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89 页/共 603 页

安息香   (《唐本草》)【释名】时珍曰:此香辟恶,安息诸邪,故名。或云:安息,国名也。梵书谓之拙贝罗香。   【集解】恭曰:安息香出西戎。状如松脂,黄黑色,为块。新曰:生南海波斯国,树禹锡曰: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安息香树出波斯国,呼为辟邪树。长二、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时珍曰:今安南、三佛齐诸地皆有之。《一统志》云:树如苦楝,大而且直。叶似羊桃而长。木心有脂作香。叶廷 《香录》云:此乃树脂,形色类胡桃瓤。不宜于烧,而能发众香,故人取以和香。今人和香有如饧者,谓之安息油。机曰:或言烧之能集鼠者为真。   【气味】辛、苦,平,无毒。   【主治】心腹恶气,鬼疰(《唐本》)。邪气魍魉,鬼胎血邪,辟蛊毒,霍乱风痛,男子遗精,暖肾气,妇人血噤,并产后血晕(大明)。妇人夜梦鬼交,同臭黄合为丸,烧熏丹穴,永断(李 )。烧之,去鬼来【附方】新四。猝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研末,沸汤服半钱。(危氏《得效方》)小儿肚痛,曲脚而啼:安息香丸:用安息香(酒蒸成膏)。沉香、木香、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为末。以膏和,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着一铜版片隔之,安香于上烧之,以瓶口对痛处熏之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苏合香   (《别录》上品)【释名】时珍曰:按:郭义恭《广志》云:此香出苏合国,因以名之剑。   【集解】《别录》曰:苏合香出中台川谷。   恭曰:今从西域及昆仑来,紫赤色,与紫真檀相似,坚实极芳香,惟重如石,烧之灰白者好。   颂曰:今广州虽有苏合香,但类苏木,无香气。药中只用如膏油者,极芬烈。陶隐居以为狮子矢者,亦是指此膏油者言之尔。《梁书》云:中天竺国出苏合香,是诸香汁煎成,非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国人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者,不大香也。然则广南货者,其经煎煮之余乎?今用如膏油者,乃合治成者尔。   无滓者为上。叶廷 《香谱》云: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皆类笃耨香。沈括《笔谈》云:今之苏合香赤色如坚木,又有苏合油如 胶,人多用之。而刘梦得《传信方》言:苏合香多薄叶,子如金色,按之即少,放之即起说,亦是油也,不必致疑。   【正误】弘景曰:苏合香俗传是狮子屎,外国说不尔。今皆从西域来,亦不复入药,惟供合好香尔。   恭曰:此是胡人诳言,陶不悟也。   藏器曰:苏合香色黄白,狮子屎色赤黑,二物相似而不同。狮子屎极臭。或云:狮子屎是西国草木皮汁所为,胡人将来,欲贵重之,故饰其名尔。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辟恶,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魇。久服,通神明,轻身长年(《别录》)。   【发明】时珍曰: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脏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按:沈括《笔谈》云:太尉王文正公气羸多病。宋真宗面赐药酒一瓶,令空腹饮之,可以和气血,辟外邪。   公饮之,大觉安健。次日称谢。上曰:此苏合香酒也。每酒一斗,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极能调和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兴,则宜饮一杯。自此臣庶之家皆仿为之,此方盛行于时。其方本出唐玄宗《开元广济方》,谓之白术丸。后人亦编入《千金》、《外台》,治疾有殊效。   【附方】新二。   苏合香丸: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猝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疟,赤白暴痢,瘀血月闭, 癖疔肿,小儿惊痫客忤,大人中风、中气、狐狸等病。用苏合油一两,安息香末二两,以无灰酒熬成膏,入苏合油内。白术、香附子、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丁香、麝香、荜茇、诃梨勒(煨,去核为末,以香膏加炼蜜和成剂,蜡纸包收。每服旋丸梧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儿一丸。(《惠民和剂局方》)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水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詹糖香   (《别录》上品)【释名】时珍曰:詹言其粘,糖言其状也。   【集解】弘景曰:出晋安、岑州。上真淳者难得,多以其皮及蠹虫屎杂之,惟软者为佳。   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入药。   恭曰:詹糖树似橘。煎枝叶为香,似沙糖而黑。出交广以南,生晋安。近方多用之。   时珍曰:其花亦香,如茉莉花香气。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别录》)。治恶核恶疮和胡桃、青皮捣,涂发令黑如漆(时珍)。   【附录】结杀 藏器曰:结杀生西国,树之花也,极香。同胡桃仁入去头风白屑,生发。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笃耨香   (《纲目》)【释名】【集解】时珍曰:笃耨香出真腊国,树之脂也。树如松形,其香老则溢出,色白而透明者名白笃耨,盛夏不融,香气清远。土人取后,夏月以火炙树,令脂液再溢,至冬乃凝,复收之。其香夏融冬结,以瓠瓢盛,置阴凉处,乃得不融。杂以树皮者则色黑,名黑笃耨,为下品。   【气味】缺【主治】面黧 。同白附子、冬瓜子、白芨、石榴皮等分,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敷之。久则面莹如玉(时珍)。   【附录】胆八香 时珍曰:胆八树生交趾、南番诸国。树如稚木犀。   叶鲜红,色类霜枫。其实压油和诸香 之,辟恶气。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龙脑香   (《唐本草》)【释名】片脑(《纲目》)、羯婆罗香(《衍义》),膏名婆律香。   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   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之羯恭曰: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   【集解】恭曰:龙脑香及膏香出婆律国。树形似杉木。脑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或云:子似豆蔻,皮有错甲,即杉脂也。今江南有杉木,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之无实也。   颂曰:今惟南海番舶贾客货之。南海山中亦有之。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围,如积年杉木状,旁生枝,其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也。   膏即根下清液,谓之婆律膏。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龙脑香树名固不婆律,无花实。   其树有其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两说大同小异。唐天宝中交趾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   彼人云:老树根节方有之,然极难得。禁中呼为瑞龙脑,带之衣衿,香闻十余步外,后不复有此。今海南龙脑,多用火 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片,曰:是西海波律国波律树中脂也,状如白胶香。其龙脑油本出佛誓国,从树取之。   曰:《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吒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树,干如松株而叶异亦异。湿时无香,木干之后,循理析之,中有香,状类云母,色如冰雪,即龙脑香也。   曰:龙脑香,南番诸国皆有之。叶廷损动者,则有香。若损动,则气泄无脑矣。土人解作板,板缝有脑出,乃劈取之。大者成片如花瓣,清者名脑油。《江南异闻录》云:南唐保大中璃瓶中,少顷滴沥成水,香气馥烈,大补益元气。按:此浆与脑油稍异,盖亦其类尔。《宋史》熙宁九年,英州雷震,一山梓树尽枯,中皆化为龙脑。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