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22 页/共 603 页
叶氏《摘玄方》)瘰 已破: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日日敷之。(谈野翁方)痘疮不收:墙上白螺蛳壳,洗净 研,掺之。(《医方摘要》)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蓼螺
(《拾遗》)【集解】藏器曰:蓼螺生永嘉海中。味辛辣如蓼。
时珍曰:按:《韵会》云:蓼螺,紫色有斑文。今宁波出泥螺,状如蚕豆,可代充海错
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飞尸游蛊,生食之。浸以姜、醋,弥佳(藏器)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寄居虫
(《拾遗》)【释名】寄生虫。
【集解】藏器曰:陶注蜗牛云:海边大有,似蜗牛,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人。按:寄居在螺壳间,非螺也。候螺蛤开,即自出食。螺蛤欲合,已还壳中。海族多被其寄。又南海一种似蜘蛛,入螺壳中,负壳而走。触之即缩如螺,火炙乃出。一名时珍曰:按孙 云:寄居在龟壳中者名曰【气味】缺。
【主治】益颜色,美心志(弘景)。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海月
(《拾遗》)【释名】玉珧(音姚)、江珧、马颊、马藏器曰:海月,蛤类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煮时犹变为水。
时珍曰:马甲、玉珧皆以形色名。万震赞云“厥甲美如珧玉”,是矣。
【集解】时珍曰:刘恂《岭表录异》云: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常死海旁。其柱如搔头尖,其甲美如玉。段成式《杂俎》云:玉珧形似蚌,长二三寸,广五寸,上大下小。壳中柱炙蚌稍大,肉腥韧不堪。惟四肉柱长寸许,白如珂雪,以鸡汁瀹食肥美。过火则味尽也。
【气味】甘、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下气,调中利五脏,止小便。消腹中宿物,令人易饥能食。生姜、酱同食之(藏器)。
【附录】海镜 时珍曰:一名镜鱼,一名琐 ,一名膏药盘,生南海。两片相合成形,壳圆如镜,中甚莹滑,映日光如云母。内有少肉如蚌胎。腹有寄居虫,大如豆,状如蟹。海镜饥则出食,入则镜亦饱矣。郭璞赋云“琐 腹蟹,水母目虾”,即此。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海燕
(《纲目》)【集解】时珍曰:海燕出东海。大一寸,状扁面圆,背上青黑,腹下白脆,似海螵蛸,有纹如蕈茵。口在腹下,食细沙。口旁有五路正勾,即其足也。《临海水土记》云:阳遂足,生海中。背青黑,腹白,有五足,长短大小皆等,不知头尾所在。生时体软,死即干脆。
即此物也。《临海异物志》载:燕鱼长五寸,阴雨则飞起丈余,此或同名者也。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阴雨发损痛,煮汁服,取汗即解。亦入滋阴药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郎君子
(《海药》)【集解】 曰:中,雌雄相逐,逡巡便合,即下卵如粟状者,真也。亦难得之物。
时珍曰:顾 《海槎录》云:相思子状如螺,中实如石,大如豆。藏箧笥积岁不坏。若置醋中,即盘旋不已。按此即郎君子也。
【气味】缺。
【主治】妇人难产,手把之便生,极验。
禽部第四十七卷
李时珍曰:二足而羽曰禽。师旷《禽经》云:羽虫三百六十,毛协四时,色合禽岩栖,原鸟地处。林鸟朝嘲,水鸟夜 。山禽 短而尾修,以尾 ,或以睛睨,或以声音,或合异类(雉、孔与蛇交之类)。其生也,或以翼孚卵,或以同气变(鹰化鸠之类)。或以异类化,(田鼠噫!物理万殊若此,学人其可不致知乎?五鸠九扈,少 取以名官。雄雉鸱 ,诗人得之观感。
厥旨微矣。不妖夭,不巢。
圣人之于物也,用舍仁杀之意,夫岂徒然哉?记曰:天产作阳。羽类则阳中之阳,大抵多养阳。于是集其可供庖药及毒恶当知者,为禽部,凡七十七种。分为四类:曰水,曰原,曰林,曰山。旧本禽部三品,共五十六种。今并入一种,自兽部移入一种,虫部移入一种,有名未用移入一种。
《神农本草经》四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一草》二种(唐苏恭) 《本草张鼎) 《开宝本草》一种一种纲目》五种(明李时珍)附注:魏李当之《药录》 《吴普本草》 宋雷 《炮炙》 齐权《药性》 萧炳《四声》 唐李 《海药》 孙思邈《千金》 杨陈士良《食性》 蜀韩保升《重注》 宋寇宗 《衍义》 唐慎微张元素《珍珠囊》 元李杲《法象》 王好古《汤液》 吴瑞《日用》 朱震亨《补遗》 明徐用诚《发挥》 宁源《食鉴》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水禽类二十三种)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鹤
(宋《嘉 》)【释名】仙禽(《纲目》)、胎禽。
时珍曰:鹤字,篆文象翘首短尾之形。一云白色 ,故名。
八公《相鹤经》云: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
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集解】禹锡曰:鹤有玄有黄,有白有苍。入药用白者,他色次之。
时珍曰:鹤大于鹄,长三尺,高三尺余,喙长四寸。丹顶赤目,赤颊青脚、修颈凋尾,粗膝纤指。白羽黑翎,亦有灰色、苍色者。尝以夜半鸣,声唳云霄。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声交而孕。亦啖蛇虺,闻降真香烟则降,其粪能化石,皆物类相感也。按:《相鹤经》云:鹤,阳鸟也,而游于阴。
年羽翮具又七年飞薄云汉,又七年舞应节,又七年鸣中律,又七年大毛落, 毛生,或白如雪,或琰云:龟鹤能运任脉,故多寿。无死气于中也。鹤骨为笛,甚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