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167 页/共 3614 页

。宜服。   硫黄(研)芎(各一分)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吴茱萸(汤洗焙炒)上捣罗为   青白散   (出圣济总录)   治阴盛伤寒。身体疼痛。   石膏(半斤为末)干姜(炮)乌头(椎碎)草乌头(椎碎各一两以上四味先用铁器盛石膏烧两)皂下。   如伤寒。艾茶煎汤调下。   返阴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四肢厥冷。脉微自汗。心胸痞满。   阳起石石膏寒水石(三味同烧令赤出火毒细研入诸药)干姜(炮)附子(炮裂去皮脐)阴毒。   并服   附子汤治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膈闷。四肢疼倦。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茯苓(去黑皮)人参细辛(去苗叶)柴胡(去苗)陈橘皮(去须)赤芍药(去滓   均气汤治伤寒表里未解。营卫气逆。手足厥冷。上喘阴证。或霍乱泻吐非时。   腹胀。及年白术(米泔浸细锉焙干微炒)天台乌药(细锉微炒各二两)人参青橘皮(去白焙)甘草(姜三片。   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吐逆。入藿香少许。   四物桂枝汤治伤寒阴盛。   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各三分)干姜(炮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上咀。   每服服。   桂心汤治伤寒服冷药过多。心腹胀满。脚膝厥冷。昏闷不知人。   桂(去粗皮)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三分)芍药(一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温二服   蒸熨方治伤寒四肢厥冷。   用吴茱萸。汤洗焙干。三升。以温酒浸令通湿。以生绢袋二个盛。蒸令极热。取茱萸袋子。   又用前药。熨气通畅后。宜服此方。   人参(一两)生姜(煨切二两)上细锉。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如食顷。   再   卷一百三十一 伤寒门   韩祗和温中例   夫伤寒之说。始自黄帝。以开其端。至仲景方陈其条目。后世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言者尺寸太药麻节仲今细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腹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理同而证不同。   因兹中丸细迟多对塞闷。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证投温中药以治之。病患两手脉沉迟。或紧。皆是胃中寒也。   逆冷汤主   方   温中汤   丁皮(一两)干姜(二钱炮)白术丁香(各二钱)陈皮(二钱)浓朴(一两制)上为细末呕   橘皮汤   陈皮(一两)藿香(三钱)白术葛根(各二钱)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   生姜一块如枣大。捶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吐不定。加半夏半两。   七物理中汤   白术(五钱)干生姜(二钱半)人参(七钱半)桔梗(七钱)葛根藿香叶(五钱)上为细尚逆更不后。   秋以   浓朴丸   当归(半两)丁皮(去枝半两)浓朴(一两制)细辛(二钱半)人参(七钱半)甘草(半两和滓热   白术汤   白术半夏当归浓朴(制)干姜(炮以上各半两)丁香(七钱)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   加   橘皮汤   橘皮(半两)藿香葛根(各三钱)半夏浓朴(各半两炮)上为末。每服三钱。   水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