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72 页/共 3614 页

大黄(锉醋炒二两)桔梗(炒一两)甘草(炙锉)朴硝(各半两)上粗捣筛。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大金针丸治温病伤寒结胸气逆。手足厥冷。呕逆不定。   阳起石(研)不灰木阿魏(研各半两)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双仁者研)巴豆(二十五枚去皮心膜不出油研)上捣研为细末。用软粟米饭为丸。如小弹丸大。每服一丸。用针穿。灯焰上烧烟绝。为末。生姜米饮调服。以利为效。   泥金丸治伤寒结胸。心下痛。按之实硬。   木香丁香大戟甘遂(麸炒各一分)腻粉(三钱)紫菀(去土三钱)硫黄(两皂子大)槟榔(大者一枚锉)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巴豆(三十粒去皮心膜用胡饼面裹慢火烧熟去面不用)黑牵牛(三钱半生半炒)水银沙子(三钱)上各捣研为末。再和令匀。   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者。虚实每服一丸。烂嚼。烧生姜一块子。同咽下药。不得嚼。   大戟散治伤寒结胸。转下不除者。   大戟(炒)甘遂(炒各一两)腻粉(半两)硫黄(研一分)水银(盏子内与硫黄同研作砂子半两)上捣研为末。再同研匀。每服二钱。温浆水调下。   越桃丸治伤寒结胸。逐利热毒。   越桃桃花(曝干各一分)大黄(生锉半两)白牵牛(取末一两)郁金(二钱)丹砂(研一钱)巴豆霜(研五钱)郁李仁(去皮研一两)上捣研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   每服一丸。   陷胸散治伤寒结胸。伏阳在里。心下坚硬。按之则痛。   前胡(去芦头)甘遂(麸炒)甜葶苈(隔纸炒)大黄(锉微炒)马牙硝(研各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并双仁麸炒一两)上捣研为末。每服一钱。生姜蜜水调下。更看虚实加减。   宣毒丸治伤寒结胸。心下坚硬。   白牵牛(炒)大黄(锉各一两)滑石朴硝续随子(去皮煮研)郁李仁(去皮炒研各半两)甘遂(麸炒)大戟(麸炒各一分)上捣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看虚实。以龙脑蜜水化下一丸。   大通散治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瓦斯攻心。涎嗽喘急。   甘遂(麸炒一分)生地黄(一两与甘遂同捣焙干)槟榔(锉二枚)麦(微炒半两)铅白霜(研一分)上捣研为末。看虚实。用龙脑浆水调下半钱。   金针丸治伤寒阴气结伏在内。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   不灰木(二钱)阳起石阿魏(各一钱)白丁香丹砂(研)乳香腻粉(各一钱半)硫黄(二分)巴豆(去皮膜出油二十七粒)上同研匀细。糯米粽子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丁香汤下。不拘时候。   隔毒丸治伤寒结胸。心下坚痛。   郁李仁(去皮尖)黑牵牛(炒)大戟甘遂(各一分)牛黄(研)乳香(研各一钱)麝香(研)龙脑(研各半钱)上捣研为末。同再研匀。用白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   煎灯心麦冬汤下。临卧服。   圣饼子治伤寒结胸。   甘遂大戟(去皮各半两)黑牵牛(生用一两半)轻粉(一钱)粉霜(一钱)水银(一钱硫黄一钱结沙子)巴豆(去皮醋煮黄十四枚)上先将前三味为末。入白面五钱。水和作饼子。文武火煨焦黄。再为末。后入四味拌匀。水和为丸如绿豆大。捏作饼子。每服三饼。   清茶下。   宣风丸治伤寒结胸。热气蕴蓄。   大黄(末)牵牛子(末)郁李仁(去皮研各半两)巴豆(一分去皮膜油炒研)上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看虚实。生姜蜜水下一丸至二丸。   金黄散治伤寒结胸。心下坚满。   黑牵牛(末)大黄(末各一钱)郁金(末)胡黄连(末各半钱)上作一服。入腻粉一钱。新水调下。伤寒后四五日。结胸。宜可服。或吐或泻。或汗出即愈。   又方   桔梗(微炒)枳壳(麸炒)甘草(炙)上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不用生姜亦可。痰多加半夏、生姜。有热加黄芩。   治伤寒阳证结胸死。无可药者。   (出经验良方)用蛐即蚯蚓。十五条干者。擂烂。蜜半盏。冷水半碗。灌服。若无蜜。沙糖亦妙。   三黄汤   (出危氏方)   治伤寒阴证。下之太早。致心下痞。按之软。其脉关上浮   者主之。若表未解。未可攻。宜先随风寒二证。投桂枝麻黄汤表解已。即服此方。   (三因方)大黄(蒸)黄连黄芩上锉为散。每服五钱。沸汤二盏。热渍之。一时许。去滓。   分二服。暖服。或汗出恶寒。加附子别煎汁。入一协议服。   克效交泰圣饼子   (出卫生家宝方)   治伤寒结胸。脉浮不可下。下之必死。宜用   治之。   巴豆(十四粒)黄连(七分连皮用)上为末。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脐下。以艾炷其上。   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才灸了。便以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一方加大黄末一钱。   治结胸胁秘结方   枳壳滑石(各二两)甘草(一两)上咀。每服三钱。用臭冬橘叶七片。同煎。   温服。   连进三服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