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台湾资料选辑 - 第 11 页/共 85 页

四十一年冬十一月甲申(十六日),命四库全书馆详核违禁各书,分别改毁。谕曰:『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干济;诸人所言,若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又直臣如杨涟等,即有一、二语伤触,亦止须酌改,实不忍并从焚弃』。   四十二年夏五月壬申(初八日),免福建台湾府属官庄租息十分之三。   四十三年春二月己酉(十八日),以锺音为礼部尚书,调杨景素为闽浙总督。   四十四年春二月丙子(二十一日),以增福为福建巡抚。   三月丙申(十二日),调杨景素为直隶总督、三宝为闽浙总督。   夏五月丙午(二十三日),以富纲为福建巡抚。   四十五年春二月丁巳(初八日),免台湾府属本年额榖。   夏〔六月〕乙卯(初八日),调富勒浑为闽浙总督。   四十六年春正月癸卯(三十日),召富勒浑来京,以陈辉祖为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督办塘工。   秋八月壬午(十二日),以富纲为云贵总督、杨魁署福建巡抚。   四十七年春三月癸丑(十六日),调雅德为福建巡抚。   秋九月辛亥(十七日),陈辉祖褫职逮问,调富勒浑为闽浙总督、福长安署之。   四十九年春三月庚戌(二十五日),改庆桂为福州将军。   夏五月丙辰(初二日),调常青为福州将军。   五十年秋七月己酉(初二日),调富勒浑为两广总督,以雅德为闽浙总督、浦霖为福建巡抚。   庚戌(初三日),调浦霖为湖南巡抚,以徐嗣曾为福建巡抚。   五十一年春二月庚辰(初六日),加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太子太保。   夏六月辛丑(二十九日),调富纲为闽浙总督。   冬十月辛丑朔,调富纲为云贵总督,以常青为闽浙总督。   十二月丙寅(二十七日),福建彰化县「贼匪」林爽文作乱,陷县城,知县俞峻死之;命常青、徐嗣曾等剿办。   五十二年春正月辛未(初二日),林爽文陷诸罗、竹堑。   丁丑(初八日),调李侍尧为闽浙总督;常青为湖广总督,仍留福建督办军务。   癸未(十四日),林爽文陷凤山,知县汤大奎死之。   甲申(十五日),常青以「守备陈邦光督义民守鹿仔港,收复彰化」奏闻。   丁酉(二十八日),命常青渡台剿匪。   二月壬寅(初四日),林爽文复陷凤山,犯台湾府;柴大纪督兵民御之。   壬子(十四日),免台湾府属本年额赋。   丙辰(十八日),复诸罗。   三月辛巳(十三日),复凤山。   辛卯(二十三日),黄仕简以贻误军机褫职,令其长孙嘉谟袭公爵。   乙未(二十七日),逮黄仕简下狱。   夏四月辛丑(初四日),以常青为将军,恒瑞、蓝元枚为参赞。调蓝元枚为福建水师提督、柴大纪署陆路提督。   六月壬子(十六日),授柴大纪福建陆路提督兼管台湾总兵事。   丙辰(二十日),召福康安赴行在,以勒保署陕甘总督。   秋七月壬辰(二十七日),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舒亮、普尔普为领队大臣,率侍卫章京等赴台湾剿贼。   八月,常青免;命福康安为将军,赴台湾督办军务。   九月壬午(十八日),调柴大纪为福建水师提督;以蔡攀龙为福建陆路提督,并授参赞。   辛卯(二十七日),以诸罗仍未解围,催福康安径剿大甲杙贼,并分兵进大甲溪。   冬十月辛酉(初七日),以福州将军恒瑞剿贼怯懦,召来京;调鄂辉代之。   壬戌(二十八日),命江苏、浙江拨福建军需钱各五万贯。   十一月甲子朔,加李侍尧太子太保、柴大纪太子少保。赐台湾广东庄、泉州庄义民御书扁额。   壬申(初九日),以柴大纪固守嘉义,封一等义勇伯,世袭。免台湾嘉义县五十四年额赋。   十二月丁未(初二日),福康安等败贼于仑仔顶庄等处,解嘉义围。晋封福康安、海兰察公爵,各赏红宝石顶、四团龙补褂。   己酉(十六日),迁常青福州将军。以福康安劾柴大纪、蔡攀龙战守之功多不确实,谕:『柴大纪坚持定见、竭力固守,蔡攀龙奋勇杀贼、竟抵县城,或在福康安前礼节不谨,致为所憎;岂可转没其功,遽加无名之罪』!以孙士毅调兵运械不分畛域,赏双眼花翎。   戊午(二十五日),以德成奏称柴大纪贪纵废弛,命福康安、李侍尧据实参奏;并以喀什噶尔办事大臣雅德在福建时徇隐,逮之。   庚申(二十七日),伍拉纳护福建巡抚。   五十三年春正月丁卯(初四日),免兵差经过之福建晋江等二十县本年额赋有差。   丙戌(二十三日),柴大纪褫职逮问。福州将军常青以徇隐柴大纪褫职。   二月甲午朔,获林爽文,赏福康安、海兰察御用佩囊,议叙将弁有差。   乙未(初二日),释黄仕简、任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