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21 页/共 437 页

主簿郭先生敏中(合传。)   乡贡郭先生允中(合传。)   乡贡郭先生时中(合传。)   郭粹中、敏中、允中、时中,武夷人,朝散大夫、户部员外郎、知常州、总领湖广、京西财赋某之诸子也。东莱与户部游再世,诸子相从讲学。粹中尝为龙游尉,敏中主江山簿,允中、时中皆应进士举。(同上。)   县令叶先生诞   叶诞,字必大,兰溪人。干道进士。从东莱游。尝主清江簿。其父卒,东莱为之志墓。官至吴县令。(同上。)   徐先生文虎(父时乂。)   徐文虎,分水人。从东莱游,相与居者数年。其父时乂趣之从师友,讲习甚笃。(同上。)   陈先生锡   陈锡,乌伤人。尝执经于东莱。(同上。)   徐先生侃   徐先生倬(合传。)   徐侃、徐倬,义乌人,文清公侨之兄也。皆学于吕成公,而文清师事朱子。(参《王忠文集》。)   王先生深源   王深源,婺州人,东莱之徒也。郑闻在吕氏家塾从先生为学。(参《陈北溪集》。)   (梓材谨案:《东莱学案》《监岳祖泰传》「语其友王深厚」,深厚当作深原,原为源之本字,盖因原而■为厚尔。)   ◆叶氏家学(林、汪三传。)   隐君叶先生荣发   教授叶先生霖(合传。)   叶荣发,金华人。其父邽为徐文清公师。先生深自韬晦,罕与物接。子霖,始复以家学授徒。端明殿学士王埜知南康军,叶阊咸敬礼焉。官终兰溪儒学教授。   州同叶先生审言   叶审言,字谨翁,金华人,兰溪教授霖之子。先生于书,无所不读,卓然自立,父子相为师友。尝仕浦江、义乌二县教谕,所至以兴坏起废为务。任衢州之明正书院山长,复道流冒占之田二百余亩。及为吉水教授,士论翕然。主晋江簿,同寮有与之不合者,力构陷之。使者得其冤状而莫能直,竟去官。改婺州路司狱,以年请老,诏晋秩同知瑞安州致仕。先生学以寡欲为宗,治家有法。吉凶诸礼,一遵成公家范,曰:「吾有所受之也。」室庐再厄于火,侨寓唐氏说斋精舍。久之,乃得老屋数椽。教子之余,日以种莳为事,所入不足自给,处之晏然。卒之日,有书数卷,田数亩而已。许文懿公谦、柳待制贯、吴礼部师道、张修撰枢,皆雅重之。   ◆叶氏门人   文清徐毅斋先生侨(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楼氏门人   文懿李雁湖先生壁   文肃李悦斋先生(并见《岳麓诸儒学案》。)   知州王先生撝   王撝,字谦父,其先浚仪人,徙居于鄞。先生博学耿介,为楼迂斋高弟,复从史独善游,文艺深醇,善议论。壮岁,试词学科不中,辄弃去,自誓曰:「他日必令二子业有成。」后登进士第,同年余天锡参知政事,属教其子弟,岁终致束修以谢,先生不受,拱而言曰:「二儿习词学,乡里无完书,愿从公求尺牍。」往借周益公、傅内翰   、番阳三洪公暨往昔习词学者凡二十余家所藏书,余欣然许之。后二子果俱中词科。为安吉丞,摄令长兴,捐俸周水灾。再摄新城,为贫民完赋。迁国子正、将作监主簿,通判婺州。御史刘晋之诬衢州掾虑囚受赇,先生得实,力白其诬,晋之不敢犯。晋之盖史相党人也。后摄郡去日,以羡财留于官。改秘书丞,守徽州。迁吏部郎中,兼崇政殿说书,疏言:「群臣逊志之言,多逆耳矫拂,实未之见。」其议剀切,深中时病。后直秘阁,知温州、。淳佑十一年,上书「汲古传忠」,又书「竹林」二字赐之。明年卒,年六十九。子应麟、应凤。(参《延佑四明志》。)   忠定郑安晚先生清之   郑清之,字德源,(云濠案:先生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鄞县人。少从楼迂斋学,能文,楼攻媿亟加称赏。登嘉泰进士第,调峡州教授。帅赵方严重,勒许可,先生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掖先生无答拜,且曰:「他日愿以二子相累。」迁国子学录。理宗即位,累官至参知政事。史卫王卒,先生为右丞相,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召还真西山等十五人。(云濠案:十五人者,真文忠与魏文靖了翁,崔清献与之、李文肃、徐文清侨,赵尚书汝谈,尤尚书、游观文似、洪忠文咨夔、王正肃遂、李文清宗勉、杜清献范、徐忠简清叟、袁正肃甫、李观文韶也。)