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99 页/共 437 页

士逾月而葬,丧礼称家有无。避贫贱,求富贵,此后世术家之说。(《与张孟循》。)   舒先生衍   舒衍,字仲昌,安仁人也。不详其颠末。李仲公曰:「存生三十有三年,虽稍涉古经史传记,而未知所以遗夫人者,果何为徒窃取糟粕,以修饰其浅陋妄诞之言。侈然而谈,嚣然而居,弗之省也。戊申,友人舒衍谓存曰:『吾畴昔是子之学,近以祝蕃之言,从陈先生游,而后知子之所学,末屑也。焦心竭神,蔽亦甚矣,若不改图,则将误惑其身。不惟误惑其身,必将误惑于天下后世之人。』存心窃笑之。他日复言,复笑之,累数十不已。虽疑焉,然朝诺而夕忘之。既而共宿,拥寝衣言曰:『相人者谓子不年。苟无闻以死,伤哉!至道所在,人固未易信也,然譬之涉,吾尝先之矣。』遂大疑,早夜以思,至感泣,然终耻下于人。壬子之夏,始登先生之门,然犹以欲遂所请,跪起揖拜,且忿焉,虽语之,弗领。秋,复来,始稍知所致力。明年,遂大信。」观仲公之自述,而知先生闻道之早矣。(补。)   吴先生谦   吴谦,字尊光,安仁人也。不详其颠末,而与祝、李齐名。箪瓢陋巷,以道自安。其母故文安四世孙女,先生可谓克绍外家之学者矣。(补。)   宗羲案:祝蕃、李存、舒衍、吴尊光,志同而行合,人号「江东四先生」。皆出于陈氏,金溪之道,为之一光。是故学术之在今古,患其未醇,不患其不传。苟醇矣,虽昏蚀坏烂之久,一人提唱,皦然便如青天白日,所谓此心此理之同也。   曾先生振宗   曾振宗,字子翚,安仁人也。善治家。里中宿学舒衍、吴谦皆在其宾席,先生因之以登静明之门。尝携仆取货于市,归至中途,仆告以误多得货,即诟而还之。或有留货而去者,偶遗其货于道,先生复与之货而不取直。庄户输租已去,会其数有赢,呼而还之。尝手书《易经》一卷佩之,山水澨,休息之际,必出而诵。夜则孤灯危坐,揭卦画于前而观象玩辞焉。一日,忽告同志者曰:「予于《易》颇有得,应事接物,一本于此。」又曰:「万物皆备之旨,今涣然矣。」其寝疾也,拱手而卧,舒衍过问之,曰:「吾心淡然,无异平时。」次日,盥洗而逝。(补。)   学长闵先生甲   闵甲,字仲鲁,覃怀人也。游于静明之门。后居扬州。仲公称其神清以夷,质方以正,谈经率详明敷畅,使听者鄙吝俱消云。金陵帅聘之主学宫,从游者甚众。(补。)   ◆宝峰门人(慈湖四传。)   秘监陈文昭先生麟   陈麟,字文昭,温州人也。以进士为慈溪县尹。慈有赵宝峰者,私淑杨文元公之学,讲道山中,先生从之,北面问难。尤邃于《易》。其为吏,善通下情,自荐绅先生、寓公以至父老,时时咨访,因以得境内一切隐伏事,以相参考。又放古为缿筩,虚中而穴其上,置诸庭,令民有所欲言,投书其中,而削其主名,由是县大小事无不周知,而胥吏辈不敢逞其奸。大岚三女峰岁贡茶,所谓十二雷者也,有司缘为蠹,先生计其常额,平价市之。山中之民,以苏鸣鹤乡有界塘与姚江接,每霖潦,江水大至,塘辄溃,鸣鹤为壑。先生于塘五尺外,楗木笼竹,加之土而甃以石,自是无水患。转运司禁濒海之私鬻盐者,杖而釱足以徒,先生言于司,听民相贸易。高士大隐杨先生墓在南山,岁久夷其封,先生正其茔域,植碣表之。尤以教化为重,慈溪之民,渐至有耻且格。说者以为自来慈溪第一循吏。于时,沿海被兵,山泽之间亦窃起。先生与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迈里古思、同知余姚州事秃坚,皆练民为兵,以保障境内。