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88 页/共 603 页

野火丹毒自两足起:乳香末,羊脂调涂。(《幼幼新书》) 疡风驳:薰陆香、白蔹同研,日日揩之。并作末,水服。(《千金方》)。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没药   (宋《开宝》)【释名】末药。   时珍曰:没、末皆梵言。   【集解】志曰:没药生波斯国。其块大小不定,黑色,似安息香。   颂曰: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木之根株皆如橄榄,叶青而密。岁久者,则有脂液流滴在地下,凝结成块,或大或小,亦类安息香。采无时。   曰:按:徐表《南州记》云:是波斯松脂也。状如神时珍曰:按:《一统志》云:没药树高硕如松,皮浓一、二寸。采时掘树下为坎,用斧伐其皮之误尔。所谓神香者,不知何物也?【修治】同乳香。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诸恶疮痔漏,猝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开破症瘕宿血,损伤瘀血,消肿痛(大明)。心胆虚,肝血不足(好古)。堕胎,及产后心腹血气痛,并入丸散服(李 )。   【发明】权曰:凡金刃所伤,打损 跌、坠马调服。推陈致新,能生好血。   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 跌,皆伤经络,气血不行,瘀壅作肿痛也。   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附方】旧三,新六。   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为末)三两。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图经本草》)筋骨损伤:米粉四两(炒黄),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之。(《御药院方》)金刃所伤未透膜者: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子小便半盏,酒半盏,温化服之。为末亦可。(《奇效良方》)。   小儿盘肠气痛:没药、乳香等分。为末。以木香磨水煎沸,调一钱服,立效。(汤氏《婴孩宝书》)。   妇人腹痛,内伤 刺:没药末一钱,酒服便止。(《图经本草》)妇人血晕:方同上。   产后恶血:没药、血竭末各一钱,童子小便、温酒各半盏,煎沸服,良久再服。恶血自下,更不生痛。(《妇人良方》)女人异疾:女人月事退出,皆作禽兽之形,欲来伤人。先将绵塞阴户,乃顿服没药末一两,白汤调下,即愈。(危氏方)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骐竭   (《唐本草》)【释名】血竭。   时珍曰:骐 亦马名也。此物如干血,故谓之血竭。曰骐 者,隐之也。旧与紫 同条,紫乃此树【集解】恭曰:骐 竭树名渴留,紫 树名渴廪,二物大同小异。   志曰:二物同条,功效全别。紫 色赤而黑,其叶大如盘, 从叶上出。骐 竭色黄而赤,从木中出,如松脂。   曰:按:《南越志》云:骐 竭,是紫 树之脂也。欲验真伪,但嚼之不烂如蜡者为上。   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无时。旧说与紫 大都相类,而别是一物,功力亦殊。 曰:凡使勿用海母血,真相似,只是味咸并腥气。骐 竭味微咸、甘,似栀子气也。时珍曰:骐 竭是树脂,紫 是虫造。按:《一统志》云:血竭树略如没药树,其肌赤色。采法亦于树下掘坎,斧伐其树,脂流于坎,旬日取之。多出大食诸国。今人试之,以透指甲者为真。   独孤滔《丹房镜源》云:此物出于西胡,禀荧惑之气而结。以火烧之,有赤汁涌出,久而灰不变本色者,为真也。   【修治】 曰:凡使先研作粉,筛过入丸、散中用。若同众药捣,则化作尘飞也。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心腹猝痛,金疮血出,破积血,止痛生肉,去五脏邪气(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补虚,并宜酒服益阳精,消阴滞气(《太(大明)。散滞血诸痛,妇人血【发明】时珍曰:骐 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矣。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者也。   【附方】旧二,新十。   白虎风痛走注,两膝新久香港脚:血竭、乳香等分,同研连面捣,丸梧桐子大。每温酒服三十丸。忌生冷。(《奇效方》)。   慢惊螈 :定魄安魂,益气。用血竭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成剂,火炙熔丸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用人参汤。(《御药院方》)。   鼻出衄血: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血痔肠风:血竭末,敷之。(《直指方》)。   金疮出血:骐 竭末,敷之立止。(《广利方》)。   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医林集要》)。   产后血晕,不知人及狂语:用骐 竭一两,研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太平圣惠方》)。   收敛疮口:血竭末一字,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同研。津调涂之。(究原方)。   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嵌甲疼痛:血竭末,敷之。(《医林集要》)腹中血块:血竭、没药各一两,滑石(牡丹皮同煮过)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质汗   (宋《开宝》)【释名】时珍曰:汗音寒,番语也。   【集解】藏器曰:质汗出西番,煎柽乳、松泪、甘草、地黄并热血成之。番人试药,以小儿断一足,以药纳口中,将足踏之,当时能走者良。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金疮伤折,瘀血内损,补筋肉,消恶血,下血气,妇人产后诸血结,腹痛内冷不下食。并以酒消服之,亦敷病处(藏器)。   【附方】新一。   室女经闭,血结成块,心腹攻痛。质汗、姜黄、川大黄(炒)各半两,为末。每服一钱,温水下。(《圣济总录》)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