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 - 第 17 页/共 115 页
〔虚劳〕劫劳散 见本卷咳嗽。
〔涎唾〕炙甘草汤 见一卷中风。
〔喘咳〕蛤蚧散 蛤蚧(十对酥炙) 二母 桑皮 茯苓(各二两) 人参 甘草(各三两) 杏仁(五钱)
为末,每服三钱。
〔虚寒〕生姜温中汤 姜 桂 陈 草 麻黄〔肺痈〕安肺桔梗汤 杏 蒌 枯 桔 归 二母 桑皮 防己 百合 苡仁 地骨 葶苈 五味 草〔表邪〕小青龙汤 见本卷咳嗽。
〔宿水〕葶苈大枣汤 甜葶苈(三钱,炒研) 大枣(十枚,去核)
〔疏利〕苇茎汤 芦管(取节) 薏仁 桃仁 瓜瓣 甜瓜子〔降浊〕皂荚丸 皂荚去皮弦子,酥炙研末,蜜丸梧子大,以枣汤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
〔开提〕桔梗汤 见本卷咳嗽、疏肺。
〔补肺〕参 补肺汤 参 五味 紫菀(各八分) 熟地 桑皮(各钱半) 水煎,加白蜜。
〔健脾〕参术补脾汤 参 术(各二钱) 黄 (二钱半) 苓 归 陈(各一钱) 桔 麦(各八分) 五味草(各四分)
〔化脓〕排脓散 参 芷 五味 为末,每服三钱。
〔排脓〕金鲤汤 活鲤鱼(四两) 贝母(一钱研) 以鲤鱼去鳞杂,不见水,入贝母于鱼腹,外以线扎之,浸童便,煮熟食之。
〔胸痛〕桔梗杏仁煎 杏 贝 枳 翘 麦 草 银花 阿胶 百合 夏枯草 红藤〔吐脓〕甘桔汤 甘草 桔梗〔痈久〕川槿汤 川槿皮 白蔹 等分,水煎。
〔阴火〕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通用〕肺痈神汤 桔梗 银花 炙 白芨(各一钱) 苡仁(五钱) 贝母(钱六分) 甘草节(钱半)
陈皮(钱二分) 甜葶苈(炒八分) 姜(二片) 水煎。
卷之二 肺痿肺痈论治
肺痈肺痿脉案
本 老年嗜饮热火酒,致热毒熏肺,发疮主痈,咳吐秽脓,胸右痛,不利转侧,脉左大。初用桔梗汤去 、姜,加连翘、山栀,四服咳稀痛止。仍宜排脓解毒,用桔梗、银花(各一钱)、贝母(钱半)、生薏苡(五钱)、当归、甘草节、广皮(各一钱二分)、白芨、生 (各一钱)、甜葶苈(炒七分)。数服脓稀疮痈皆平。
韦 嗽重痰腥,胸背隐痛,脉数有力,已成肺痈。此肺受风寒,蕴邪壅热,宜疏痰导热,则呼吸自利,不至胀痛喘急,而腥痰渐少。桔梗汤三服,兼用陈腌芥卤汁一杯温服,愈。
戴氏 元气久削,痰嗽肺痿,寸脉虚数少神,难治之症。紫菀汤三服,阿胶水煨冲服。后去桔梗、知母,加山药、莲子、黄 ,取补土以生金,嗽热渐减。
卷之二
失音论治
肺为音所自出,而肾为之根,以肺通会厌,而肾脉挟舌本也。夫金空则鸣,失音一症,亦如金实则喑,金碎则哑,必辨其虚实,而后治法可详。其寒包内热,闭窒气分致失音者,以麻杏汤之属开其痹。其醉卧当风,邪干肺窍猝失音者,以苏子汤之属降其痰。其木火犯肺,咽干喉痹致失音者,以麦冬汤之属润其燥。其痰热客肺,喘急上气致失音者,以桔干汤之属疏其壅。其逆风叫号,致伤会厌者,以养金汤之属清其音。其暴嗽失音者,杏仁桑皮汤。久咳失音者,蛤蚧散。若由阴虚劳嗽声嘎者,相火烁金也。百合固金汤去元参、桔梗,加五味、诃子,或扶羸汤去秦艽、柴胡。其内夺而厥,为喑痱者,肾虚也。地黄饮子减桂、附、戟。其中风症,舌喑不能言者,音如故而舌不掉也。虚者六君子汤加竹茹、姜汁,实者大秦艽汤,仍宜加减。其总治气血虚燥,喉音不清者,清音汤、加减诃子汤、脂蜜膏方。此失音症治,大约润肺滋肾之品,为宜也。
《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喑久喑。暴喑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消风散用姜汁冲服。肺虚伤风,喘咳声嘶,千金酥蜜膏。火邪伤肺,咽痛声哑,生脉散合六味丸,或猪脂白蜜熬膏挑服。久病失音,气虚挟痰,宜滋肺肾之化源。生脉散下都气丸。咽干声槁,润肺为主,生脉散加玉竹。若不应,生脉散噙童真丸。
