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 89 页/共 90 页
食热物。勿饮冷水。
〔鉴〕寒热相搏。脾胃乃伤。
饮酒。食生苍耳。令人心痛。
〔鉴〕酒性纯阳。苍耳味苦有毒。苦先入心。饮酒以行其毒。故心痛。
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
〔程〕夏月大醉。汗流浴冷水。即成黄汗。扇取凉。即成漏风。
饮酒。大忌灸腹背。令人肠结。(程金鉴。无忌字。)
〔程〕毋灸大醉人。此灸家所必避忌也。
资生经。下经云。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
醉后勿饱食。发寒热。
〔鉴〕醉则肝胆之气肆行。木来侮土。故曰勿食饱。发寒热。
饮酒食猪肉。卧秫稻穣中。则发黄。
〔程〕饮酒而食肉。则腠理开。卧稻穣中。则湿热入。是以发黄也。
食饴。多饮酒大忌。
〔鉴〕谚云。酒家忌甘。此义未详。
凡水及酒。照见人影动者。不可饮之。
〔程〕此涉怪异。宜不可饮。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程〕醋酸敛。而酪粘滞。令作血瘕。
千金黄帝云。食甜酪竟。即食大酢者。变作血瘕。及尿血。
食白米粥。勿食生苍耳。成走注。
〔程〕白米粥。能利小便。苍耳子。能搜风。小便利。而食搜风之物。虚其经络。反致走注疼痛。
〔鉴〕同食成走注病。然必性味不合也。
巢源云。走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体虚受邪气。邪气随血而行。或淫奕皮肤。去来击痛。游走无有常所。故名为走注。千金黄帝云。食甜粥。复以苍耳甲下之。成走注。
食甜粥已。食盐即吐。
〔程〕甘者。令人中满。食甜物。必泥于膈上。随食以盐。得咸则涌泄也。
犀角箸。搅饮食。沫出。及浇地坟起者。食之杀人。
〔鉴〕抱朴子云。犀食百草及众木之棘。故知饮食之毒。若搅饮食沫出者。必有毒也。浇地坟起者。
此怪异也。故食之杀人。
抱朴子云。蛊之乡有饮食。以此角搅之。有毒则生白沫。无毒则否。国语云。置鸩于酒。置堇于肉。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韦昭注。坟。起也。又范宁注谷梁云。地贲。贲。沸起也。
饮食中毒烦满。治之方。(千金。满。作懑。外台引千金。)
苦参(三两) 苦酒(一升半○千金用酒二升半不用苦酒外台同)
上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瘥。或以水煮亦得。
〔程〕酸苦涌泄为阴。苦参之苦。苦酒之酸。所以涌泄烦满。而除食毒。
又方。犀角汤亦佳。(肘后附方。引梅师方云。或取煮犀角汁一升。亦佳。)
〔鉴〕中毒烦满。毒在胃中。犀角。解胃中毒。
千金。治诸食中毒方。
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也。饮马尿亦良。
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治之方。
盐(一升) 水(三升)
上二味。煮令盐消。分三服。当吐出食。便瘥。
〔程〕咸味涌泄。盐水以越心腹坚满。
千金。治霍乱蛊毒。宿食不消。积冷心腹烦满。鬼气方。
用极咸盐汤三升。热饮一升。以指刺口。令吐宿食。使尽不吐。更服讫。复饮。三吐乃住。此法大胜诸治。俗人以为田舍浅近法。鄙而不用。守死而已。凡有此病。即须先用之。
矾石。生入腹。破人心肝。亦禁水。
〔程〕矾石。伤骨蚀肉。内用必伤心肝也。矾石得水则化。故亦禁水。
本草吴普云。矾石。久服伤人骨。宗 云。矾石不可多服损心肺。却水故也。水化书纸上。干则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却水也。
商陆。以水服杀人。
〔程〕商陆有大毒。能行水而忌水服。物性相恶而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