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 - 第 48 页/共 52 页

甲下入肉二分是。四鬼心兮即太渊。治之须至入寸半。男从左兮女从右。起针之法根据此等。   五鬼路兮即申脉。火针七 三分下。六鬼枕兮大杼上。入发一寸非虚假。耳前发际七鬼床。   八鬼市穴即承浆。九鬼营即劳宫穴。上星穴是入鬼堂。火针七 鬼堂用。鬼藏阴下缝三壮。   十二鬼臣即曲池。火针亦与曲池宜。十三轮该是鬼封。即是舌下一寸缝。根据次而行针灸备。   二者兼到有神功。假如见鬼治阳 。凡人魇梦商丘宜。中恶不省水沟穴。中脘气海当兼医。   不省人事用三里。大敦一穴相兼治。发狂少海间使中。合谷后 丝竹空。并兼复溜穴在内。   治之立待有神功。狂走风府阳谷安。狐魅神邪狂与痫。两手两足大拇指。用绳缚定灸四尖。   要识此穴名鬼眼。灸至三壮病必痊。小儿奶痫惊痫证。亦根据此法一壮燃。卒狂间使合谷中。   并及后 三穴攻。螈 指掣哑门穴。阳谷脘骨与劳宫。带脉一穴并四穴。通前五穴收全功。   呆痴神门少商宜。涌泉一穴与心俞。登高而歌摄衣走。久狂神门及后 。并及冲阳共三穴。   等闲感应似神 。 惊百会解 头。暴惊下廉一穴求。癫疾前谷后 穴。解 金门及水沟。   再兼一穴是申脉。按穴治之此疾瘳。   卷四下 杂病歌   霍乱   霍乱阴陵承山穴。次及解 与太白。霍乱吐泻治关冲。支沟三里与尺泽。再及太白一穴内。   再及中封承山穴。阴陵阳辅与关冲。   卷四下 杂病歌   疟疾   疟疾百会与经渠。前谷三穴实相宜。温疟中脘大椎穴。乃若 疟治腰俞。假如疟疾发寒热。   头痛脘骨神效得。寒疟三门治之精。假如心烦治神门。寒疟不食治公孙。内庭厉兑共三穴。   久疟中渚商阳焚。此疾兼治丘墟穴。叮咛医者识此文。热多寒少间使中。再兼三里有神功。   脾寒发疟大椎穴。间使乳根三穴同。   卷四下 杂病歌   肿胀   浑身浮肿治曲池。合谷三里内庭医。行间三阴交六穴。治之此病绝根株。水肿列缺腕骨医。   再兼神阙十八穴。速除此疾无毫厘。四肢浮肿曲池中。通里合谷中渚同。液门三里三阴交。   风肿身浮解 攻。水肿气胀满复溜。并兼神阙功效收。水胀胁满阴陵泉。遍身肿满疾久缠。   更兼饮食又不化。肾俞百壮病即痊。凡人消痹治太 。伤饱身黄章门医。红瘅合谷与百会。   委中三里与曲池。黄瘅百劳腕骨中。三里涌泉中脘同。然谷太冲复溜穴。膏肓大陵与劳宫。   还有脾俞兼在内。太 一穴在中封。   卷四下 杂病歌   汗   多汗合谷补之先。次泻复溜汗即干。少汗先泻合谷穴。次补复溜病即痊。有汗列缺与曲池。   中渚液门及鱼际。合谷支沟与经渠。大陵少商商阳等。大都委中与侠 。陷谷厉兑二十二穴。   卷四下 杂病歌   痹厥   风痹尺泽阳辅区。积癖痰痹治膈俞。寒厥太渊液门穴。假如痿厥治丘墟。尸厥如死不知事。   厥逆列缺与中冲。金门大都内庭中。厉兑隐白大敦穴。须治八穴为有功。曲泉尺泽与支沟。   少海前谷三里头。三阴交与曲泉穴。照海内庭太 丘。行间大都十二穴。次第详治病即瘳。   卷四下 杂病歌   肠痔大便   肠鸣三里陷谷焚。公孙太白与章门。神阙胃俞三焦俞。三阴交兮与水分。肠鸣而泄神阙穴。   并治一穴三阴交。泄不止兮亦神阙。泄不觉兮治中脘。痢疾曲泉太 便。太冲丹田与脾俞。   兼治小肠俞最善。便血承山并复溜。太冲太白四穴求。大便不禁丹田穴。兼治大肠俞即瘳。   大便不通治太 。承山照海太冲宜。小肠俞穴与太白。章门穴与膀胱俞。大便下重治承山。   解太白带脉间。闭塞照海与太白。兼治章门如神丹。泻泄曲泉隐白宜。阴陵然谷三焦俞。   京骨中脘脾俞穴。肩俞大肠俞天枢。五痔承山与委中。飞扬阳辅复溜同。侠 气海会阴穴。   长强之穴与太冲。肠风百壮灸尾穷。假如大小便不通。三百壮灸胃脘穴。功效最速如神通。   肠痈痛治太白中。陷谷大肠俞与同。乃若脱肛治百会。灸至七壮是尾穷。此疾须用治三穴。   随年壮兮灸脐中。患者血痔泄腹痛。承山复溜二穴攻。若是痔疾骨疽蚀。承山商丘收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