时号「小元佑」。遗逸如刘漫塘。赵章泉皆见旌异。入洛师溃,乞罢,不可,拜左丞相。丐去益力,授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封申国公,赐御书「辅德明谟之阁」。淳佑四年,拜少保兼侍读。五年,拜少傅,进少师、奉国军节度使,赐第于西湖之渔庄。进读《仁皇训典》,谓「仁祖之仁厚,发为英明;孝宗之英明,本于仁厚。二者相须,此仁祖、孝宗之所以为盛也。」六年,拜太保。七年,拜太傅、右丞相。先生方放浪湖山,每寓僧剎。帝勉谕有加,军国事仍自先生决之。十一年,感疾,乞罢政。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体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卒,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谥忠定。先生不好立异,汤仲能巾尝论事侵之,及再相,仲能求去,先生曰:「己欲作君子,使谁为小人。」力挽留之。徐清叟尝论列先生,乃引之共政。先生与弥远议,立理宗,骎骎至宰辅,然端平之间召用正人,先生之力也。(参史传。)   参政应葺芷先生(附弟傃)   应,字之道,昌国人。刻志于学,尝从楼迂斋游,文声日振。嘉定十六年,试南省第一,遂举进士,为临江军教授。历迁秘书郎,请早建太子。入对,帝问星变,先生请「修实德以答天戒」。帝问藏书,请「访先儒解经注史」,因及程迥、张根书皆有益世教。帝善之。淳佑初,迁宗正寺丞。端平开边兵败,先生预议边事,坐斥。后复用,以起居舍人权兵、吏二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掌内制。理宗一夕召之草麻,夜四鼓,五制皆就,帝奇其才。翌日,拜翰林学士。八年,授同知枢密院事。九年,拜参知政事,封临海郡侯。以疾乞归,卒于家。弟傃,字自得,六岁能诗。绍定四年进士,调乌程尉。议毁淫祠,独存徐孺子庙。邻邑有沈氏兄弟讼财,郡檄自得案实,自得委曲开谕。适沈子魁乡荐,因赋诗儆之。兄弟感悟,争遂息,仕至文林郎。(参史传、《宁波府志》。)   谢山《翁洲书院记》曰:「应参政葺芷由昌国迁鄞,其贵也,建翁洲书院于故居,以兴起后进,穆陵赐御书以榜之。元时以昌国为州书院,置山长,参政之孙全轩领之,因祀葺芷于中,而以其子兰坡附焉。其后又增祀全轩。详见《应奎翁碑记》中。明时,以倭难废。昌国隶定海,书院亦圮。今昌国复置县,改定海曰镇海,而以昌国称定海,于是复立翁洲书院。奎翁曰:『翁洲为海外诸番所观听,使为彼之徒,推其尊礼仙佛之念,而知尊孔子之道,廓其求闻清净寂灭之念,而返诸六籍之学,则其有补于圣教者,固非浅也。』」奎翁之言至矣,予更何以益之。但考穆陵之时,甬东书院实与翁洲并置,甬东出于安晚,其与葺芷皆迂斋之徒也,故二公并以文章名。   ◆忠简家学   签枢王潜斋先生埜(别见《西山真氏学案》。)   ◆朝奉家学   文宪王鲁斋先生柏(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羊氏家学   羊先生哲   羊哲,永德子。师吕成公之子伯愚,问学该博,才思深远。着《指南集》。(参《括苍汇纪》。)   ◆时氏家学   书记时所性先生少章   时少章,字天彝,号所性,金华人。父朝散郎澜。师事吕东莱。先生天才绝出,博极群书,谈经多出新意,而子史学尤精,诗由盛唐而追汉、魏,文泝宋东都以前而逮古作者。吴师道称其「峻洁精工,岂惟雄视吾邦,盖一代之伟人也」。由乡贡入太学,年踰五十,登宝佑进士,由丽水主簿,历诸教授山长。用荐擢史馆检阅,有忌者,改授保宁节度掌书记。所著有《易》、《诗》、《书》、《论》、《孟大义》六十卷、杂诗文数千篇,总名《所性集》。(参《金华先民传》。)   ◆王氏门人   郑先生闻(别见《北溪学案》。)   ◆王氏家学(林、汪四传。)   尚书王厚斋先生应麟(别为《深宁学案》。)   常博王默斋先生应凤(别见《深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