎缺。一时未得胜任之人。阿克敦、虽负罪戾。在满大臣中。尚属旧人。著加恩宽释。仍弃瑕录用。俾盖前愆。工部侍郎员缺。即著阿克敦署理。   ○大学士等议奏。孝贤皇后大事、一应典礼。考古制。帝为后期。隆杀不一。明肃皇任情裁抑。固无足论。成祖周期御殿。似亦太过。盖帝后虽云俪体。而地道臣道。天泽昭然。升殿视朝。事关典制。臣等谨议。孝贤皇后丧制应遵祖制。百日后。皇上升殿。文武各官、及外藩使臣行礼。群臣朝服如常仪。作乐。至御门听政。皇上两月除沐后。即应举行。群臣常服。不挂朝珠。礼毕。仍素服。百日后。群臣常服挂朝珠。孝诚仁皇后丧仪。百日后。一周年以内。王公以下各官。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等日。服朝服上朝。月朔初十二十等日。服补服。俱挂朝珠。马悬朱缨。寻常上朝。常服不挂朝珠。乘马不悬朱缨。今孝贤皇后百日以后。一周年以内。百官上朝坐班。悉照此制。其寻常入内奏事。即月朔及逢五逢十等日。亦常服不挂朝珠。至一切典礼。应服朝服蟒袍之日。仍如常仪。得旨、孝贤皇后大事。一应典礼。朕皆斟酌古今。务协其宜。盖皇后坤宁正位。体制原尊。然以天子之礼视之。则节文亦自有别。就令伉俪恩笃。亦不可事事从而加厚。以致失之太过。即令情谊少有未洽。亦不宜事事从而贬损。以致失之不及。盖皇后自有皇后之体制。不可以夫妻之私情。为之增损于其间也。朕于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固天下臣民所共知而经纪丧仪。从不肯以一毫私意。稍紊典常。考明代嘉靖七年。孝洁陈皇后之丧。阁臣张璁援据古礼。以为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特为旁期言。若妻丧、本自三年报服。杀为期年。固未尝绝。上宜为后服期等语。其折衷颇为允当。今据大学士等议奏礼仪内。如升殿作乐一节凡属大朝祀典。自当照例举行。朕意今年内寻常升殿。但鸣钟鼓乐悬而不作。庶为合宜。至来年正月。将届一周。所有一切典礼。著照康熙十四年之例。如常仪。余依议行。   ○户部议准直隶总督那苏图疏称、泰宁镇兵米仓九间。应改建易州城内。并添贮陵糈仓五间。请动项兴修从之。   ○闽浙总督署福建巡抚事务喀尔吉善疏报、闽县等各厅县十二年分开垦水旱民地。共一百一顷七十六亩有奇。   ○丁未。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各省采办吉地木植等项。运送迟延。传旨询问。今据杨锡绂参奏、湖南省委运楠木通判韩宗藩自乾隆十年九月起程。在途两年有余。尚未抵通经江南淮宿两关。查出该员领解木植有较批文数目短少者。明系在途卸卖。有浮多者明系夹带渔利等因。该督抚始将韩宗藩题参究审。向来此等承办之员罔顾钦工。惟贪财利。而督抚等举以属之委员一经起运遂若与已无与。漫不加察。委员无所顾忌。经年屡月。任意逗留。虽云罪在委员。若该督抚等早为留心体察。委员何至营私迟误至此。除题参之韩宗藩从重究拟外。所有解到木植。倘或数目短少。围径文尺不足。即著塞楞额等分赔。以为督抚不实心经理之戒。再楚省如此。他省得无类是。可传谕承办木植各该省督抚。令其将委员曾否如数运到之处。悉心严查具奏。   ○军机大臣等议覆、安西提督李绳武奏称、夷人阿济巴勒第、呢雅斯、二名投诚。查系额敏和卓部落人。被掳私自逃回。遣之不去。哀垦迫切。可否收留。请旨定夺等语。查该提督所奏、阿济巴勒第、既有弟兄可认。应如所请。交扎萨克、令其完聚。其呢雅斯一名。应照奏定新例。解京口。安插。从之。   ○以故一等伯钦拜侄固宁阿。降袭二等子。   ○戊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余栋所奏四译馆序班。请与升迁。译字肄业生。准与考试一摺。援引繙译算学之例上请。不思繙译算法。现在需材。以资实用。且各以本艺考取。考取后又各有专职。四译馆人员。岂可与之并论。我朝设立理藩院。以抚绥属国。其海外入贡表章。皆由各省通事。繙译进呈。未尝用该馆肄业生。不过沿习旧规。存而不废。以备体制。而余栋哓哓置词。远牵旁引。殊属不知分量。又称诸生中。殊有文理优通。字画端楷者。以限于不能进取。