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19 页/共 437 页

王洽,字伯礼,金华人,待讲师愈之子。天资粹雅,操行洁修。尝知当涂县,真西山荐状言:「其为邑也,心乎爱人,用刑督赋,常有不得已之意,士民称诵,翕然一词」云。(参《真西山集》。)   (梓材谨案:《宋史》《道学》《王柏传》:「父瀚兄弟,皆及朱、吕之门。」是先生为东莱弟子之证。)   通判石先生范   石范,字宗卿,浦江人。从东莱游。以进士尉奉化,岁饥,贫民将为变,先生赈之,不诛一夫而定。迁知婺源县,有月椿钱二万,皆取之民,先生请蠲其十之二。俄权通判袁州,峒獠弄兵,袁当其冲,先生摄州事,练军旅,广储蓄,博访守御之策,峒獠不敢近。转通判泉州卒。(参《浦阳人物记》。)   侍郎朱先生质   朱质,字仲文,义乌人。受学于成公及唐说斋仲友。中绍熙进士第二人,累官至右正言、左司谏兼侍读,权吏部侍郎。着有《易说举要》。   知军叶南坡先生秀发   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师事东莱。以进士为庆元府教授。着《论语讲义》以训诸弟子,一时巨儒皆相器重,愿与之交,而杨慈湖简问难尤详,谓得所启发。后知高邮军。   (云濠谨案:宋景濂为先生传,言:「其师事吕东莱、唐说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弟子慕之,从其学者,岁至数百人。」又言:「其教授庆元时,与之交者,慈湖而外,则楼攻媿、史独善、楼迂斋、郑安晚、袁絜斋也。」又言:「学者尊之曰南坡先生。所著有《易说》、《周礼说》及《论语讲义》等书。」)   (梓材谨案:宋世叶秀发有二。其一仁和人,名时,字秀发,官龙图阁学士,谥文康。)   教授潘先生景宪   潘景宪,字叔度,金华人。九岁以童子贡京师。后入太学,益自刻厉,学官汪玉山、芮国器、王梅溪皆推重焉。隆兴元年进士,请为南岳祠官。秩满,力请太平教授。远次以归,始为浮屠说。既而学于东莱先生。与东莱同年而齿长,闻其论说行身探道之意,慨然感悟,遂弃所学学焉。父丧服除,不复仕,日游吕氏之门,诵诗读书,旁贯史氏,尤尽心于程《易》。朱晦翁子塾,其也。(参《朱子文集》。)   太学潘先生景愈   潘景愈,字叔昌,叔度之弟。尝为太学解魁。年三十余,甚有志趣。东莱称其有意务实。(参《东莱遗集》。)   潘先生景夔   潘先生景尹(合传。)   潘景夔、景尹,松阳人。其父朝散好谦,笃于教子,越数百里,遣从东莱游,且谋徙家于婺,以便其学。(同上。)   府判邹先生补之   邹补之,字公兖,开化人。受业朱、吕之门。淳熙初举进士,判江宁府。着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职略》等书。(参《浙江通志》。)   荐辟杜桥斋先生旟   杜旟,字伯高,金华人。登成公之门,同时陆务观、陈君举、叶正则、陈同甫咸称其文。淳熙、开禧间,两以制科荐。所著有桥斋集。(参《姓谱》。)   知州戚贞白先生如琥   戚如琥,字少白,金华人。从吕东莱游,笃于修齐之道。以进士授郴州教授,迁国子博士。出知台州,寻改袁州,政绩大着,甫受代而卒,门人私谥曰贞白先生。从兄如圭、如玉,皆从东莱游。(同上。)   (云濠谨案:《金华府志》载先生云:「其学务以修身齐家见诸实用,不为空言,东莱每叹异之。」)   县尉戚先生如圭   进士戚先生如玉(合传。)   戚如圭,金华人。以进士为嵊县尉。弟如玉,亦游太学。母周氏,晚时观书,辄能举大义。尝读《上蔡语录》,顾诸子曰:「既不为禄利,复不求人知,斯所谓问学者邪!」其期诸子如此。(参《东莱遗集》。)   (梓材谨案:黄文献志道一山长戚君墓言:「二先生连起进士干道、淳熙间。」)   推官夏先生明诚   夏明诚,字敬仲,金华人。其学本自吕东莱,而自负甚高。登庆元丙辰进士第三人,一为安庆推官,遂致仕。尝作《八咏楼赋序》,直斥沈休文为是楼之辱,吴礼部敬卿特称之。(百家《记》。)   朝请郑坦溪先生宗强   郑宗强,字南夫,金华人。游于东莱之门,讲贯理道,笃志根源。蔡久轩称其学业精深,履行纯笃。后以朝请大夫致仕。着有《坦溪集》行世。(参《金华府志》。)   教授汪先生淳   汪淳,金华人。受业东莱,励志于学。授吉州教授,讲学者咸归重焉。(参《浙江通志》。)   汪独善先生大度   汪约叟先生大章(合传。)   汪大度,字时法,金华人。受业于吕东莱。庆元初,大愚触权奸贬韶州,先生往送之。伴送者凌辱大愚,先生以义折之,直欲与之坐狱。从至贬所,久之乃还,经纪其家事甚至。晦翁致书深加叹敬。弟大章,号约叟,亦从东莱游。大愚之卒也,约叟距秋试纔四日,舍之就道,护丧以归。(参《金华先民传》。)   (梓材谨案:时法,号独善。吴礼部跋汪元思《固穷集》云:「大愚谪卢陵,独善裂裳裹足送之。后徙卒高安。其弟约叟,辍试往护 其丧。兄弟遂以义闻。」士大夫王忠文公跋《大愚帖》,则谓「时法,人称为西山先生」。而《儒林宗派》又以西山属之其兄大亨,恐误。)   (梓材又案:东莱为汪灌庆衍墓志云:「男五:大任、大亨、大度、大明、大声。大度、大明久从予游。」据此则约叟大章之于独善盖从弟也。)   汪先生大亨   汪先生大明(合传。)   汪大亨,字时升,汪大明,字时晦,西山先生大度之兄也。皆成公门人。(参《王忠文集》。)   州守黄先生涣(父敦义。)   黄先生谦(合传。)   黄涣,字德亨,光泽人。父敦义,以《六经》教子,七子皆有成立。先生志笃学博,尝从吕东莱游。淳熙戊戌,南省第二人。后守岳州,罢厨传,蠲鱼税,毁淫祠。卒年八十。兄谦,字德柄,亦游朱、吕之门。(补。)   著作陈先生黼   陈黼,字斯士,东阳人。少从吕东莱游。永康林大中闻其贤,妻以女,先生未尝倚为重也。淳熙八年,登进士。不汲汲进取,以恬静自守。林欲召为枢密院,先生力辞。嘉定元年,大中卒,乃迁国子博士、著作郎。凡三十年,偃蹇宦途,而不改其乐。后丐祠归,贫无室庐,僦居永康以终。(参《东阳县志》。)   侍郎詹先生仪之   詹仪之,字体仁,遂安人也。张宣公守严州,东莱分教,先生俱从之游。又尝从朱文公问学。累官吏部侍郎,知静江府。已而以蜚语谪袁州。光宗登极,以其尝为宫寮,许自便。时闽中有詹元善者,亦朱氏弟子也,而以体仁为名。(补。)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