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63 页/共 3614 页

(出圣惠方)以商陆根切。捣令烂。炒热。以手帕裹熨咽喉肿处。冷即复换。   黄连马通汤治天行时毒病。或下不止。咽喉痛。病源。阴阳隔绝。邪客于足少   阴之络。毒瓦斯上熏。攻于咽喉疼痛生疮。   小豆(一升)黄连(去毛一两)吴茱萸(一两)马通汁(三升)上以马通汁。   令煮取一升。尽服。不瘥复作。有效。忌猪肉、冷水。   青木香汤治春夏忽咽喉痛而唾。兼下痢。   青木香(二两)白头翁(二两)黄连(去毛一两)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   分温三服。小儿若病此服一合。忌猪肉、冷水。   时毒药   (出御药丸方)   治时疾生热胳在咽喉间。增寒壮热。头痛。面目赤   肿   。其状若疟。最相传染。无可救者。并宜服之。   大黄(生用)寒水石(生用)当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至五钱。无根水调下。食后服。临时觑虚实加减服之。   石膏蜜煎治天行热病。口苦。下气除热。喉中鸣。   石膏(半斤)蜜(一升)上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及纳蜜复煎取一升。去滓。   含如枣核许。   通气散治时气头面赤肿。或咽喉闭塞不通。用之取嚏喷七八遍。泄出其毒则瘥   。若看病患。用此药必不传染。   玄胡(一两半)藜芦(五钱)踯躅花(二钱五分)猪牙皂荚(一两)川芎(一两)上为细末。用纸捻子蘸一米许。于鼻中。取嚏为效。   卷一百四十九 时气门   时气呕逆   (附论)夫时气胃家有热。谷气入胃与热相并。气逆则呕逆也。或吐下后。饮食过多。胃气虚冷。   亦为呕逆也。   方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恶寒壮热。食则呕逆。   前胡(去芦头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生干地黄(一两)葛根(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大下后。胃气虚冷。呕逆不止。   人参(去芦头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草豆蔻(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黄(五钱锉)甘草(炙微赤锉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烦热。呕逆不止。   麦门冬(去心二两)芦根(二两锉)人参(去芦头二两)葛根(二两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腹胁虚胀。心膈壅滞。呕逆不能食。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一两)柴胡(去苗一两)黄(一两锉)赤芍药(一两)人参(去芦头一两)桂心(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大腹皮(一两锉)上为散。   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心胸烦闷。逆不下食。   人参(去芦头一两)前胡(去芦头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两)黄芩(一两)赤茯苓(一两)芦根(一两锉)枳实(麸炒微黄半两)木通(半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   以水一大盏。入生芦根半两。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枇杷叶散治时气头疼壮热。食即呕逆。   枇杷叶(拭去毛炙微黄一两五钱)人参(去芦头一两五钱)黄芩(一两五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五钱)栀子仁(一两五钱)石膏(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陈橘皮散治时气壮热。呕逆不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