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台湾资料选辑 - 第 14 页/共 85 页

丁酉(十六日),英人寇浙江双澳、石浦等处,裕谦督兵击走之。命怡良赴福建查办军务。   辛丑(二十日),英人复大举寇浙江。   戊申(二十七日),英人再陷定海,总兵王锡鹏、郑国鸿、葛云飞等死之;裕谦、余步云下部严议。   九月乙卯(初四日),英人陷镇海,钦差大臣裕谦死之;提督余步云遁。   辛酉(初十日),英人陷浙江宁波府。   冬十月辛卯(十一日),英船入台湾海口,达洪阿等击退之;命王得禄赴台湾协剿。   十一月戊寅(二十八日),英人陷浙江余姚县,复入慈溪。   十二月戊子(初九日),褫颜伯焘职,以杨国桢为闽浙总督。   癸巳(十四日),英人陷浙江奉化县。   丙午(二十七日),英船寇浙江乍浦。   戊申(二十九日),英船寇台湾淡水鸡笼,达洪阿等击退之。   二十二年春正月丙辰(初七日),杨国桢病免,以怡良为闽浙总督。   夏四月癸未(初五日),英人复寇台湾,达洪阿等击走之;加达洪阿太子太保。   己丑(十一日),英人去宁波府。   乙未(十七日),英人陷浙江乍浦,同知韦逢甲死之。   五月壬戌(十四日),英人陷江苏宝山县,提督陈化成死之;命耆英、伊里布赴江苏会同牛鉴防剿。   丁卯(十九日),英人陷上海县,典史杨庆恩死之;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会同讷尔经额防剿。   六月癸巳(十六日),英船寇京口。   丙申(十九日),英船寇镇江,齐慎等遁。   丁酉(二十日),英人陷镇江,副都统海龄死之。   秋七月甲寅(初八日),英船寇江宁省城。命伊里布等议款。   癸亥(十七日),耆英等请与英兵官定约,钤御宝;谕:『朕因亿万生灵所系,允所请』。   八月戊寅(初二日),耆英奏: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海口,与英国定议通商。   九月己未(十四日),以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广州将军,办理善后事宜。   乙亥(三十日),壁昌迁福州将军。   冬十一月甲子(二十日),命怡良查办达洪阿等妄杀被难洋人。   二十三年春三月丁卯(二十四日),怡良奏达洪阿、姚莹并无战功,命褫职逮问;寻免达洪阿、姚莹治罪。   夏四月庚子(二十七日),命耆英与英人会议通商。   〔五月〕戊辰(二十六日),怡良病免,以刘韵珂为闽浙总督。   冬十月己酉(初十日),耆英奏通商事竣,命回两江总督任办善后及上海通商事宜。   二十四年夏四月壬子(十六日),台湾匪平。   六月己酉(十四日),定米利坚通商条约。   二十五年春〔二月〕甲寅(二十三日),调惠吉为福建巡抚。   夏四月甲辰(十四日),调吴其浚为福建巡抚、惠吉为云南巡抚。   六月甲午(初四日),允比利时通商。   辛丑(十一日),赈台湾彰化县地震灾民。   秋七月辛未(十二日),允丹麻尔国通商。   八月辛丑(十二日),调郑祖琛为福建巡抚、吴其浚为山西巡抚。   冬十二月戊戌(十一日),免台湾道光二十年以前民欠租榖粮米。   二十六年夏五月丁卯(十三日),英人退出舟山。   冬十二月丙子(二十五日),调郑祖琛为广西巡抚、徐继畬为福建巡抚。   二十七年春二月丙子(二十六日),以福建海盗劫杀洋商,命刘韵珂等搜捕。   〔三月〕戊戌(十九日),英船退出虎门。   二十九年春二月辛丑(初二日),命刘韵珂抚恤台湾北路水灾、震灾。   冬十一月庚戌(十七日),台湾嘉义县匪徒吴吮等作乱,捕诛之。   ——以上选自原书卷一七~一九(「本纪」一七~一九)。   文宗本纪   道光三十年冬十一月乙巳(十七日),刘韵珂免,以裕泰为闽浙总督。   咸丰元年夏五月己巳(十九日),以季芝昌为闽浙总督。   二年冬十月壬辰(十五日),季芝昌免,以吴文镕为闽浙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