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第 188 页/共 199 页
三方虽同以黄 为君。而主气主血主肉各随佐使。功用迥乎不侔也。
益气聪明汤 治气虚目暗生翳。耳聋耳鸣。
保元汤加升麻、葛根、蔓荆、芍药、酒黄柏。此保元汤合升麻汤。加蔓荆子以治其上。
黄柏以治其下也。
神效黄 汤 治气虚耳目不明。
保元汤用黄 二钱。人参、甘草各一钱。加白芍一钱。蔓荆子二分。橘皮五分。耳目之患。
气虚而阴火上乘者。宜益气聪明汤。无阴火者。宜神效黄 汤。用者审之。
千金托里散 治气血虚寒。溃疡不收。
保元汤加川芎、当归、肉桂、白芷、防风、桔梗、白芍、天冬、连翘、忍冬、生姜。
参 内托散 治溃疡感冒风邪。痘疹触秽伏陷。及痈疽久不溃。
保元汤加川芎、当归、肉桂、白芷、防风、桔梗、木香、浓朴。本方去木香。名十宣散。
治痘痈。
托里消毒散 治痈疽痘疹。毒盛不能起发。
保元汤加当归、芍药、茯苓、白术、忍冬、白芷、连翘。
内补黄 汤 治溃疡脓水出多。虚热不寐盗汗。
保元汤加白术、茯苓、五味、枣仁。
人参固肌汤 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
保元汤加当归、白术、茯苓、枣仁、忍冬、连翘。
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中气下陷。下元虚者禁用。
保元汤本方参 甘草减半。加白术一钱。当归、橘皮、柴胡各八分。升麻五分。劳力感寒。
加羌活、姜、枣。冬。加桂枝。春。
加香豉、葱白。
调中益气汤 治身体沉重。百节烦疼。胸满短气。心烦耳鸣。目热如火。口中沃沫。饮食失味。嗜卧溺赤。
补中益气汤。加白芍药、五味子。
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受伤。邪热内陷。外反恶风。厥冷脉沉。大小便秘涩。不可误认阴寒而用热药。又不可误认实火而用凉药。宜此汤升举。微汗则愈。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当归。加羌活、独活、白芍、防风、半夏、茯苓、泽泻。酒煮黄连、姜、枣。服药后。忌言语一二时。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养胃气。稍食美食以助药力。更宜小役形体。
使胃气与药转运升发。慎勿大劳以伤脾胃生发之气。
升阳顺气汤 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
饥则常如饱。不喜饮食。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加半夏、草豆蔻、神曲、黄柏、生姜泻阴火升阳汤 治火郁发热。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橘皮加羌活、苍术。黄芩、黄连、石膏。早饭后大温服。服后宜禁。
一如升阳益胃汤。如见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用酒炒黄柏、知母少许。不可久服。恐助阴气为害也。
冲和养胃汤 治风虚目患。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变淡白。渐成内障。
补中益气汤去橘皮。加羌活、防风、黄连、白芍、五味、生姜。
通气防风汤 治太阳气郁。肩背不可回顾。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加防风、羌活、 本、黄柏、白豆蔻、青橘皮。
清暑益气汤 治暑伤无形之气。口燥头痛。发热溺赤。
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麦门冬、五味子、苍术、葛根、泽泻、黄柏、神曲、青皮。此以保元、生脉为主。而兼开腠利水消克之味。
清燥汤 治夏秋湿热伤气。
补中益气汤加生地黄、黄连、猪苓、茯苓、麦门冬、五味子、苍术、黄柏、泽泻、神曲。
节庵升阳散火汤 治热乘肺金。气虚不能主持。循衣撮空。小便利者可治。不利者不可治。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黄 。加麦冬、茯神、黄芩、白芍、姜、枣。有痰。加姜汁炒半夏。大便燥实谵语发渴。加大黄。泄利。加升麻倍白术。
托里散 治痘毒虚不能溃。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熟地、茯苓、芍药。
卷十六 祖方
生脉散
治热伤肺胃。虚热喘嗽。脉虚无力。
人参(三钱) 麦门冬(二钱) 五味子(一钱)
水煎。不时热服。
门冬清肺饮 治火乘肺胃。喘嗽吐血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