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 - 第 111 页/共 115 页

〔腐烂〕贝叶膏 麻油(一斤) 血余(一团) 文火熬化,去渣,入白蜡一两,熔化候温,以棉纸翦块三张,于油蜡内蘸之。贴瓷器帮上,用时揭贴患处。   〔敛口〕生肌散 木香 轻粉(各二钱) 黄丹 枯矾(各五钱) 为末,以猪胆汁拌匀,晒干再研细,掺患处。   〔生新〕腐尽生肌散 儿茶 乳 没(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 血竭 三七(各三钱)   为末掺之,或以猪脂油(半斤) 黄蜡(一两) 熔化,加前七味调膏贴。   〔掺药〕生肌定痛散 生石膏(一两,研以甘草汤飞五七次)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 硼砂(五钱)   共研,掺患处。   〔定痛〕轻乳生肌散 石膏( ,一两) 血竭(五钱) 乳香 轻粉(各四钱) 冰片(一钱) 有水加龙骨、白芷各一钱。不收口加炙鸡内金一钱,研末掺之。   〔生肌〕绛珠膏 乳 没 白蜡 血竭 儿茶 珍珠(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五分) 轻粉 朱砂(各二钱)   血余(五钱) 黄丹(二两) 鸡子黄(十个) 大麻子肉(八十一粒) 麻油(十两) 熬膏摊贴。   〔生肌〕玉红膏 白芷(五钱) 甘草(一两二钱) 归身(二两) 血竭 轻粉(各四钱) 白占(二两)   紫草(二钱) 麻油(一斤) 先将上三味及紫草熬枯,细绢滤清,再入血竭,次白占,次轻粉熬。   〔膏贴〕太乙膏 见六卷胃脘痛。   〔诸毒〕加味太乙膏 地 芍 归 芷 元参 肉桂 大黄 木鳖子(各二两) 槐枝 柳枝(各十尺)   以麻油五斤将药浸油内,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入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渣,将油秤准,用细绢袋将油又滤入锅,熬血余一两,至血余浮起,以柳枝挑看似膏。熔化净油一斤,入飞过黄丹六两五钱,再熬再搅,俟锅内先发青烟,后起白烟,膏成住火,滴水中软硬得中,下阿胶切片三钱,化尽。次下乳、没各四钱,轻粉四钱,搅匀,倾入水中,铜勺内化摊贴。   此膏治发背痈疽,一切恶疮,湿痰流注,筋骨痛,汤火刀伤,及遗精白带,俱贴脐下。脏毒肠痈,亦可丸服。诸疮疖血风癞痒,诸药不止,并皆效验。   〔膏贴〕万应膏 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芨 象皮 官桂 归 芍 羌 独 芷 草 苦参土木鳖 穿山甲 乌药 元参 大黄(各五钱) 上十九味,用香油五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候日数足,入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布袋滤去渣,将油秤准,每油一斤兑淀粉半斤,以桃柳枝搅,以黑如漆,明如镜,滴水成珠为好,薄纸摊贴。   此膏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等毒,贴之其效如神。   