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086 页/共 3614 页
除烦解劳。去肺热咳衄。心热惊悸。脾胃热
。口干吐血。肝胆热。泣退场门苦。肾热。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
淋。血崩等疾。
人参白术(各一两半)柴胡黄芩(各一两)白芷知母(各半两)甘草(半两炒)鳖甲心。
上用黄半斤粗末。水二斗。熬一斗。去滓再熬。令不住搅成膏至半斤。入白蜜一两。饧一两。再熬令蜜饧熟得膏十两。放冷丸药。
神芎丸
(出鲍氏丸)
治感热气闭。藏气不舒而成痛。
大黄〔三(二)两〕黄芩(二两)滑石(四两)黑牵牛(四两)薄荷(半两)川芎(半两)
通膈丸
(出本事方)
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黄连茯苓人参(各三两)朱砂(一分)真脑子(少许)上细末研匀。炼蜜丸如梧桐子
牛黄宣毒丸治壅热内攻胸膈不利。或遍瘙痒。口唇生疮。咽膈不利。与当归顺
气饮子为表大黄芒硝黄连(不见火)黄柏黑牵牛(微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
二百丸
治膈上热方
苦参(十两)玄参(五两)麦门冬(二两)车前子(二两)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一
大黄散治上焦虚。烦热不能睡卧。
栀子仁大黄郁金(各半两)甘草(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三四钱。水煎。食后微利则
滋肾丸治不渴小便闭。邪热在血分也。
黄柏(三两细锉酒拌阴干)知母(二两酒浸阴干)肉桂(一钱半)上上二味气俱阴。以同肾气。故能补泻下焦火也。桂与火邪同体。故曰寒因热用。凡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熟水为丸
青金丹清心解热。阴潮。治谵语。舌生白苔。痰盛气壅。烦渴引饮。及时行热
极生风。大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各一两)天麻〔一(二)分〕全蝎(大者五个)牙硝(二钱)天竺砂(一钱)片脑水粉、金银心
地黄煎治热。
地黄汁(四升三合)茯神知母葳蕤(各四两)瓜蒌根〔五钱(两)〕竹沥(三合一方用以水一斗二升汁。微火
半夏汤治胸中客热。心中烦满气上。大小便难。
半夏(一升)生姜(八两)前胡(四两)茯苓白术(各五两)甘草(一两)黄芩人参(者。
沉
防风当归饮子如烦渴发热。虚烦蒸病。空心服地黄丸。食后服此药。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各一两)滑石(三两)大黄当归芍药(各半两)防风(半两)
发表解表升麻汤治遍身壮热。骨节疼痛。
升麻(一钱)柴胡(七分)当归(五分)羌活苍术(各一钱)防风(八分)甘草(七分)煎。去滓温服。后以葱醋汤发之。
和中丸治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满。心腹痛闷。小便赤涩。大便结滞。
风气怫郁。
牵牛滑石(各二两)官桂木香(各一分)大黄红花(一作红皮)黄芩茴香(各半两)
大黄汤治大人小儿五脏积热。烦躁多渴。唇裂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
舌生疮。阳川大黄(二两)山栀子仁(一两)朴硝(二两)连翘(二两)薄荷(二两去枝根梗)甘草(蜜三匙
又方
白术荆芥赤芍药(各三两)大黄车前子(各二两生用)木通(三两)甘草(二两)川水同
凉药丸子治五脏伏热。痰壅烦躁。口舌生疮。大便秘。小便赤涩。小儿惊疳。
连翘(一两半)牙硝甘草(生各一两二钱)大黄(一两)石膏(半两)薄荷叶栀子绿
治心肺五脏热毒瓦斯。
用苦竹根细锉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三服。
木通散治诸热。利小便。
生干地黄木通荆芥地骨皮桑白皮(炒)甘草(炙)北梗(各等分)上锉。
每服三钱
竹茹汤治心虚烦闷。内热不解。
竹茹麦门冬(去心)人参茯苓(去皮)小麦(炒)半夏(炮各一两)甘草(半两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