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45 页/共 603 页
吐血不止:红锦三寸烧灰,水服。(《圣惠方》)上气喘急:故锦一寸烧灰,茶服神效。(《普济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绢
(《纲目》)【释名】时珍曰:绢,疏帛也。生曰绢,熟曰练。入药用黄丝绢,乃蚕吐黄丝所织,非染色也。
【主治】黄丝绢:煮汁服,止消渴,产妇脬损,洗痘疮溃烂。烧灰,止血痢、下血、吐血、血崩。(时珍)绯绢:烧灰,入疟药。(时珍)【附方】新三。
妇人血崩:黄绢灰五分,棕榈灰一钱,贯众灰、京墨灰、荷叶灰各五分,水、酒调服,即止。(《集简方》)产妇脬损:小便淋沥不断。黄丝绢三尺,以炭灰淋汁,煮至极烂,清水洗净。入黄蜡半两效,名固脬散。又方:产时伤脬,终日不小便,只淋湿不断。用生丝黄绢一尺,白牡丹根皮末、白芨末各一钱,水二碗,煮至绢烂如饧,服之。不宜作声。(《妇人良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帛
(《拾遗》)【释名】时珍曰:素丝所织,长狭如巾,故字从白巾。浓者曰缯,双丝者曰缣。后人以染丝造之,有五色帛。
【主治】绯帛:烧研,敷初生儿脐未落时肿痛,又疗恶疮疔肿,诸疮有根者,入膏用为上。仍以掌大一片,同露蜂房、棘刺钩、烂草节、乱发等分烧研,空腹服,饮下方寸匕(藏器)。主坠马及一切筋骨损(好古)。烧研,疗血崩,金疮出血,白驳风(时珍)。
五色帛:主盗汗,拭干讫,弃道头(藏器)。
【附方】新一。肥脉瘾疹:曹姓帛拭之愈。(《千金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布
(《拾遗》)【释名】时珍曰:布有麻布、丝布、木绵布。字从手,从巾,会意也。
【主治】新麻布:能逐瘀血,妇人血闭腹痛、产后血痛。以数重包白盐一合, 研,温酒服之。旧麻布:同旱莲草等分,瓶内泥固 研。日用揩齿,能固牙乌须(时珍)。
白布:治口唇紧小,不能开合饮食。不治杀人。作大炷安刀斧上,烧令汗出,拭涂之,日三五度。仍以青布烧灰,酒服(时珍)。青布:解诸物毒,天行烦毒,小儿寒热丹毒,并水渍取汁饮之。浸汁和生姜汁服,止霍乱。烧灰,敷恶疮经年不瘥者,及灸疮止血,令不伤风、水。烧烟,熏嗽,杀虫,熏虎野狼咬疮,能出水毒。入诸膏药,疗疔肿、狐尿等恶疮(藏器)。烧灰酒服,主唇裂生疮口臭。仍和脂涂之,与蓝靛同功(时珍)。
【附方】旧二,新六。
恶疮防水:青布和蜡烧烟筒中熏之,入水不烂。(陈藏器《本草》)疮伤风水:青布烧烟于器中,以器口熏疮,得恶汁出,知痛痒,瘥。(陈藏器《本草》)疮溃烂:陈艾五钱,雄黄二钱,青布卷作大炷,点火熏之。热水流数次愈。(邓笔峰《杂兴方》。
霍乱转筋:入腹,无可奈何者。以酢煮青布,拓之。冷则易。(《千金方》)伤寒阳毒狂乱甚者:青布一尺,浸冷水,贴其胸前。(《活人书》)目痛碜涩不得瞑:用青布炙热,以时熨之,仍蒸大豆作枕。(《千金方》)病后目赤有方同上:《千金方》:用冷水渍青布掩之,数易。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绵
(《拾遗》)【集解】时珍曰:古之绵絮,乃茧丝缠延,不可纺织者。今之绵絮,则多木绵也。入药仍用丝绵。
【主治】新绵:烧灰,治五野鸡病,每服酒二钱。衣中故绵絮:主下血,及金疮出血不止,以一握煮汁服(藏器)。绵灰:主吐血衄血,下血崩中,赤白带下,疳疮脐疮, 耳(时珍)。
【附方】新十。
霍乱转筋腹痛:以苦酒煮絮裹之。(《圣惠方》)吐血咯血:新绵一两(烧灰),白胶(切片,炙黄)一两。每服一钱,米饮下。(《普济方》)吐血衄血:好绵烧灰,打面糊,入清酒调服之。(《普济方》)肠风泻血:破絮(烧灰)、枳壳(麸炒)等分,麝香少许,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圣惠方》)血崩不止:好绵及妇人头发共烧存性,百草霜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或加棕灰。
东垣方:用白绵子、莲花心、当归、茅花、红花各一两,以白纸裹定,黄泥固济,烧存性,为末。每服一钱,入麝香少许,食前好酒服。《乾坤秘韫》:用旧绵絮(去灰土)一斤,新五气结淋病不通:用好绵四两(烧灰),麝香半分。每服二钱,温葱酒连进三服。(《圣惠方》)脐疮不干:绵子烧灰,敷之。(傅氏《活婴方》)耳出汁:故绵烧灰,绵裹塞之。(《圣惠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裆
(《拾遗》)【释名】裤(《纲目》)、犊鼻(《纲目》)、触衣(《纲目》)、小衣。
时珍曰: 亦作 ,亵衣也。以浑复为之,故曰 。其当隐处者为裆,缝合者为裤,短者为犊鼻。犊鼻,穴名也,在膝下。
【主治】洗 汁:解毒箭并女劳复(《别录》)。阴阳易病,烧灰服之。并取所交女人衣裳覆之(藏器)。主女劳疸,及中恶鬼忤(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张仲景云:阴阳易病,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 散主之。取中 近隐处烧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男用女,女用男。
成无己解云:此以导阴气也【附方】新四。
金疮伤重被惊者:以女人中衣旧者,炙裆熨之。(李筌《太白阴经》)胞衣不下:以本妇 覆井上。或以所着衣笼灶上。(《千金方》)房劳黄病:体重不眠,眼赤如朱,心下块起若瘕,十死一生。宜先烙上脘及心俞,次烙舌下,灸关元,下廉百壮。以妇人内衣烧灰,酒服二钱。(《三十六黄方》)中鬼昏厥,四肢拳冷,口鼻出血。用久污溺衣烧灰。每服二钱,沸汤下。男用女,女用男【附录】月经衣 见人部天癸下。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汗衫
(《纲目》)【释名】中单(《纲目》)、 裆、羞袒。
时珍曰:古者短襦为衫,今谓长衣亦曰衫矣。王睿《炙毂子》云:汉王与项羽战,汗透中单,改名汗衫。刘熙《释名》云:汗衣《诗》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故衣此尔。又前当胸,后当背,故曰 裆。
【主治】卒中忤恶鬼气,卒倒不知人,逆冷,口鼻出清血,或胸胁腹内绞急切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或吐血衄血。用久垢汗衫烧灰,百沸汤或酒服二钱。男用女,女用男。
中衬衣亦可(时珍)。
【附方】新一。
小儿夜啼:用本儿初穿毛衫儿,放瓶内,自不哭也。(《生生编》)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孝子衫
(《拾遗》)【释名】时珍曰: 麻布所为者。
【主治】面 ,烧灰敷之(藏器)。帽:主鼻上生疮,私窃拭之,勿令人知(时珍)。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病患衣
(《纲目》)【主治】天行疫瘟。取初病患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