〔发汗散毒一切皆治〕万灵丹 茅术(八两) 荆 防 麻 羌 辛 芎 归 草 川乌 草乌(汤泡去皮)   石斛 全蝎 天麻 首乌(各一两) 雄黄(六钱) 上十六味研细,炼蜜为丸,重三钱,朱砂为衣,瓷瓶收贮。   此丹治痈疽、疔毒、对口、发颐,风寒湿痹,及一切流注、附骨疽、鹤膝风、破伤风及瘫痪等症。用葱白九个煎汤,调服一丸。盖被出汗为效。   卷之八   瘰结核瘿瘤马刀论治   瘰 生于耳前后项腋间,与结核相似,初起小块,渐大如桃核,皮色不变,连缀不一,有单窠 ,难治。   宜小犀角丸。遍绕颈项,为蛇蟠 ,消毒化坚汤。外起一 ,中裹十数核块,为莲子 ,宜内消丸,琥珀散。初止单窠,后乃叠出,为重台 :形似燕窝,为燕窝 。皆不治。初生项后,流注四肢,为流注 。夏枯草散。症由肝胆三焦风热血燥,及肝肾阴虚生热,忧思恚怒气结而成。《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 。《病机》云:瘰 不系膏粱丹热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宜补形气,调经脉,自愈。不得妄汗妄下,致虚虚之祸。初起寒热拘急肿痛,邪在表也,宜荆防败毒散。用蒜饼安 核上,艾灸六七壮,可消软。外用敷瘰方,内服立效散。若患顶软脓成,针之,外贴琥珀膏,内服托里散。若结核 肿,肝经风热也,栀子清肝汤加龙胆草。发热抽痛,肝经血燥也,加味逍遥散。脉弦尺数,肝肾阴亏也,地黄丸加白芍、五味。 核坚而不移者,连翘散坚汤,海藻溃坚汤。   怒伤肝火筋挛者,柴胡清肝汤。郁伤心脾掣痛者,归脾汤, 、术、草生用。气血俱虚,脓汁清稀者,八珍汤加生 。经久不愈,体羸自汗出,保元汤加熟地、白芍、五味。妇女项 ,流注遍体,孔窍相穿,脓水淋漓者,化气调经汤。溃久疮口不敛者,先服益气养营汤,次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肉。气血已复, 核不去者,用必效散。丹溪云:治 用必效散与栝蒌散间服,神效。疮口敛后,再服益气养营汤。男子患此,忌潮热咳嗽,加味地黄丸。妇人患此,忌潮热经闭,但以加味逍遥散加泽兰、牛膝解郁调经。立斋谓:坚而不溃,溃而不敛,皆由于气血不足,不加调补,变为瘵症。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若发寒热,眼内有赤脉贯瞳人者,死不治。结核经年,不红不痛,坚而难移,久而渐肿疼者,为痰核,多生耳项肘腋等处,宜消核丸。专由肝胆经气郁痰结,毒根深固,不易消溃,未溃前忌贴凉膏。外宜山药膏。忌服凉剂。   内宜养营汤。全生内消法,用阳和犀黄丸。王维德着《外科症治全生集》。若坚久难消,咸以软之,海带丸。寒凝气滞,温以散之,夏枯草、白芥子、浓朴、半夏、橘红、生香附。风痰郁结成核,搜而逐之,消风化痰丸。气火烁筋为痛,清以泄之,钩藤、山栀、生地、丹皮、贝母、连翘。血结入络为肿,咸辛通理之,旋复花汤加当归尾、延胡。肿痛溃脓不痊,和之。内托白蔹散。生耳项,加钩藤、川芎、连翘、夏枯草。生肘臂,加姜黄、桑条、桂枝。生两腋,加柴胡、青皮、白芥子。生遍体,多是痰注,竹沥达痰丸。溃久不愈,照瘰 治法。   更有瘿瘤初生,如梅李状,皮嫩而光,渐如杯卵。瘿生肩项,瘤随处皆有,其症属五脏,其原由肝火。   瘿有五:筋瘿者,筋脉呈露,宜玉壶散、破结散。血瘿者,赤脉交络,宜化瘿丹合四物汤。肉瘿者,皮色不变,宜人参化瘿丹。气瘿者,随忧思消长,宜白头翁丸、消瘿散、归脾丸。石瘿者,坚硬不移,宜破结散。