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 - 第 93 页/共 115 页

〔居经〕三月一行为居经,俗名按季。或由脉微,气血俱虚。或由寸口脉微而涩,少阴脉微而迟。或由阳脉浮大,阴脉反弱。又一岁一行者为避年,此因禀受不齐,勿与经闭同治。   〔淋沥不止〕症多气不摄血,止经汤加参、 。子宫虚寒淋沥,胶艾四物汤。血分有热不断,蒲黄散。   〔乍多乍少〕经水过多,当归饮。过多淋沥,胶艾四物汤,或保元汤。经水涩少,四物加葵花汤。   卷之八 经闭论治   调经脉候   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少阴脉弱而微,微则少血。寸口脉浮而弱,浮则为虚,弱则无血。脉来状如琴弦,苦少腹痛,主月水不利,孔窍生疮。肝脉沉,主月水不利,腰腹痛。尺脉来而断续者,月水不利,当患小腹引痛,气滞上攻胸臆。肾脉微涩,为不月。   卷之八 经闭论治   附方   〔气血〕八珍汤 见一卷中风。   〔痰阻〕导痰汤 见一卷中风。   〔补血〕四物汤 见一卷中风。   〔补脾〕归芍异功散 异功散见中风,此加归、芍各二钱。   〔补肾〕六味地黄汤 见一卷中风。   〔心脾〕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心脾〕小营煎 归 地(各二钱半) 白芍 杞子 山药(各二钱) 炙草(一钱) 茯神 枣仁(各二钱)   〔劳嗽〕劫劳散 见二卷咳嗽。   〔咳伤〕紫菀汤 见二卷肺痈。   〔升补〕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固摄〕大补元煎 见一卷中风。   〔降火〕芩连四物汤 四物汤加芩、连。   〔心火〕三和汤 地 芍 归 芎 芩 栀 翘 草 大黄 朴硝 薄荷 等分,水煎。   〔气血〕五补丸 参 地 苓 牛膝 地骨皮 等分,蜜丸,酒下。   〔气血〕卫生汤 归 芍(各二两) 黄 (三两) 炙草(一两) 每服半两,水煎。   〔破瘀〕当归散 归 芍 刘寄奴 枳壳 延胡 没药 等分为末。酒下二钱。   〔破瘀〕元归散 元胡索 当归 每服三钱,加姜煎。   〔通补〕柏子仁丸 柏子仁 牛膝 卷柏(各五钱) 泽兰叶 续断(各一两) 熟地(三两,酒煮杵成膏)   蜜丸。   〔通补〕泽兰汤 泽兰叶(三两) 归 芍(各一两) 甘草(五钱) 每服五钱,水煎。   〔通瘀〕牛膝散 牛膝(一两) 归 芍 桂 丹 桃仁 延胡 木香(各七钱五分) 为末。每服三钱,酒调。   〔泻热〕玉烛散 见六卷腹痛。   〔肝燥〕加味逍遥散 见一卷火。   〔肝怒〕加味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见一卷温,此加麦冬、生地各二钱。   〔益阴〕固本丸 见一卷中风。   〔血热〕加味四物汤 四物汤加 丹 栀 柴〔火热〕清化饮 地 芍 丹 芩 苓 麦(各二钱) 石斛(一钱) 如小水赤热,怒火动血,加黑山栀。   夜热,加地骨皮。   〔内热〕保阴煎 见五卷痉。   〔心脾〕七福饮 见三卷郁。   〔经多〕固经丸 黄药 白芍(各三两) 黄芩(二两) 炙龟板(四两) 樗根皮 便制香附(各一两半)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气血〕加味八珍汤 八珍汤加 柴胡 黄 (各五分) 香附 丹皮(各八分)   〔血虚〕养营汤 见二卷劳瘵。   〔经迟〕大营煎 见三卷关格。   〔痰阻〕二陈汤 见一卷中风。   〔虚痛〕八物汤 地 芍 归 芎 延胡 苦楝(各一钱) 木香 槟榔(各五分)   〔经乱〕滋血汤 参 苓 山药(各一钱) 芎 芍 地(各八分)   〔气乱〕归附丸 当归(四两) 香附(八两童便浸透晒干,再加酒醋盐姜汁制) 为末,醋糊丸。空心,砂仁汤下三钱。血虚加熟地,寒加桂、附。   〔气盛〕抑气散 香附(四两) 陈皮(一两) 茯神 甘草(各五钱) 为末。开水下二钱。   〔脾虚〕理中汤 见一卷中风。   〔补脾〕六君子汤 见一卷中风。   〔脾虚〕保元汤 见一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