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64 页/共 3614 页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人参(去芦头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两)葛根(一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前胡散治时气呕逆头痛。不能食。   前胡(去芦头一两)芦根(一两)石膏(一两)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锉)人参(去芦头三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三分)麦门冬(去心焙一两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二七片。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芦根散治时气心胸烦闷。呕逆不下食。   芦根(一握锉)前胡(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桔梗(一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犀角散治时气十日以上。时有呕逆。欲得饮水。此胃中伏热不散。   犀角屑(三分)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焙)黄芩(一两)川朴硝(一两)芦根(锉一两)石膏(二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青茹、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呕逆不下食。   生姜汁(半两)蜜(一合)上相和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呕逆欲死。不下食。兼主伤寒。   半夏(半两汤浸洗七次去滑外台秘要作五两)生姜(一两外台秘要作八两切令薄细勿令温要经水浸为好)上锉碎。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为二服。不计时候。温服。   外台秘要方。以水三升。别煮各取一升半。去滓。二汁相合一处。共煮取二升。分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当令下食。其哕不过俄顷。大效。忌羊肉、饧。   又方   以腊月兔头并毛皮。烧灰令烟尽。捣细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一钱。不计时候。顿服。   外台秘要。服方寸匕。则下食。不瘥更服。烧之勿令大耗。无所忌。此用频效。   又方   以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为末。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救急薤豉粥治天行干呕。手足逆冷。   薤白(切一升)香豉(一升)白米(四合)上以水一升。煮豉一沸。漉去滓。薤及米煮为稀粥。进两碗良。   又方   前胡(一两)橘皮(一两)甘草(一两炙)麦门冬(三两去心)竹茹(二两)生姜(二两)生地黄(四两切)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忌海藻、菘菜、芜荑、热面、猪肉、油腻。   小青龙汤治天行数日或十日而表不解。心下有水。热毒相搏遂呕。时服有咳者   增损。   麻黄(二两去节)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桂心(二两)细辛(一两)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既本汤方等分。虽未尝用。嫌其太温。余增损其分两。以疗十余人皆愈。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等。   橘皮汤治天行壮热呕逆。不下食。   橘皮(三两)茯苓(三两)生姜(四两)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分温五六服。中间任食。一日服尽。忌大酢、蒜、面。   救急。疗天行呕逆。不下食。入则出。   (出肘后方)取羊肝。如食发生淡食。不过三两度则止。   又方   (出肘后方)以鸡子一枚。于沸汤中煮三两沸。则出水。津之熟。内热吞之。神效。   生芦根汤治天行后气膈呕逆。不下食。   灯心(一分)生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人参(四分)生芦根(一大握切)上以水一大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温三服。   茅根汤治瘟病有热。饮水暴冷呃者。   茅根葛根(各切半斤)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呃止则停。   治瘟病热未除。重被暴寒入胃。热蕴结不散变呃者。   以单煮梓皮。稍稍饮之佳。瘟病积饮冷结胃中。热入肾中变壮热。夫呃者。服梓皮温呃得止者也。夫肾中有热者。病瘥后。足心皮肤喜剥脱去。头须秃落是其候也。   治瘟病有热。饮水暴冷。枇杷饮子。   枇杷叶(拭去毛)茅根(各半斤)上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   前胡汤治时行疫疠。壮热恶寒。食即吐逆。   前胡(去芦头五钱)生地黄(五钱焙)麦门冬(五钱去心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五钱炙)人参(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钟。竹叶二七片。煎至七分。   去滓。   温服即瘥。   柴胡汤治时行病疫疠。数日未得汗。浑身壮热。呕逆不下食。   柴胡(去苗一两)升麻(一两)大黄(一两锉炒)麻黄(去根节一两五钱)桂(去粗皮三分)甘草(炙三分)枳实(去瓤麸炒三分)知母(三分焙)鳖甲(醋炙去裙一两一分)栀子仁(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前胡汤治时气壮热。头痛呕逆。   前胡(去芦头一两)知母(一两焙)犀角屑(一两镑)葛根(一两锉)赤芍药(一两)石膏(二两碎)上粗捣筛。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拍碎。葱白二寸切。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