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59 页/共 3614 页

取蛇莓五升。捣绞取汁。稍稍饮之。一方绞汁一斗。煎取五升。饮之。   升麻汤治天行时热病口疮。   升麻(二两)通草(四两)射干(二两)羚羊角屑(三两)芍药(三两)生芦根(切一升)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如人行五里时更服。   柴胡汤治天行病后。乍寒乍热。昏昏不省。觉胁下痛。百节骨疼。不能下食。   兼口舌干生疮。   柴胡(八分)升麻(六分)芍药(六分)黄芩(六分)麦门冬(六分去心)香豉(六分绵裹)生姜(六分)甘草(五分)石膏(一钱三分绵裹)葱白(一钱)竹叶(切一升洗)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绞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不吐不利瘥。   忌海藻、菘菜、热面、油腻。   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   用黄柏皮。削去上粗皮。取里好处。入薄荷、蜜、渍之一宿。惟欲令浓。含其汁。良。   吐更含。若胸中热有疮。时饮三五合。尤佳。   卷一百四十九 时气门   时气结胸   (附论)夫时气结胸者。谓热毒瓦斯结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下之太早。热毒之气乘虚而痞结。按之乃痛。其寸口脉浮。关上脉沉细是也。脉大不可下。下之即死。脉浮而大下之为逆。若阳脉浮。关上沉紧者。名为脏结病。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滑者。不可攻之也。   方   桂心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结胸。心下坚实满痛。   桂心(一两)甘遂(半两煨令微黄)人参(一两去芦头)栝蒌(一枚取子用)上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猪苓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结胸。心下满实烦闷。   猪苓(一两去黑皮)泽泻(一两)桂心(五钱)赤茯苓(三分)川朴硝(三两)上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汤调下二钱。   陷胸汤   (出圣惠方)   治时气结胸。心下坚实。按之即痛。其脉沉滑。   栝蒌(一枚大者取子)黄连(一两去须)半夏(汤浸七次去滑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槟榔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结胸。烦闷喘急。   槟榔(半两)马兰花(一分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赤色)猪牙皂角(半两去皮炙令黄焦)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二十丸。   苦参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结胸。热毒在内。   苦参(五钱锉)黄连(一两去须)黄芩(一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栀子仁(五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二十丸。   陷胸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结胸。热实在内。其脉沉坚。心下痛满。按之如   石。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甜葶苈(二两锉碎微炒)川芒硝(二两)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甘遂末半钱。蜜一小匙。水一中盏。同煎至七分。温温化丸药。不计时候服之。以利为度。   治时气热毒在胸膈。六七日垂死者。破棺。   (一名千金煮汤出圣惠方)用苦参一两锉。捣碎。以酒二大盏。去滓。看冷暖得所。不计时候。都为一服。服后当闻苦参气。即吐毒如羊胆汁便愈。一方以醋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尽饮之。当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愈。   一方救急疗天行呕逆不下食。入则出。下又方同。   凝雪汤   (出仁存方)   治时气行毒病。七八日。热结在胸中。烦乱欲死。   用芫花一升。以水三升。煮一升半。渍布薄胸上。不过三薄。热则除。当温暖四肢不厥也。   万金丸   (出王氏博济方)   治时气及疏理脏腑。通利胸膈。调顺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