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75 页/共 100 页

逍遥散   白术白芍药当归甘草柴胡陈皮   补肝散   山茱萸当归北五味山药黄枣仁川芎木瓜熟地白术独活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肾痹之症】即骨痹也。善胀,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此肾痹之症也。   【肾痹之因】《内经》云:或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或不慎房劳,精竭血燥,则筋骨失养,腰痛不举,而肾痹之症作矣。   【肾痹之脉】两尺细数,或见浮大。肾脉本沉,今反躁疾,水衰火动,肾痹之脉。   【肾痹之治】远行劳倦者,坎离丸。房劳精竭者,河车封髓丹。肾火上炎者,家秘滋肾丸。真阳不足者,八味丸料,溶鹿龟二胶为丸。真阴不足者,家秘天地煎。   坎离既济丸   见前肾痿。   河车封髓丹   天门冬熟地黄人参河车(一具)   家秘滋肾丸   黄柏(二两)知母(二两)肉桂(二钱)共为细末,玄武胶为丸。   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   家秘天地煎   天门冬怀地黄知母黄柏四味同煎三次,去渣冲玄武胶。收膏服。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脾痹之症】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泻,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此脾痹之症也。   【脾痹之因】脾为胃行津液,权主磨化,若饮食过多,饥饱失节,则脾气受损,失其健运,而脾痹之症作矣。   【脾痹之脉】脉见弦滑,脾虚停滞。若见空大,脾胃损伤。若见虚细,脾弱多痢。   【脾痹之治】脾虚不能磨化,枳术消痞丸。脾有停滞者,保和丸。脾虚失健运之机,四君子汤。大便不实,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枳术丸   白术陈枳实   保和丸   山楂神曲半夏白茯苓莱菔子陈皮连翘   四君子汤   见前腹胀。   异功散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   六君子汤   即异功散加半夏。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肠痹之症】数饮而小便不出,气窒小腹,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此肠痹之症也。   【肠痹之因】或饮水太过,或饮食有伤,中气乖张,壅塞闭逆,不得下顺,返而上冲,则喘争小便不利,水谷混于大肠,则飧泄,此肠痹之因也。   【肠痹之脉】六脉多弦,寸口脉弦,病在于肺。尺脉弦数,下部有热。左关沉弦,小腹气结。右关沉弦,病在中焦。寸沉尺浮,大肠飧泄。六脉沉迟,真阳内竭。   【肠痹之治】数饮,病在上,当清肺,知母石膏汤。小便不出,五苓散。气窒小腹,病下,青皮饮。中气喘争,枳壳汤。若有飧泄,当分利阴阳,四苓车前散。飧泄脉迟,异功散   知母石膏汤   治上焦消渴。   知母石膏麦冬竹叶桑白皮甘草   五苓散   见里热不得卧。   青皮饮   青皮大腹皮木通枳壳陈皮白芍药甘草   枳壳汤   枳壳苏梗桔梗陈皮甘草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