凡盗起,辄诛之,民赖以安。有诏升权浙东副元帅,仍领慈溪,而方国珍已尽破昌国、奉化,入鄞,使人要先生相见。先生欲拒之,叹曰:「吾不忍危其民。」单骑入谒,劝以勤王。国珍留之不遣。或说先生潜归自守,先生念力不能抗,即散其兵。国珍意欲臣之,以兵胁之,先生正色责曰:「吾不欲以两虎相■,使民涂炭,故只身来。杀我,非勇也。」国珍媿谢过,然终畏之,置之海上之岱山。先生即自称足疾,扶杖,着道士冠服,治田葺园,种牧自给。国珍时时遣人侦之,以为真废,乃不复加害。海上故有岱山书院,先生重兴之,与山中子弟讲学,行乡饮酒礼,父老因名其台曰陈公台。沿海诸山酋长劫掠,独相戒曰:「勿登此山,恐惊陈公。」朝廷方以尚书贡师泰督理闽中盐赋,以先生为户部主事副之,寻命知瑞安州。国珍留之不遣。扩廓亦闻先生名,承制授秘书监丞参其军,亦不赴也。凡拘海上者十年,移入鄞,又三年而国珍亡,乃南游闽中,竟卒于闽,君子哀之。(补。)   文裕桂清溪先生彦良   桂彦良,名德称,以字行,号清溪,慈溪人。(梓材案:《儒林》录先生故庆元府判叶同子也。生之夕,火光如流星,母谓不详,弃勿育,桂氏鞠而子之,故从桂姓。)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学教授,罢归。张士诚、方国珍交辟,不就。洪武间,征诣公交车,奏对,授太子正字。帝尝出御制诗,先生就帝前,诵声彻殿外。左右惊愕,帝嘉其朴诚。因从容奏曰:「帝王之学,具载于经,典谟训诰,愿留圣意。诗,非所急也。」帝深然之。帝尝从容问曰:「人有过,如何﹖」先生对曰:「过,虽圣贤不能免,勿惮改者,君子之道也。」又问:「仁者有恶乎﹖」先生对曰:「孔子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之心无私,故好恶得其正。」帝大喜。时选国子生蒋学等为给事中,举人张唯等为编修,肄业文华堂。命先生及宋濂、孔克表为之师。先生荷帝知遇,知无不言。每侍帝,必以二帝三王为本,而折衷于孔、孟,要以明圣学,格君心为务。至于历代治忽,启迪不倦,诚意恳至。凡所言,无一不当帝心,至书其语揭便殿。复谓诸大臣曰:「此彦良与朕论至于此,汝等宜亲炙儒者。」迁晋王府右傅。帝亲为文赐之。先生入谢。帝曰:「江南儒者,惟卿一人。」对曰:「臣不如宋濂、刘基。」帝曰:「濂,文人耳。基峻隘,不如卿也。」先生至晋,制《格心图》献王。后更王府官制,改左长史。朝京师,上万世太平治要十二策。帝曰:「彦良所陈,通邃事体,有裨治道。世谓儒者泥古不通今,若彦良,可谓通儒矣。」既而请告归,卒,追谥文裕。(梓材案:前明有《应谥名臣录》,先生与焉。文裕疑是私谥。先生在乡里与王子复论学,以存心养性为本。教子弟,必先以孝弟忠信。与人交,久而益敬。)所著有《清节集》、《清溪集》、《山西集》、《拄笏集》、《老拙集》。(参《慈溪旧志》。)   (云濠谨案:谢山《横溪南山书院记》曰:「吾乡之学,朱、陆二派并行,而明初如桂王傅清溪、乌高士春风、向献县遵博,皆出宝峰赵氏之传,宗主慈湖。」是先生为赵氏门人之证。)   乌春风先生本良   乌本良,字性善,慈溪人。少好学,与弟斯道自相师友。穷经博史,精诗词及书法,隐然为一邑望。父没家贫,无以养母,时斯道方弱冠,季弟二,女弟二,俱髫龀,仰给先生,乃去而授徒钱塘。日与秋云徐先生、众仲陈先生讲磨今古,业日益广。时杭之大家愿以女妻之,先生曰:「吾本为母与弟衣食之谋未遂,何暇及婚事。」后俟二弟稍长,遣嫁二女弟毕,始婚,人用是高之。