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20 页/共 437 页

□□□曰:「詹体仁,悫实肯讲学,不易得,但未免弱,盖胆薄而少决。今日善类多有此病,每力振之,以此思刚明之质,诚不易得。」   又曰:「旧在严陵,体仁颇惑佛学。今却不然,亦得伯恭之力。」   又曰:「岂第爱民,凡事可以商量,趋向甚正□□□学。」(并补。)   县丞邢先生世材   邢世材,字邦用。其先自青州徙汴,绍兴间,始家会稽。先生既举进士,得官,尽弃故学,从长者游。深思力索,有所未达,愤悱见于辞色,退则汲汲求践其所闻。于东莱有连,从之讲学非一日。出为南康军司户参军,迁从政郎、金华县丞,未上,卒于家,年三十七。(参《东莱遗集》。)   主簿郭先生澄   郭澄,字伯清,东阳人。以父将仕郎良臣,绍兴末,军兴,入赀佐县官者赐爵,视任子补将仕郎,调南昌、黄岩主簿,皆不行。先生少时,将仕奇其敏悟,为筑西园舍,旁延名士讲授。乡之秀民愿请业者,悉聚而馆焉。先生既用力于学,益知师友之可亲。辞气悃颖,未尝不以善其身、迪其族、衣被其乡闾为主。退而验其语,随其力之所至,皆有以自见云。(同上。)   (梓材谨案:《说斋学案》《吴主簿传》云:「郭氏有西园、南湖、石涧三书院,招延吕成公、薛象先之徒教授子弟。」先生为西园学者,是亦吕、薛门人也。)   (云濠谨案:叶水心志先生父将仕墓,言「其尝使先生出从大师,归而与其师学。」又言:「先生静而敏,所论质皆能记忆,所举发皆能推见。所得非一师,为之师者,多自以为不及也。」又案:陈龙川为郭德邻哀词云:「德邻之子曰澄伯清者,历从一世士君子游。」德邻,先生父字。惜先生所得诸师,多不可考见云。)   胡先生子廉   胡子廉者,淳安人。博极群籍,不屑科举之学。从东莱先生游,终身不仕。(补。)   康先生文虎   康先生文豹(合传。)   康文虎,字炳道,与弟文豹,字蔚道,皆东莱弟子。(补。)   (梓材谨案:谢山《奉临川帖子五》引大愚《游候涛山记》云:「康炳道兄弟会于王季和家。」谢山自注如是。)   安抚赵先生善谈   赵善谈,东莱门人。官安抚。   通判赵先生彦秬   赵彦秬,字周锡,东阳人。师事吕东莱。擢取应科,授右选。精《春秋左氏传》,作《发微》一百篇以进,上嘉之。旋借和州观察使充接伴副使。隆兴元年登进士第,换宣义郎。终眉州通判。   通判羊先生永德   羊永德,缙云人。绍兴进士,官奉议郎、徽州通判。师事成公。着《春秋发微》。子哲,见《括苍汇纪》。   尚书李先生大同   李大同,字从仲,东阳人。学于成公与朱文公之门。登嘉定进士第,官至工部尚书,以宝谟阁直学士知平江府。有《群经讲义》。   朝散时南堂先生澜   时先生澐(合传。)   时澜,字子澜,兰溪人。师吕东莱。淳熙辛丑进士,累官朝散郎,通判台州。东莱辑《书》说,自《秦誓》泝《洛诰》,未毕而卒,先生补完之。有《南堂集》若干卷。兄澐,字子云,亦师东莱。着《尚书周官余论》,未成,卒。(参《金华贤达传》。)   监簿郭固斋先生颐   郭颐,字养正,严之寿昌人也。进士。从东莱先生游。官至军器监主簿。学者称固斋先生。(补。)   提辖巩栗斋先生丰   巩丰,字仲至,号栗斋。其先郓州须城人,渡江为婺州武义人。少游成公之门。淳熙进士,尝知临安县,稍迁提辖左藏库卒。叶水心铭其墓。   祖望谨案:胡纮以高科求进,不得,怨忠定。巩栗斋亦以舍选前列诉京镗。京之对之,无异忠定,而栗斋极叹镗言之是,反自引咎,毫无怨尤。    司封巩厚斋先生嵘   巩先生岘(合传。)   