《景岳全书·因阵》载秘方竹衣麦冬汤。治劳瘵痰嗽声哑不出难治者,服此神效。竹衣鲜者,一钱、竹茹三钱、麦冬二钱、竹叶十四片、甘草五分、橘红五分、茯苓、桔梗各一钱、杏仁七粒、竹沥一杯。煎七分,竹沥和匀服。
徐灵胎《指南批本》曰:诸症失音,皆有可愈之理,惟用麦冬、五味、熟地、桂枝等药,补住肺中痰火以致失音,则百无一生。又云:久嗽失音,必由药误。麦冬、五味是失音之灵药也,服之久,无不失音者。
倘风寒痰火,偶尔失音,即不治亦愈,但更加以麦冬、五味,则弄假成真矣。
卷之二 失音论治
附方
〔开痹〕麻杏石甘汤 麻 杏 石 草〔降痰〕苏子降气汤 苏子 橘红 半夏 当归 前胡 肉桂 浓朴 炙草 姜 一方有沉香,无肉桂。
〔润燥〕麦门冬汤 见一卷燥。
〔疏壅〕桔干汤 荆 防 翘 桔 牛蒡 射干 元参 山豆根 竹叶 甘草〔清音〕养金汤 生地 桑皮 杏仁 阿胶 知母 沙参 白蜜 麦冬 水煎。
〔暴喑〕杏仁桑皮汤 杏仁 桑皮 五味 紫菀 通草 贝母 姜汁 白蜜 沙糖〔久咳〕蛤蚧散 见本卷肺痿。
〔补肺〕百合固金汤 二地 归 芍 桔 贝 麦 草 元参 百合〔哑劳〕秦艽扶羸汤 柴胡(二钱) 人参 秦艽 当归 鳖甲 地骨皮(各钱半) 紫菀 半夏炙草(各一钱) 姜 枣 水煎。
〔喑痱〕地黄饮子 见一卷中风。
〔哑风〕六君子汤 见一卷中风。
〔哑风〕大秦艽汤 见一卷中风。
〔虚燥〕清音汤 参 苓 归 地 二冬 乌梅 诃子 阿胶 人乳 牛乳 梨汁 蜜〔清降〕诃子汤 诃子 桔梗 童便 水煎。
〔咽痛〕脂蜜膏 猪脂 白蜜〔散邪〕消风散 参 苓 陈 草 荆 防 羌 芎 藿香 僵蚕 蝉蜕 浓朴 为末,茶调。
〔润肺〕千金酥蜜膏 真酥 崖蜜 饴糖 姜汁 生百部汁 杏仁 枣肉 柑皮 熬膏,温酒和服。
〔清补〕生脉散 人参 五味 麦冬〔清补〕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纳气〕都气丸 六味丸加五味。
〔劳嗽〕童真丸 秋石 贝母 红枣肉为丸,薄荷汤下。
卷之二 失音论治
失音脉案
某 肺受冬温,蕴而成热,脉洪搏指,痰阻喉痒,呛咳失音。与苦辛泄降痰火,清音自出,所谓金空则鸣也。用杏仁、桑皮、蒌皮、川贝、麦冬、橘红、竹叶。三服呛嗽平,惟溺赤,间有寒热,前方加香豉、栀皮、赤苓、灯心。二服寒热除,膈间觉燥,去桑皮、香豉,加白蜜三匙和服,二剂音渐复。
族弟 怯症嗽久吐血,曾用熟地黄、阿胶、淡秋石、燕窝等药获愈。经十数载,至今秋寒热宵嗽,劳则喉痛欲裂,气急声哑,呼吸有音,气不归源,实水亏火炎,金畏火灼重症。古云:金碎不鸣,务滋肾阴,俾金水相涵,冀龙焰稍熄而已。仿大补元煎,熟地黄(八钱)、山药、白芍、百合(各三钱)、牛膝(蒸)、五味(焙。各八分)、洋参、枣仁、阿胶(水煨)、贝母(各二钱)、龟板(炙)、女贞子(各三钱)。三十剂后,精神稍复。兼服人乳数月,喜其胃纳颇健,调理如法,可望延年。
族子 因惊遗泄,呛嗽声哑,继乃寒热喉痛,梗碍妨食,口干,脉细数。医与清金降火,屡服不效。予谓水涸于下,火炎于上,心肾诸脉,挟咽循喉,既非肺痹梅核,无清肺降痰之理。宜滋填镇摄,俾龙焰伏潜,喉痛息,寒热渐止。方用熟地(四钱)、山药、龙齿、杞子(炭)、天冬、元参、女贞子(各二钱)、茯神(三钱)、丹皮、柏子仁(各八分)、五味(四分)、淡菜(三钱),煎服甚适。时用白蜜及猪肤汤润喉,喉痛寒热若失。若精关扃固,月余不泄,即用原方去元参,加牡蛎、莲子,炼蜜丸。竹叶汤下,庶望音复。后将煎剂去淡菜,加龟甲心、石斛、淡秋石,煎丸并服,渐效。乃误信喉科铁烙喉,大痛晕绝,遂成不救,惜夫!王氏室女 久嗽失音,呼吸痰响,劳则发热颊红,干饭稍纳,粥入随出。肺气既失肃降,痰火升逆,扰及中宫,胃土运纳不安,然胃虚谷少,脉来微数,非火涤痰所得效。治以平气降逆,兼培胃气,倘痰火一清,声音可出。海浮石、苏子、贝母、前胡、茯苓、山药、炙草、姜汁、竹沥和服。呼吸利,痰嗽平。再去前胡,加诃子、蛤粉,数服哮止而音渐复。
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