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 - 第 106 页/共 115 页
李氏曰:治 瘕者,调其气,破其血,消其食,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峻攻,以伤元气,且扶脾胃,待其自化。愈后,用大小乌鸡丸、八珍汤、交加散、交加地黄丸调之。若用攻击,胃气先伤,或待块消尽,而后补养,迟不及矣。
卷之八 癖瘕诸积论治
瘕脉候
妇人积聚疝瘕,脉弦急者生,虚弱者死。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恶寒绝产。
卷之八 癖瘕诸积论治
附方
〔除冷积〕葱白散 地 芍 归 芎 参 苓 姜 桂 朴 枳 木香 茴香 青皮 麦芽 神曲苦楝子 三棱 莪术 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连须葱白、食盐煎。
〔补虚〕乌鸡煎丸 参 丹 术 乌药 蛇床子(各一两) 桂心 附子 川乌 红花(各三钱)
苍术(一两半) 白芍 莪术 陈皮 延胡 木香 肉蔻 熟地 琥珀 草果(各五钱) 研细,以乌雄鸡一只,去肚肠毛翅,将上药末纳鸡腹中,用瓷瓶入好酒一斗,同煮,去骨,焙干为末,炼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当归汤下。
〔胁胀〕木香顺气散 木香 香附 槟榔 青 陈 砂 枳 朴 苍术(各一钱) 炙草(五分)
〔气血〕八珍汤 见一卷中风。
〔阴疝〕宽胀汤 槟榔 官桂 木香 沉香 大腹皮 青皮(各一钱) 香附 小茴(各钱半) 水煎,加食盐七分。
〔补中〕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血瘀〕当归散 见本卷调经。
〔石瘕〕见 丸 见三卷积聚。
〔黄瘕〕皂荚散 皂角(一两,炙去皮子) 川椒(一两,炒去汗) 细辛(一两半) 捣末囊盛,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恶水毕出,以温汤洗之。
〔青瘕〕戎盐散 戎盐(一升) 皂角(五钱,炙去皮子) 细辛(一两) 同上坐导。
〔燥瘕〕加味四物汤 四物汤加 延胡 桃仁 砂仁 红花 香附 莪术 水煎。
〔血瘕〕血瘕方 干姜 乌贼骨(炙。各一两) 桃仁(去皮尖,一两) 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血瘕〕调经散 或作饮,见本卷调经。
〔脂瘕〕脂瘕方 皂荚(七钱半) 川椒 细辛 矾石 五味 干姜(各五钱) 坐导法同前。
〔狐瘕〕狐瘕方 取新死鼠一枚,以新絮裹之,包以黄泥, 研为末。以桂心末二钱半调匀,酒服方寸匕。
〔蛇瘕〕蛇瘕方 大黄 黄芩 芒硝(各五钱) 炙草(三钱) 乌贼骨(二枚) 皂角(炙,一两半) 水煎,芒硝后下服,十日后再服,瘕即下。
〔龟瘕〕龟瘕方 大黄 干姜 附子 桂心 细辛 白术 虫 王 侧子 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痰气〕砂枳二陈汤 砂仁 枳壳 加二陈汤。
〔痰结〕顺气导痰汤 导痰汤见一卷中风,此加木香、浓朴。
〔痞呕〕半夏泻心汤 见一卷温。
〔吐积〕三圣散 见一卷中风。
〔痰痞〕白术调中汤 白术 茯苓 泽泻 橘红(各五钱) 甘草(一两) 干姜 官桂 砂仁 藿香(各二钱半)
为末。白汤化蜜服。
〔食 〕大和中饮 见三卷饮食。
〔食 〕消食丸 楂肉 神曲 麦芽 莱菔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二两) 阿魏(醋浸,研,一两)
为末。以汤泡蒸饼为丸,姜汤下。
〔寒滞〕乌药散 乌药 莪术 桂心 当归 木香 桃仁 青皮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
〔脾虚〕芎归四君子汤 芎 归 加四君子汤。
〔脾虚〕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血燥〕加味逍遥散 见一卷火。
〔血 〕五物煎 四物汤加桂心。
〔气血〕加味归脾汤 见本卷胎前。
〔产后〕失笑散 见六卷胃脘痛。
〔血 〕当归活血汤 赤芍 归尾 生地(各一钱半) 桃仁 红花 香附(各一钱) 川芎 丹皮 延胡莪术(各八分) 三棱 青皮(各七分)
〔虚损〕芎归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加芎、归。
〔血瘀〕通瘀煎 见五卷厥。
〔怒伤〕化肝煎 见二卷血。
〔痰气〕二陈汤 见一卷中风。
〔肠覃〕 露丸 莪术 三棱(各酒浸一两,巴豆三十个切,炒上二味,去巴豆) 干漆(炒烟尽)
川乌(各五钱) 砂(四钱) 青皮 雄黄(另研) 茴香(盐炒) 甲片(炮。各三钱) 轻粉(一钱。另研)
麝香(五分) 研细,姜汁糊丸。每服二十丸。
〔外治〕阿魏膏 见三卷积聚。
〔外治〕琥珀膏 见三卷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