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97 页/共 100 页

导赤各半汤   见前。   [卷四:小便不利论] 外感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症】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汗出气短,恶风微肿,此寒湿相搏,小便不利也。少阴病,至四五日腹痛,其人或咳,或四肢重痛,或自下利,此寒湿内结。小便不利【阴寒小便不利之因】风寒湿邪,搏于经络,阴寒主闭,湿邪主塞,每多身痛,而小便不利。又有寒湿伤于少阴,阴寒上冲,则咳嗽,阴寒下结关元,则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脉】脉必濡缓,甚则濡迟。右脉濡迟,太阴寒湿。左脉濡迟,少阴寒【阴寒小便不利之治】太阴寒湿,甘草附子汤、术附汤。少阴水气者,真武汤。少阴阴   甘草附子汤   生甘草熟附子   术附汤   白术熟附子   真武汤   白茯苓白芍药生姜白术熟附子   四逆汤   干姜熟附子炙甘草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之症】喘咳面肿,气逆胸满,此肺与肠胃有热而小便不利,烦热闷躁,赤便闭,此心与小肠有热而小便不利。腰痛骨蒸,两足心热,此肾与膀胱有热而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之因】肺主通调水道,肠胃主传化水谷,上焦失清化之令,则不能下输膀胱,而小便不利。心与小肠为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不利。肾与膀胱主下部,司小便,二经有热,则下焦热结,而小便不利矣。   【热结小便不利之脉】右寸洪数,肺经有热。寸数连尺,大肠之热。寸数连关,肺胃皆热。左寸细数,心经之火。左寸大数,小肠之热。左尺细数,肾火之诊。左尺大数,膀胱结热【热结小便不利之治】肺经有热者,清肺饮、黄芩泻白散。大肠有热,黄连枳壳汤。胃热胱结热,车前木通汤。   清肺饮   桔梗黄芩山栀连翘天花粉玄参薄荷甘草   黄芩泻白散   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黄连枳壳汤   见湿热利。   清胃汤   见腹痛。   泻心汤   川黄连(三钱)甘草(二钱)   导赤各半汤   见前。   知柏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车前木通汤   车前子(三钱)木通(二钱)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偏渗小便不利之症】泄泻不止,水谷不分,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水全无,此水液偏渗于大肠也。   【偏渗小便不利之因】胃为仓廪之官,司纳水谷,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然必藉脾气冲和,乃能营运分利,苟脾元失职,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小肠水谷混浊不化,于是阑门之泌别不清,水谷偏走大肠,而小便不利矣。   【偏渗小便不利之脉】右关弦大,胃家之病。右关弦细,脾气有损。左寸偏弦,小肠之【偏渗小便不利之治】胃有痰饮者,二陈平胃散。胃火不清者,清胃汤。胃寒不能磨化者子汤。脾寒不能腐熟水谷,理中汤。中气衰弱,不能升降阴阳,补中益气汤。脾家有热,不能厘清降浊者,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   二陈平胃散   白茯苓半夏熟苍术浓朴陈皮甘草   清胃汤   见腹痛。   理中汤   人参白术炮姜甘草   导赤各半汤   见前。   木通枳壳汤   木通枳壳二味同煎。   四君子汤   见痢疾。   黄连戊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