瘤有五:筋瘤者,自筋肿起,按之如筋,或有赤缕。此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也,六味丸,或四物汤,加山栀、木瓜。   血瘤者,自肌肉肿起,久而现赤缕,或皮色赤,此劳役动火,血沸而邪搏也,四物汤加茯苓、远志。肉瘤者,自肌肉肿起,按之实软。此郁结伤脾,肌肉伤而邪搏也,归脾汤、补中益气汤。气瘤者,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此劳伤肺气,腠疏而邪搏也,补中益气汤。骨瘤者,自骨肿起,按之坚硬,此房劳肾伤,阴虚不荣骨也,六味丸。外有脓瘤,宜海藻丸。石瘤,神效开结散:一井散。脂瘤,用针挑去脂粉自愈。凡瘿瘤皆忌决破,令脓血崩溃,多致夭枉。宜敷桃花散,止血药。惟脂粉瘤红色,全是痰结,可决去脂粉。又有形似垂茄,根甚小者,用五灰膏点其蒂。俟茄落,以生猪脂贴自愈。又有手背生瘤,如鸡距,如羊角,向明照之如桃胶,名胶瘤,以排针刺破,按出脓立平。生于面名粉瘤,海藻浸酒饮。有翻花瘤,用马齿苋烧灰,研猪脂调服。   立斋云:瘤者留也,随气留滞,皆因脏腑受伤,气血乖违。当求其属而治其本,勿用蛛丝缠芫花腺等治。又有毒坚如石,形长似蛤,疮名马刀,亦属肝胆三焦经部分,浸及太阳阳明,流注胸胁腋下,不论未溃已溃,用鲜夏枯草熬膏服,并敷患处。初起气血未损,用立应散一钱,浓煎木通汤下。毒从小便出如粉片血块是也,倘小便涩,用益元散,煎灯芯汤调下。宣毒后,接服薄荷丹。疏散风热。若肿犹不消,海藻溃坚汤、消肿汤。   气血已亏,补中胜毒饼。溃久不愈,根据前瘰 法治。   卷之八 瘰结核瘿瘤马刀论治   附方   〔单 〕小犀角丸 犀角 黑牵牛(半生半炒) 青皮 陈皮(各一两) 连翘(五钱) 皂角(二条,锤泡绞汁一碗) 鲜薄荷(二斤,取汁) 熬膏,和上药为丸。   〔蛇蟠 〕清毒化坚汤 炙草 龙胆草 薄荷 黄芩 花粉 白芍 元参 牛蒡子 昆布 羌 升归柴 桔 陈 翘 生姜〔莲子 〕内消丸 牵牛子(二两) 青皮 陈皮(二两) 皂角(去皮弦子,捣四两) 薄荷(五两)   后二味取汁熬,和上药末为丸。每服三十丸,荆芥汤送下。   〔莲子 〕琥珀散 白丑 滑石 僵蚕 黄芩(各一两) 木通 连翘(各七钱) 斑蝥(去足翅,炒三钱)   甘草(三钱) 琥珀(二钱) 研细。分作六股,水煎服之。   〔流注〕夏枯草散 夏枯草(六钱) 甘草(一钱) 研末。每服二钱,茶清下。又方:取夏枯草一两煎服,虚人多服,妙。   〔表邪〕荆防败毒散 见一卷疫。   〔外治〕敷瘰丹 乳 没 血竭 麝香 辰砂 儿茶 龙骨 白芷 甲片 百草霜 雄黄 鲤鱼胆各等分,研敷,外用膏贴。   〔解毒〕立效散 皂角刺(八两,挫细炒) 甘草(二两) 乳 没(各一两) 栝蒌(五个,研细)   每用一两,好酒煎服。   〔外贴〕琥珀膏 琥珀 肉桂 辰砂 丁香 木香 当归 白芷 木通 防风 松脂 木鳖子麻油煎至黑色,去渣,下黄丹,收膏贴。   〔内托〕托里散 见本卷乳症。   〔风热〕栀子清肝汤 见五卷疠风。   〔血燥〕加味逍遥散 见一卷火。   〔阴虚〕六味地黄丸 见一卷中风。   〔核坚〕连翘散坚汤 柴胡 龙胆草 土瓜根 芩 连 归 陈 芍 草 苍术 水煎。   〔核坚〕海藻溃坚汤 神曲(四钱) 半夏(二钱) 海藻 昆布 龙胆草 蛤粉 通草 贝母 松萝茶 枯矾(各三钱) 蜜丸,白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