巩嵘,字仲问,(梓材案:水心为仲至墓志云:「季氏仲同。」)栗斋弟也。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太学博士、大理寺丞。上书言:「兵端不可开。」忤宰相,出知严州。陛辞,力言「外攘当先内修」,已而直秘阁,历迁司封郎,奉祠致 仕。先生静正夷博,居官未尝泽辞色贯声光以媒进,而儒术吏治,所至皆有声。详见《洪平斋墓志》。所著有《厚斋集》八十卷。先生之母杨氏,通《毛诗》、《论语》、《孝经》,知大义,故自长子岘而下,皆知师东莱,传正学,有闻于时。惟岘失其事,而不别为之传。(补。)   (梓材谨案:《水心文集》《杨夫人墓表》云:「嫁东平巩法。巩君死,夫人年二十六,子长曰丰,三岁,幼嵘也,始生。」是杨止二子。所谓长子岘,岂即栗斋之改名邪﹖然又谓岘失其事,何也﹖疑杨夫人为巩君继室,长子岘当是前夫人之子,故不之数耳。)   周先生介   周介,字叔谨,括苍人也。从东莱、晦翁游。(补。)   提举彭先生仲刚   彭仲刚,字子复,平阳人也。干、淳之际,永嘉儒者林立,而平阳稍为别派,徐忠文公子宜以心学起,其说合于金溪,王信州道甫以事功之学起,其说合于永康,先生游其间。及以进士释褐,主金华簿,始闻丽泽之教,东莱谓「其用力甚锐」。先生之学,不事论说,以实践为宗旨,尤有吏才。衢州大水,宪司檄下金华,令先生往覆视。先生请曰:「衢水高者出屋垝,杀稼溺人,行道共知,既再检实矣。犹往覆视者,防吏之欺,将使民实得食也。然恐待覆视,而民已死矣。」宪司感其言,即出米恣所赈。移临海令,均其民之力役,图县乡之地,几都几保,合为一图,而物数其地之所有。有以图上者,先生曰:「善。犹有遗。」其人曰:「无。」先生指曰:「某地方岭有某某居之,某地有松林水步,今胡失之﹖」某人大惊,不知先生何以得之也。由是整废坠甚多。先生善听讼,然不自以为明,每谕之曰:「虽讼而直,所屈多矣。」民爱信之,讼为衰止。提刑荐其政,召付都堂审察,授两浙运司均斛官,以近臣荐,召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迁国子监丞。以试进士与知举者忤,罢官。已而起知全州。时陈公君举、詹公元善任漕使,首为减月椿钱十三四,先生又减繁费以二苏民力。然后戢豫借,宽省限,商税止取正钱,带纳者蠲其大半输租得自量,吏胥不敢取斛面。而择其耆老之有学行者,师长其子弟,先生于听政之暇,亲执经而教之。以外艰归。凡先生所至,去后无不思者。绍熙五年,明、越大饥,特令先生为常平提举,盖且向用矣。是年病卒。叶水心曰:「子复之为学,以为非同声趋和所能至也,故不敢以意之为是,而独以力之能者试之。常左经而右律,目验而耳核,考实以任重,先难以致远。非其心之所通,虽诚闻之,不苟从也;非其行之所至,虽审知,犹慭置之,故其材为实材,德为实德。此先生之学之大致也。」先生不著书,赖有水心之文,得以见其本末云。(补。)   卢先生汝琰   卢先生汝管(合传。)   卢汝琰、汝管,淳安人,子权大经之叔季子也。东莱为新定校官,季子实缀弟子员,后其叔介季以见东莱,盖叔季游居数年。(参《东莱遗集》。)   楼先生孟恺   楼先生仲恺(合传。)   楼先生叔恺(合传。)   楼先生季恺(合传。)   楼孟恺、仲恺、叔恺、季恺,义乌人。并从东莱游。父蕴卒,东莱志其墓。(同上。)   汪先生仲仪   汪仲仪,金华人。尝从东莱游。母卒,请铭于东莱。(同上。)   县尉郭先生粹中(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