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50 页/共 3614 页
石膏前胡(去芦头)葛根(锉)赤芍药柴胡(去苗各一两)子芩桑根白皮(锉)荆芥(各三分)川升麻(半两)上粗捣筛。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豉五十粒。
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细辛散治伤寒咳嗽。喘促鼻塞。
细辛人参(去芦头)麻黄(去根节)附子(炮裂去皮脐)赤茯苓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去芦头)百合(各三分)肉桂(去粗皮)紫菀(洗去苗土)白术干姜(炮制锉)桔梗(去芦头)赤芍药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粗捣筛。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麻黄散治伤寒风冷入肺。咳嗽不止。
麻黄(一两去根节)桔梗(去芦头)五味子紫苏(微炒)知母(各半两)桂心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如茶煎五七沸。不计时候。稍热服。
天门冬丸治伤寒心肺壅咳嗽。口苦气促。
天门冬(一两去心焙)汉防己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生姜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皂荚丸治伤寒气壅咳嗽。咽喉胸膈不利。喘息。
皂荚(半斤不者以童子小便三升浸三日汁去滓于银器中熬如膏)百合贝母(煨令微黄)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皂荚(五梃去黑皮涂酥炙令燥去子)上为细末。用皂荚膏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二十丸。
麻黄汤治伤寒咳嗽。日夜不止。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桑根白皮(锉)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鸡苏茎叶葛根五味子甘草(炙锉各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石膏(一两半)葶苈(微炒一分)桂(去粗皮一两)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八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五味子饮治伤寒咳嗽。
五味子(炒)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一两)阿胶(炙燥一两)甘草(炙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中盏。
入生姜三片。同煎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紫苏汤治伤寒咳嗽。
紫苏叶(一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一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加减真武汤
(出圣济总录)
主少阴证。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
利。四肢沉白茯苓(去黑皮)芍药白术五味子(炒各三分)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细辛(去苗叶)干姜(炮各一分)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四片。煎八分。
去滓。温服。
前胡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咳嗽痰唾。胸膈不利。头目昏眩。
前胡(去芦头)大腹皮半夏(汤浸七次去滑焙)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四逆散
(出活人书)
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悸。或小便不利者。或腹中痛。或
泄利下重。
甘草(炙锉)枳实(麸炒去瓤)柴胡(去苗)芍药五味子(半两)干姜(炮半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
马兜铃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热病发嗽。坐卧喘息不安。诊其脉。右手寸关
洪大浮数。宜马兜铃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羌活(半两)柴胡(去苗)贝母(炒去心)桔梗(锉炒一分)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麦门冬(去心焙)紫菀(去苗土)大腹皮(各一两)大吃。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咳嗽。心膈壅闷。肩背烦痛。四肢无力。
赤茯苓紫苏茎叶桔梗(去芦头各三分)半夏(汤浸七次去滑半两)槟榔麦门冬(去心)前胡(去芦头各三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甘草(炙微赤锉)桑根白皮〔锉各半分(两)〕上粗捣筛。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石膏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咳嗽。肺热头痛。
石膏(二两)人参贝母(炮去心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竹叶三七片。同煎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生地黄饮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毒瓦斯攻肺。咳嗽。喉中生疮。
生干地黄(焙三两)大黄(生锉)升麻贝母(去心炒黄)麦门冬甘草(炙锉各一两)上
款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