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第 302 页/共 321 页

五福化毒丹(七六)治咽喉牙口疮毒肿痛,并小儿一切热毒疮疖,惊惕烦躁,口舌生疮,夜卧不宁等证。   玄参桔梗(各二两半)茯苓(三两半)人参牙硝青黛(各一两)甘草(七钱半)   麝香(少许)金箔(二十片)   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若痘毒上攻,口齿生疮,以生地黄汁化服,及用鸡翎扫敷患处。   夺命丹(七七)治疔疮发背等证,或麻木,或呕吐,重者昏愦。此药服之,不起者即起,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愦者即苏,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有夺命之功,乃恶证中之至宝也。   蟾酥(酒化)轻粉麝香(各五分)枯矾寒水石()铜绿乳香没药(各一钱)   朱砂(三钱)蜗牛(二十个,另研,无亦可)   上为末,用蜗牛或酒糊捣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温酒、葱汤下。或用葱白三四寸,病者自嚼烂吐于手心,包药在内,用热酒和葱送下,如人行五七里,汗出为效。重者再服一二丸,或外用一丸入疮孔内,以膏药贴之。   飞龙夺命丹(七八)治一切疔疮毒疮,出汗则愈,神效。   干蟾酥(二钱,乳化)没药硼砂寒水石()雄黄(各三钱)乳香朱砂血竭(嚼成饼者真)枯矾(各一钱)轻粉冰片(各五分)蜈蚣(一条去头,酒浸焙干)   蜗牛(四十九个,研为膏,或无亦可)   上各研为细末,取蜗牛、蟾酥研匀,入诸末熟杵丸,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四五丸,嚼葱白一口,吐在手心,将药包葱内,用温酒吞下,须臾汗出,或少吐泻,毒即解。   立斋曰:前回生丹乃悍攻毒之剂也,盖无经不至,无气不动者。后夺命丹尚缓。若食一切禽畜毒物,及疮脉浮紧细数,毒蓄在内,并恶毒证,凡宜汗吐者,当用前丹有神效。   若老弱之人,或疮毒稍轻者,宜用后丹,或更以隔蒜灸之为良。   回生丹(七九)李颐颜先生口授,非泛常之药,万宝之秘,专治一切疔毒,并有神效。   金脚信明砂明乳香半夏上红丹(各五分)巴豆肉(不去油)明雄黄大南星南硼砂(各一钱)大斑蝥(十五个,去头足翅)   上为细末,旋取蟾酥和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好酒下,看疮生上下,食前后服,能饮者至醉为佳。凡肿毒失治,毒瓦斯入腹,用此药能起死回生,服药后吐泻俱作乃苏。   通气散(八十)治时毒肿甚,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玄参(一钱半)牙皂川芎(各一钱)藜芦(五分,一方无此)羊踯躅花(二钱半)   上为末,用纸捻蘸少许入鼻内,取嚏为度。按:此方止用皂角、川芎、北细辛三味即可,亦不必藜芦踯躅之毒品也。总不若通关散为妙,方在因阵九十八。   栀子仁汤(八一)方在寒阵十九。治发热狂躁,咽喉肿痛。   六味栀子仁汤(八二)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脉沉数。   山栀(炒)枳壳大黄(煨)升麻牛蒡子(炒)郁金(等分)   上水煎服。或为细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清肝益营汤(八三)治肝、胆、小肠经风热血燥,筋挛结核,或耳项胸乳胁肋作痛,并一切肝火之证。   山栀当归木瓜(不犯铁)茯苓(各一钱)柴胡芍药(炒)川芎(各七分)   龙胆草(八分)白术(二钱)熟地(一钱半)炙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服。   清心汤(八四)治疮疡肿痛,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上方即防风通圣散,每料加黄连五钱,每剂用一两,水煎服。方在攻阵十六。   济阴汤(八五)治疡毒纯阳,肿痛发热。   连翘(二钱)山栀(炒)黄芩(炒)黄连(炒)甘草(各一钱)芍药(一钱半)牡丹皮(一钱二分)   金银花(三钱)   水煎服。大便若秘,量加大黄。   地骨皮散(八六)治疮疡气虚内热,烦渴不宁。   人参黄生地黄地骨皮柴胡(各一钱半)白茯苓石膏()知母(各一钱)   水、姜、煎服。   一味苦参丸(八七)治一切痈疽毒疮,肿作痛,或烦躁。   苦参不拘多少为末。   上用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钱,温酒下。   (陈氏)苦参丸(八八)治遍身瘙痒,癣疥疮疡。   苦参(四两)玄参黄连大黄独活枳壳防风(各二两)黄芩栀子菊花(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食后茶酒任下三四十丸,日三服。   五利大黄汤(八九)治时毒肿赤痛,烦渴便秘,脉实而数。   大黄(煨)黄芩升麻(各二钱)芒硝栀子(各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六分。空心热服。   清凉饮(九十)治痈疡热毒炽盛,大便秘结。此即前连翘消毒散。   连翘(一两)大黄山栀子薄叶黄芩(各五钱)甘草(一两半)朴硝(二钱半)   上每服一两,水煎服。   宣毒散(九一)治一切痈毒,其功不可尽述。   大黄(煨)白芷(各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