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67 页/共 3614 页

和匀。   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目烦疼。心神躁壅。大小便不利。宜服。   犀角屑(五钱)防风(五钱炙微赤锉)槟榔(一两)川升麻(一两)秦艽(一两去苗)木通(一两锉)白藓皮(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麻硝(二两)上为散。每服五钱。   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表里如火。烦躁欲死。宜服。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寒水石(五钱)川升麻(五钱)石膏(五钱)川芒硝(半两)甘草(半两炙赤锉)葛根(五钱)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水解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烦躁。头痛壮热。宜服。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宜服。   川大黄(五钱锉碎微炒)黄连(五钱去须)麦门冬(一两去心)栀子仁(五钱锉)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豉半合。葱白二茎。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苦参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壮热不解。心神烦闷。毒瓦斯在胸膈。宜服。   苦参(一两锉)黄芩(一两)川升麻(二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频服。当吐为效。   治时气已五六日。心神烦躁不解。   (出圣惠方)竹沥(半小盏)新汲水(半小盏)上相和。搅令匀。不计时候。顿服。   又方   (出圣惠方)用大地龙二条。破腹去泥。细切似小豆大。小便一中盏。煮令熟。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出圣惠方)鸡子清(一枚)芒硝末(一钱)上以新汲水半盏。调服。一方用新汲水三合。调服。   竹叶汤治烦躁而渴不止。恶寒。但热盛者。崔氏常用亦佳。不徒疗天行。凡虚   羸病。及病后胸上痰热者。服之皆妙。   黄芩(一两)枣(十五枚擘)甘草(一两)半夏(一两洗)芍药(三两)前胡(一两)小麦(五合)人参(二两)粳米(一升)知母(二两)麦门冬(四合去心)竹叶(一把入水煮汤用)栝蒌(一两)生姜(四两)上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五服。若天行而虚羸久病。胸上痰热亦可服之。加黄二两。除黄芩。减知母一两。除栝蒌。用之大效。忌羊肉、海藻、菘菜。   救生散治疫疠病。壮热烦躁。头痛体疼。   人参(五钱)五味子(五钱)白术(五钱)麻黄(去根节三两)桂(去粗皮二两)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大黄(炙锉二两)附子(麸炒去皮尖)甘草(炙各二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新汲水调下。后用熟水嗽口。良久吃生姜热茶一盏投。以绵被覆之。如阳毒汗出。阴毒泻下。立瘥。   治时气表里大热欲死方。   大黄寒水石芒硝石膏升麻麻黄葛根紫葛上捣筛。水服方寸匕。   发汗麻黄汤治天行壮热烦闷。   麻黄(五两去节)葛根(四两)栀子(二十枚擘)葱(切一升)香豉(一升绵裹)上咀。以水八升。先煮麻黄、葛根二味。沸去沫。纳诸药。煎二升五合。去滓。分为三服。如人行五十里更进一服。不利。覆取汗。后以粉粉身。忌风及诸热食。   葛根解肌汤   (出肘后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麻黄(一两去节)大青(一两)甘草(一两炙)黄芩(一两)石膏(一两研)大枣(四枚擘)桂心(一两)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相次服之。覆取汗瘥。忌海藻、菘菜。   治天行病心闷   (出本草)以水中细草捣烂。绞汁服之。   治时气热毒。心神烦躁。   (出肘后方)取生杼木。削去黑皮。细切。里白者一升。以水二升五合。去滓。一服八合。三服。   又方   (出肘后方)取术丸子二七枚。以水五升。之。热去滓。食服。汗吐即愈。   又方   (出肘后方)取古钱一百五十七枚。以水一斗。煮取七升。服汁尽之。须臾复以五升水。更煮令得一升。以水二升投中。合得三升。出钱饮汁。当吐毒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