纷纷告归。夫该馆所肄者番书。自以各精所业为事。原不宜取文理字画。若论文理字画。自有学校科目在。又非该馆所职。此不过开一幸进之门耳。余栋于乾隆七年。即曾以此陈奏。经该部议驳。今复再行烦渎。并不为衙门职掌起见。而专为所属请升迁。请考试。所见甚为琐屑。著交部察议。提督四译馆。以今视之。实为废冗闲曹。无所事事。尚不如裁之为便。如以为应设。以备体制。则不宜听其冷员虚廪。又不宜听其假名冒进。其该衙门应裁应设。著大学士会同该部定议具奏。如以为应设。则作何使其名实相副。整顿办理之处。一并议奏。寻议、四译馆不过传习各国译字。现在入贡诸国。朝鲜、琉球、安南、表章。本用汉文。无须繙译。苏禄、南掌、文字。馆内原未肄习。与暹罗表章。率由各督抚令通事译录具题。至百夷及川广云贵各省土官。今既改置州府。或仍设土官。皆隶版图。事由本省。回回、高昌、西番、西天、等国。以及洮、岷、河州、乌思藏、等处番僧。现统隶理藩院。高昌馆字与蒙古同。西天馆字与唐古忒同。是该馆并无承办事务。应归并礼部会同馆。于满汉郎中内拣选二人引见。候旨简用。一人兼理。三年更代。换给印信。其馆卿向加太常寺少卿衔。于义无取。应改为提督会同四译馆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衔。仍照原衔食俸升转。再会同馆大使一人。朝鲜通官十四人。书吏八名。皂隶六名。馆夫十八名。照旧存留。其四译馆原设之卿一人。典务一人。并裁。序班八人。酌留二人。合回回、高昌、西番、西天、为一馆。曰西域馆。除蒙古唐古忒、毋庸置译字生外。将回回、西番、译字生。酌留四人。合暹罗、缅甸、百夷、八百。并苏禄、南掌、为一馆。曰百夷馆。将暹罗、百夷、译字生。酌留四人。以备体制。馆概裁汰。再会同馆大使。向于各省杂职内推升。今应照从前四译馆典务之例。于序班内升用。由吏部论俸推补。序班员缺。于译字生内选补。译字生缺。于在京童生内选充。由馆呈部考补。再馆舍旧有三处。一在御河桥。一在安定门大街。一在正阳门外。横街。原系豫备贡使。并非衙门。今设会同四译馆衙门。即以四译馆充设。无庸更建。从之。   ○调云南临元镇总兵哈尚德。为贵州古州镇总兵。   ○己酉。夏至。祭地于方泽。遣裕亲王广禄、恭代行礼。   ○谕、内阁学士索柱员缺。著伍龄安兼管。现在内阁学士内。有出差及患病者。其应办事务。著兆惠暂行兼理。   ○谕军机大臣等、直隶地方。夏间雨泽沾足之处颇多。今据那苏图奏称、天津府属低洼处所。已经得雨播种。惟胶泥鹻土。缺雨未插。并已经收麦之地。统计将及四分。尚未布种秋禾。望雨甚亟。又河间府属。以及深、冀、二州虽屡经得雨。尚觉未甚沾足等语。朕思天津等处与山东地方毗连。山东去岁被灾。今年收成未足。倘天津等处。亦复如是。则雨地民力。必皆拮据。后此接济。未免又费经理。况天津等处。上年亦经被灾。今时已夏至。若雨泽再稽。收成复歉。将来不止购备耔种。必尚有应行筹办之事。如米粮一项。或可于附近丰裕之地协济。或可于各处通融拨用。著传谕那苏图、令其豫为留心经画。并将目前曾否得有透雨。及二麦情形若何之处。详悉具摺奏闻。寻奏、天津等处。雨泽愆期。自应豫为经理。查附近州县仓粮。因上年动拨赈济。今岁又协济东省。所存不能有余。惟保定、广平、大名、三府。麦收甚广。现价平减。拟发司库银。每府买麦二三万石。但天时难定。万一不敷。临期未免周章。可否照乾隆九年截漕之案。酌留漕米十数万石。存贮北仓。得旨、所奏俱悉。截漕之说。此际可缓。   ○又谕、据张允随奏称、古州镇总兵宋爱、现丁母忧。其印务令冷文瑞、前往署理。并请将清江协副将唐开中补授等语。唐开中、现在赴川协剿。军务未竣。要缺不便久悬。冷文瑞、现任镇远总兵。若再令署理古州。一人两缺。力难兼顾。唐开中、前次来京陛见。朕犹记其人。才具亦属中平。不称总兵之选。即酌量委用。亦祗可以内地事简之缺试看。古州苗疆重地。非唐开中所能胜任。朕思哈尚德、著绩滇黔。颇有威望。已降旨调补古州镇总兵。但其为人。不患其不能称职。而患其过于喜事。著总督张允随、传旨训谕。令其毋存好大喜功之念。每事酌中办理。绥靖苗疆。以副委任。   ○又谕、山东被灾地方。朕心刻为廑念。兖、沂、曹、泰、等府自前月初间普得透雨之后。二麦收成分数若何。秋稼种植情形若何。此后曾否续沛甘霖。