邑有王相山、赵宝峰、时子中三先生,得慈湖遗书,究明心学,先生与其弟从而讲贯,遂尽弃举子业学焉,谓如在春风中,即以春风名其斋,人称为春风先生。(参《天启慈溪志》。)   县令乌春草先生斯道(附子熙。)   乌斯道,字继善,春风之弟,号春草斋。文尚体要,尤长于诗,兴寄高远,而清洒出尘,一扫元人过巧之弊,宋景濂题之曰:「春草之作,俊洁如明月珠,汹涌如春江涛,与兄齐名,故时称『二乌』。」尤精书法。明初,用荐起为永新令,有惠政。所著有《秋吟■》,有《春草集》行世。子熙,字缉之,亦以诗文擅名。(同上。)   隐君向乐斋先生寿   向寿,字乐中,慈溪人。学者称为乐斋先生。生而静悫,八岁丧母,哀痛剧深。稍长,精思力学,至忘寝食。宗慈湖,为赵宝峰门人。与同邑王相山、时子中讲学湖上,攻治身明道之学,绝意仕进。尝称先文简以来,家世宋臣,耻事元,有张子房不忍忘韩之意。尤多所著述,每论为政之要,则略汉、唐而本三代。有《从政章》十一篇行于世。年八十,忽遘疾,易箦起坐,进子朴命之曰:「丈夫仕不忠君,危不授命,所学何事也﹖」言毕而逝,后朴靖难就义,皆先生有以启之。(同上。)   李先生善   李善,字符善,东平人也。游慈溪,讲学宝峰之门,遭乱,遂不归。(云濠案:吾邑《天启志》,先生父灏,仕元为三山巡检,遂家焉。先生着有《崇阳■》。)人虽侮之,不怨也。每言「三代之政,可以施于今日,绝无高远难行」。(补。)   祖望谨案:宝峰尝谓,元善因大士观音解脱之训,如脱桎梏,见闻圆融,无有分隔,不胜悦怿,则其为异学甚矣,何以行三代之政乎﹖   罗常明先生拱   罗拱,字彦威,慈之杜湖人也。宝峰为作《常明斋铭》,因称常明子。(补。)   方先生原   方原,字景渊,慈之杜湖人也。其母翁氏苦节。学于宝峰之门,与罗彦威齐名。(补。)   县令王明白先生桓   王桓,字彦贞,慈溪人。从宝峰游。洪武中,以通经学古荐于朝。太祖召见便殿,问:「先生处乡里,好恶何如﹖」对曰:「臣处乡里,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言称旨,上呼为老学士,命与尚书魏杞山、钱惟明、学士宋景濂讲论治道。踰年,授国子学正。未几,知河南卢氏县,先生感上知遇,殚心厥职,临政无怠隋。日常至闾阎间,教耕劝织,相语如家人父子。民有兄弟相阋而讼者,先生自责曰:「教化不明,彝伦斁坏,长民者之过也,民何罪焉。」遂连日不坐听事,民乃自悔求责,兄弟遂相和合,民益信之。上方向用,而先生已有退志,遂致仕归。先是,先生家居,乡人有不平,事无大小,咸取决于先生,遂称为明白先生。所著有《明白先生集》藏于家。(参《天启慈溪志》。   叶先生心   叶心,字伯奇,慈溪人。宝峰教以静坐。(补。)   (云濠谨案:《宝云堂集》有《送叶伯奇入官》诗。)   李先生恒   李恒,字可道,慈溪人。宝峰谓其闻蛙声而悟。(补。)   附录   宝峰识李可道事曰:「可道日间静观,已见虚明之妙,但闭目及夜间,则不如是,终二而不一。忽夜悟蛙声,无际皆在目中,前后昼夜,虚明混融,自然而然,非意识所能及。」   郑先生原殷   郑原殷。   冯先生文荣   冯文荣。   王先生真   王真。   顾先生宁   顾宁。   罗先生本   罗本。   (梓材谨案:《戴九灵集书画燕集诗序》言:「沈师程之友罗彦直氏。」罗先生拱字彦威,则彦直盖先生之字也。)   翁先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