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 - 第 20 页/共 50 页

枣仁(二钱炒研) 牡蛎(四钱 炒) 茯苓(二钱) 广皮(一钱) 甘草(五分) 金毛狗脊(二钱去毛切片) 续断(二钱) 嫩桑枝(二两煎汤代水)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肝者缓其中。肝,血脏也,主筋者也。以四物加枣仁补血,以牡蛎、木瓜、甘草,柔之敛之缓之。以续断、毛脊、桑枝舒筋节,以茯苓、陈皮和脾而调气,肝之不足在其血,肝之失调在其气也。祖怡注。   卷二 劳伤   脾劳   脾劳者,或饮食不调,或行役劳倦,积久脾败,四肢倦怠,食少身热,行健汤主之。   行健汤   (自制)   黄 (二钱) 人参(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酒炒) 青蒿梗(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砂仁(一钱)料豆(三钱) 木香(五分) 大枣(二枚) 姜(三片)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从本来无方中,自出手眼立一方。用四君加黄 ,四物去芎、地,加料豆、蒿梗以佐归、芍,加香砂、陈皮以佐参、 、术、苓、草、姜、枣,调其营卫,亦所以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也。祖怡注。   卷二 劳伤   肾劳   肾劳者,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来苏汤主之。   来苏汤   (自制)   天冬(二钱) 麦冬(二钱) 生地(三钱) 熟地(三钱) 南沙参(三钱)   北沙参(三钱) 白芍(一钱) 赤芍(一钱) 沙苑(三钱) 贝母(二钱)   磁石(四钱) 杜仲(三钱) 茜草根(二钱) 牛膝(二钱) 杏仁(三钱) 莲子(十粒去心)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肾者益其精。精,水也,而畏火,火动则精不安其宅,而肾劳起矣。所以欲补其精,必须先制其火;所谓制其火,非知、柏苦寒泻火之谓,乃壮水以配火也,二地、二冬、南沙参、北沙参,所以壮水;二芍所以清心肝;杜仲、沙苑、磁石所以补肾固精而纳气;贝母、杏仁所以宣心肺;茜草、牛膝所以使上行之血下降;而莲子则所以安静上下君相火邪,而交心肾也。水旺火平,水火既济,而未去之精可安,已去之精可再生也。五劳补方,不用一味助火药,以劳字上半有二火字在焉。祖怡注。   卷二 劳伤   虚劳最重脾肾论   五脏六腑,化生气血;气血旺盛,营养脏腑。虚劳内伤,不出气血两途。治气血虚者,莫重于脾肾。水为天一之元,气之根在肾;土为万物之母,血之统在脾。气血旺盛,二脏健康,他脏纵有不足,气血足供挹注,全体相生,诸病自已。人苟劳心纵欲,初起殊不自知,迨至愈劳愈虚,胃中水谷所入,一日所生之精血,不足以供一日之用,于是营血渐耗,真气日亏,头眩耳鸣,心烦神倦口燥咽干,食少短气,腰酸足软,种种俱见,甚则咳呛失音,吐血盗汗,而生命危矣。孙思邈云补脾不如补肾,许叔微谓补肾不如补脾,盖两先哲深知两脏为人生之根本,有相资之功能,其说似相反,其旨实相成也。救肾者必本于阴血,血主濡之,主下降,虚则上升,当敛而降之。救脾者必本于阳气,气主 之,主上升,虚则下陷,当举而升之。近人治虚劳,不是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就是以大造丸用龟版、黄柏,一派阴寒腥浊性味,将置脾胃生长之气于何地,不是在补养气血,而是在败坏气血。因立两法以救其弊。   阴虚火动,皮寒骨蒸,食少痰多,咳嗽短气,倦怠焦烦,新定拯阴理劳汤主之。   人参(一钱) 甘草(五分) 麦冬(二钱) 五味(三分)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 生地(二钱) 丹皮(二钱) 苡仁(三钱) 橘红(一钱) 莲子(十粒)   阳虚气耗,倦怠懒言,行动喘急,表热自汗,心中烦躁,偏身作痛,新定拯阳理劳汤主之。   人参(一钱) 黄 (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七分)   当归(一钱五分) 五味(四分) 陈皮(一钱) 生姜(二片) 红枣(二枚)   此一论二方,乃先生晚年所作,同是补肾补脾,而与五劳脾肾两方不同,为吾家所珍藏,而未经刊布者。祖怡注。   卷二 劳伤   喜伤   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浮于外,经脉弛纵,建极汤主之。   建极汤   (自制)   天冬(二钱) 琥珀(一钱) 辰砂(五分) 五味(五分) 枣仁(二钱炒研)   黄(二钱) 人参(二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丹参(二钱) 柏仁(二钱) 红枣(十枚) 姜(三片)   此方与心劳同,用天冬、参、 、归、芍、丹参、柏仁,而去河车、茯神、远志、莲子,加琥珀、辰砂、五味、枣仁、姜、枣。当然以琥珀、辰砂、人参、丹参安镇心神为主,以黄 、五味、枣仁、白芍固表敛汗为辅。以喜则神越而汗泄,有暴脱之可能也。大喜暴脱,服药不及,事所恒有;神凝则气聚,气聚即不患其脱矣。以天冬滋水而降火,当归、柏仁养心血,姜、枣调营卫,使心气镇静,心血充沛,君主无为,而皇建其有极矣。祖怡注。   卷二 劳伤   怒伤   怒甚则胁痛,郁极则火生,心烦意躁,筋节不利,入夜不寐,冲和汤主之。   冲和汤   (自制)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枣仁(二钱炒研) 山萸肉(二钱) 当归(二钱) 人参(二钱)   茯神(二钱) 甘草(五分) 沙苑蒺藜(三钱) 红枣(五枚) 橘饼(四钱)   郁怒伤肝,大都肝血必虚。此方以枣仁、白芍、萸肉敛肝体,以甘草、红枣缓肝用,以人参、茯神、枣仁安心,沙苑、萸肉益肾。肾能生肝,肝能生心,生我我生,一齐顾到。且沙苑、橘饼,补中有疏,血充气通,木可平而肝可舒矣。肝能藏魂,尚何不寐之有!祖怡注。   卷二 劳伤   忧伤   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萱草忘忧汤主之。   萱草忘忧汤   (自制)   桂枝(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郁金(二钱) 合欢花(二钱) 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 贝母(二钱) 茯神(二钱) 柏仁(二钱) 金针菜(一两煎汤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