其济南等迤北地方。前此既未沾足。四月杪所得之雨。亦仅二三寸。此后曾否得雨。秋田曾否播种。二麦是否可救。通省赈务。既经分委查办。及今几及两月。所办一切散赈事宜若何。委员是否实力奉行。灾黎是否均沾实惠。如近来雨泽短少。应作何豫为筹画。并未得透雨之处。曾否先事绸缪。高斌、刘统勋、及阿里衮等。日久未见奏报。可传旨询问。令其透一详悉具奏。以慰朕怀。寻奏、查兖、沂、曹、泰、等府。于四月内得雨。将及普遍。济南等迤北州县。五月初一二得雨。四五寸者较多。秋稼在在普种。其麦收分数。前奏六分以上。盖以丰歉通计而论。若苗穟齐全。颗粒坚实地方。不但可以糊口。且多入市粜卖。价亦渐减。其被旱处所。臣阿里衮已查明赈借。至臣等及科道等分路查赈。不致遗漏。惟青、莱、一带。僻处海隅。去运河较远。难于挽运。故前请暂通奉天海运。将来商贩络绎。米谷充溢。臣阿里衮当饬各属照时价买补仓储。豫筹民食。亦属两便。得旨、览奏稍慰。   ○蠲免山东永利、富国、永阜、王家冈、西由、石河、信阳、涛雒、等八场。十二年分水灾灶地额赋有差。   ○庚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谕、翰林等官。数年以来。未曾考试。著照旧例。于本月二十九日。传集乾清宫。候朕出题亲试。   ○军机大臣等议覆、钦差兵部尚书班第、川陕总督张广泗、奏。定军营赏格。嗣后兵丁杀贼一名、赏银五两。多者照数递加。擒贼一名、赏银十两。如系寨首及小头人。赏银二十两。大头人及逆酋素所信任者从优加赏。克一大碉、赏银三百两。其次二百两。又次一百两。或五十两。领兵员弁。亲冒枪石。身先士卒。计功升补等语。查军营赏罚宜明。但豫定银数。恐士卒惟利是图。或戕杀已降或争功冒赏。弊端未可枚举。应将所奏交讷亲等详酌另议。得旨、军机大臣等议。驳班第等奏。设赏格一摺。寄示纳亲、令其阅看斟酌。并传谕张广泗等、军营中果有奋勇争先。出奇制胜者。临期酌量。即从优重赏。务在合宜中窾。庶足鼓士气而励人心。   ○户部议覆、云贵总督张允。随奏、调拨滇兵协剿金川各事宜。一、<马犬>载马匹。宜改用人夫。上年黔兵赴川。每兵百名。夫七十五名。今滇省较黔更远。须用夫八十名。再每兵百名。用大炮二位。应另给夫八名。或十名。俱照例给价。一、出师官兵。应借给银两。统领参将、借银三百两。游击、一百五十两。都、守、一百两。千、把总、四十两。外委、十二两。马兵、六两。步兵、四两。凯旋后扣还。一、制备兵丁衣服。每名应折给毡衫银三两。交领兵官带往。散给自制。一、将备跟役。应照例带往。其擡运军装人夫。亦准支给。一、弁兵跟役。应得盐菜口粮。均照例支给。一、滇省调兵二千名。所有余丁六百名。每名给安家银三两。沿途口粮。照例准支。一、滇兵赴川遥远。赏号等项。在所必需。应拨银二千两。交统领参将等、带往备用。一、军务文移紧急。宜设塘马。自云南省城、至宣威一带。每塘安马二匹。其自威宁至永宁。永宁至四川。应咨黔、川、二省添置。均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议、川陕总督张广泗参奏、镇将宋宗璋等、怯懦失机一摺。除许应虎、业经革职。解京审拟。宋宗璋、马良柱、俱系已经解审之员。应行审拟治罪。游击罗于朝、应归瞻对案内。另参办理。参将郎建业、游击陈上才、既经该督照军法锁拏收禁。应革职审拟。参将永柱、应照溺职例革职。仍留军营效力。失去炮位专管之千把外委等、亦应如所奏、斥革究审。至副将高宗瑾等、既尚可策励。应留营以观后效。从之。   ○又议覆、张广泗奏称、川陕定例。自副将至千总。凡缺出皆由部选。现在用兵之际。请暂通常格军前遇有副将以下缺出。即于此次出师。奋勇立功。显著劳绩人员内。拣选题补。事竣停止。倘不得人。仍照例咨部推补。应如所请。从之。   ○川陕总督张广泗奏、大金川地界。绵亘一沟。南北不及三百里。东西不及二百里。中有大河一道。由北而南。番人夹岸而居。莎罗奔与伊侄郎卡、所居勒乌围、刮耳崖、二寨。皆在河之东岸。四面雪山屏障。所通道路。皆悬岩峭壁。偏桥窄径。其紧要路口。俱建战碉。今大兵已集。当分十路进攻。定期五月初八日齐进。得旨、览奏俱悉。惟俟捷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