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08 页/共 3614 页
妇
吴茱萸汤治阴毒伤寒。
吴茱萸(汤洗炒干一两)白附子天南星柴胡(去苗)鳖甲(去裙醋煮)前胡(去芦头)细辛(去苗叶)羌活(去芦头)黄(锉)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赤芍药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白檀五味子桔梗(各半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莎草根当归(切焙)芎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各一两)甘草(炙一两半)上锉碎。入净锅内。慢火炒令黄。再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顺元煮散治伤寒阴盛里寒。脉细。手足厥冷。
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天南星(炮裂去皮脐各一两)木香(半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大体此散能温里。脉迟细沉伏。手足冷。毛发恂栗。伤寒里证之类。大啜三两杯。当手足温。或汗乃愈。今世医多用此散和一切气。通利血络。人病脾疟。用紫金丸逐下。仍服此散。紫金丸。用硫黄、针砂各三钱匕。铁粉五钱匕。腻粉五钱匕。粟米饭丸如皂荚子大。每服一丸。乳香汤下。气实。服一丸半至二丸。
葱薤汤治阴毒伤寒。出汗。
葱白薤白荆芥穗竹茹(各一握)豉(去皮半升)生姜(一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去汗四十九粒)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酒二盏。煎十数沸。去滓。又别取此药二十钱匕。以沸汤一升沃之。候通手。淋背上了。即服前药酒。盖覆出汗。仍煮葱薤粥投之。
汗
附子汤治阴毒伤寒。头痛眼疼。心中闷乱。身体沉重。四肢俱冷。精神恍惚。脉
候沉细。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枚)桂(去粗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干姜〔炮裂二(一)分〕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
空心顿服。以衣覆。如人行五里。再一服。少顷。生姜煮热稀粥投。身体四肢自然汗出。须臾头轻目明。妇人病。加赤芍药半两。神效。
回生神膏
(出济生拔粹)
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
牡蛎(粉)炼粉干姜(炮裂各一钱)上为细末。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乳上。得汗出。愈。卵与乳。男女之根蒂。坎离之分也。阴证大小不通。及诸杂病阴候。大小不通者。并宜此外法治。数日不通为急。非
治阴毒吃逆方
川乌头干姜附子(以上俱炮)肉桂甘草(炙)芍药半夏吴茱萸陈皮大黄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五片。煎至七分。去浊滓取清。热服。
玉女散
(出十便良方)
治阴毒瓦斯攻上腹痛。四肢逆冷。恶候。并治之。
用川乌去皮脐。冷水浸七日后。薄切曝干。纸裹盛。有患者。取研末一大钱。入盐一小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通口服。压下阴毒。所往如猪血相似。未已。良久再进一服。
还阳散
(出十便良方)
治阴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燥腹痛。
用硫黄末。新汲水调下二钱。良久。或寒一起。或热一起。更看紧慢。再服。汗出瘥。
阴毒甘草汤
(出千金方)
治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
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
沉细紧数。仲景云。此阴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甘草升麻(各半两)当归蜀椒〔各六钱(铢)〕鳖甲(一两)上咀。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须臾。进一服。温覆发汗。毒当从汗出。则愈。若不汗出。则不除。重作服。仲景方。去蜀椒。
返阴丹
(出活人书)
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
脉沉者。
硫黄(通明五两别研)硝石(别研)太阴玄精石(各二两别研)干姜(炮)桂心(各半两)附子(炮半两)上用铁铫。先铺玄精。次下硝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将二两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热炭火三斤。烧令得所。勿令烟出。急取瓦盆合。着地上。四面灰盖。
勿令烟出。候冷。取出研细。入后药为末。同研匀。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煎艾叶汤下。顿服。汗出为度。未退。乃大着艾炷。灸脐下丹田气海。更不退。则以葱馅熨之。
葱馅熨法
(出活人书)
治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
阴厥。百药不用葱一束。以索缠如饼馅大。去根叶。惟存白。长二寸许。先以火。一面令通热。勿至灼人。乃以热处着病患脐下上。以熨斗盛火熨之。令葱饼热气透入腹中。更作三四饼。遇一饼坏不可熨。即易一饼。候病醒。手足温。有汗乃差。更服四逆汤。以温其里。昔曾有人患伤寒。冥冥不知人。四体坚冷如石。药不可入。用此遂瘥。一方。用酽醋拌麸。炒热。注布袋中。蒸熨。比上法尤佳。
治阴毒伤寒。破伤风。
(出神效方)草乌(七个文武火烧热去芦头)麝香(半钱)朱砂(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字。
以热酒调下。食前服之。汗出为度。忌猪、兔、鱼、鳖、、狸肉。
治阴毒伤寒
(出神效方)用芥末。新水调膏药。贴脐上。汗为效。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