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 第 48 页/共 63 页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酸、涩,性寒,无毒。
生用捣汁含漱,能治咽喉剧痛。
若稍稍咽下,尚无不可,多则不宜。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甘、微咸,无毒。入肺、胃、大肠三经。
外用作散,清咽喉口舌。内服小量,治痰火上炎。
将半熟西瓜,留至冬至日。切一小口,纳入元明粉半斤,仍以切开之皮作盖,封悬透风之处,待其吐霜,频频扫下备用。也可加冰片十分之一,同研细,吹患处。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辛、苦,性寒。
清凉解毒、取汁外用。耳窍红肿,耳底胀痛。
此草外治耳患有良效。但须洗净,捣汁用。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苦,性涩。
生肌收涩,生津化痰。一任金疮牙烂,尽教痔肿阴疳。
口疮以蓬砂等分,研匀搽之有效。又能定痛生肌,故外科急需之。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见食疗)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甘,性温。
小儿壮热,煎汤浴之。
此《日华诸家本草》之经验也。用之确有良效。又《名医别录》云:“和葛粉揩热痱疮良。”可见此皮叶宜于外治。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甘、咸,性寒。
腰足折伤,风痹香港脚。醋拌炒熟,熨之外治、汗出为度,加温互易。
此物农村得之甚易,乃平和无害之法,其效甚佳。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甘、辛,性平,有毒。
口眼不正,疮毒肿浮。头风香港脚,瘰疠丹瘤。胞衣不下,子肠不收。
如前诸症,皆从外治,不经内服,以其长于吸收,能拔病气出外。凡服蓖麻,一生不得食豆,犯之甚者能胀死。
第四卷\外治
(一)植物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破症积,辛散温行,内外同施。除邪气,杀虫化蛊。实者投之。
臭烈殊常,故杀蛊辟恶,辛则能散,温则能行,故消积化蛊。
人之血气,闻香则顺,闻臭则逆;故凡虚人,虽有痞积,不可轻用。当先养胃气,胃强则坚积渐磨而消矣。经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盖重视于根本者乎。
制成膏药,外贴化痞积,平稳可取。
第四卷\外治
(二)动物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经。忌大蒜。微研。
作外治,用途甚广;若内服,多入丸丹。开窍通经,穿筋透骨。理客忤,治惊痫。杀虫蛊,去风痰。搜秽辟邪,催生堕胎。救卒中之内闭,消僵肿之疽瘿。
走窜飞扬,内透骨髓,外彻皮毛。东垣云:“搜骨髓之风,风在肌肉者,误用之,反引风入骨。证属虚者,概勿施用,必不得已亦宜少用”。李时珍谓其通诸窍。王好古谓其疗鼻窒不闻香臭。痨怯人及孕妇,不宜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