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93 页/共 100 页

四顺饮   当归大黄白芍药怀生地   《本事》凉膈散   芍药连翘薄荷大黄桔梗山栀仁葛根   [卷四:腹痛论] 外感腹痛   【痧胀腹痛之症】忽尔胸腹胀痛,手足厥冷,指甲带青,痛不可忍,不吐不泻,或吐或泻,按之痛甚,俗名绞肠痧,此即痧胀腹痛之症也。   【痧胀腹痛之因】或沿海之地,或山岚之间,或风木之邪,燥金之胜,一切不正之气,袭人肠胃,则为痧毒而腹痛作矣。   【痧胀腹痛之脉】脉多数大,或多促结,痛极而结,脉反停歇。   【痧胀腹痛之治】十指青冷,刺指出血,欲吐不吐,盐汤探吐,攻刺胁肋,则刺期门。   或人名曰放痧。恶寒发热,脉浮大者,败毒散。   羌独败毒散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防风荆芥广皮甘草川芎桢按:以上五条,皆外感腹痛,故另列于前。   [卷四:腹痛论] 内伤腹痛   【热积腹痛之症】身热腹热,烦躁不寐,时作时止,痛则汗出,或痛而作声,或痛而一泛即欲下痢,一利即止,此热积腹痛之症也。   【热积腹痛之因】或膏粱酒热,曰积于中,或心肝火动,煎熬于内,或多食过饱,停积发热,凡此皆热积腹痛之症也。   【热积腹痛之脉】右关滑数,肠胃积热。左关弦急,肝胆有火。热积内伏,脉反沉伏,按之良久,应指劈劈。   【热积腹痛之治】膏粱浓味者,枳壳川连汤。痛而欲痢,痢后稍减,片时复痛,承气汤选用。酒热成积者,栀连平胃散,加枳、葛。食积发热者,保和丸,加枳、连。右关洪数者,清胃汤。左关洪数者,龙胆泻肝汤。   枳壳川连汤   枳壳川黄连胸前满闷加砂仁末。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大便结加大黄、玄明粉。   承气汤   大黄枳壳浓朴芒硝   栀连平胃散   浓朴陈皮甘草山栀葛根熟苍术川连枳壳小便赤加木通、滑石。大便结加大黄、芒硝。胸满闷加砂仁、白蔻仁。目黄胆色   保和丸   山楂神曲半夏白茯苓莱菔子陈皮连翘积热重加川连。胸满闷加枳壳、浓朴。   清胃汤   升麻山栀甘草丹皮川黄连   龙胆泻肝汤   柴胡黄芩山栀知母天冬麦冬胆草人参甘草川黄连   [卷四:腹痛论] 内伤腹痛   【寒积腹痛之症】绵绵而痛,无增减,得热稍止,得寒更甚,身无热,小便清利,痛则下痢,此寒积腹痛之症也。   【寒积腹痛之因】真阳不足,身受寒邪,口伤生冷,胃阳不能腐熟消化,则寒积凝滞,不得宣行,而腹痛矣。   【寒积腹痛之脉】脉多沉迟,或见沉紧,或见沉弦,或见沉涩,寒冷太甚,脉至沉伏。   【寒积腹痛之治】脉沉迟,理中汤。脉沉紧者,豆蔻丸。脉沉弦者,建中汤。脉沉涩者   理中汤   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   豆蔻丸   青皮半夏麦芽神曲草豆蔻吴茱萸甘草益智仁   建中汤   见前风腹痛。   治中汤   即理中汤,加青皮、木香。   [卷四:腹痛论] 内伤腹痛   【食积腹痛之症】胸腹胀满,痛不欲食,嗳气作酸,痛而欲利,利后稍减,或一条扛起,手按则痛,此食积腹痛之症也。   【食积腹痛之因】饮食不节,或饥饱伤损,或饱时强食,或气食相凝,或临卧多食,皆成腹痛之症也。   【食积腹痛之脉】右关滑大,或见沉实。迟缓主寒,实数主热。食填太仓,脉乃促结。   食下肠胃,脉必数实。   【食积腹痛之治】胸胀腹痛,不能饮食,枳壳化滞汤。一条扛起,痛而欲利,承气汤选用。食在上脘,宜消不宜下,保和丸、枳术丸。热积应下,三承气汤;寒积应下,煮黄丸。   枳壳化滞汤   枳壳浓朴神曲陈皮麦芽莱菔子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