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53 页/共 521 页
初生小儿,未乳之先, 用黄连些少浸汁,调干胭脂一蚬壳,抹儿口中,去其腹中旧 粪,方可与儿乳之。三日内,以少朱砂入蜜些少,调灌半蚬壳,一腊以牛黄少许,徐徐抹儿口中。
若儿多睡,慎勿强与乳之。新生浴儿,用猪胆一枚取汁,和入汤中浴儿,则终身不生疮疥。
又用五根汤浴儿亦可,五根者,桃柳楝梅槐,加之苦参白芷,煎汤浴之,辟诸不祥。大凡小儿冬不可久浴,浴则伤冷,夏不可久浴,浴则伤热。频浴则背冷而发惊。若遇热时,以软绢蘸汤拭之。小儿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则令筋骨软弱,时常宜见风日。若爱惜不见风日,令儿肌肤脆软,便易伤损,当将父母穿过旧絮着衣,少假父母之余气,幸勿以新绵着儿,遇其天气和暖无风之时,令人抱向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肤坚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藏帷帐之中,重衣温暖,譬如草木生于阴地,不见风日,软脆不耐风寒。又当消息衣服,无令衣多,多则令儿汗出,汗多则致虚损,风邪易感。夫小儿当慎风池,在颈项筋两辕之间,诸疾从此而发。小儿脐带未脱,不可频浴,频浴则脐中入水,撮口脐风,皆从此起,不可不慎。此乃前人之成说,实后人之龟鉴者欤。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违和说
水鉴先生曰:小儿虽受阴阳二气成其形,气尚未周,何言有脉?直至变蒸候尽,阴阳气足,方可看脉。其髫龀之年,方生阴阳。古云:男子七岁曰髫,生其原阳之气;女子八岁曰龀,其阴阳方成。故未满髫龀之年,呼为淳阳。若髫龀满后,呼为童儿,始可看脉。小儿初生至半岁之间,有病速看额前眉上发际下,以无名指、中指、食指轻手满按之,若三指俱热,感寒鼻塞气粗,三指俱冷,上吐下泻。若食指热,胸膛不宽,无名指热,乳食不和,以致病也。半岁以上,方可看虎口,周岁以上,看虎口兼一指脉,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只看一指脉,以食指按之,上下 转,分取三部。凡言三部,非寸关尺也。小儿三部,面看其色为一部,虎口脉纹为二部,一指脉为三部。五脉者,上按额前,下按太冲,并前三部,共为五脉。小儿有疾病,无恶候,不必掌诊太冲之脉,此脉定生死之要会,如七八岁脉,一息六至为常人之脉,一息八至为热,九至风,五至虚,四至损,三至脱,二至死,十至必是病劳虚损,形容瘦劣。若或体肥面色青白,一息十一二至,谓之虚,是风病,死是为脉乱。
若一息一二至者,为脉不来,其人当厥冷而死。迟若一息十一二至者必死,速则不满三月。
何谓一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吸者,即是出一气入一气,谓之一息。其脉若指下来硬隐指急大者,是有积;若来微细,即是冷;若轻虚紧,即是热;时复一大,即是人惊;若大小不匀,即是恶候也。所论浮数为热,伏结为寒,沉细为冷,大小不匀为恶候。数者紧也,浮者轻也,伏者贴也,重手方见,结者乱也,沉者重没,沉细者微也,大小不匀,即是或大或小而不匀,是谓气不生,其人必死也。且如前人备述三脉五脉之法,书之于下,后学将此,不可视以细事。人命所系,务要诚心诊察,兢兢业业,庶几则可,设有所误,祸之不轻,医为人之司命,可不谨乎?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违和说
夫小儿三岁以前,若有患,须看虎口脉,次指表节为命关,次气关,次风关。古人所谓初得风关病犹可,传入气命定难陈是也。男子以左手,女以右手观之。
有此通度三关脉候,是极惊之候,必死,余外并可医治。
纹图 风关青如鱼刺,易治,是初惊候,黑色难治。
气关青如鱼刺,主疳劳身热,易治。
命关青如鱼刺,主虚风邪传肺,难治。
纹图 风关青黑色如悬针,主水惊。
气关赤如悬针,主疳兼肺脏积热。
命关有此,凡五色皆是死候。三关通度如悬针者,主慢惊风,难治。
纹图 风关如水字,主惊风入肺,咳嗽面赤。
气关如水字,主膈上有涎,并虚积停滞。
命关如水字,惊风,疳证夹惊候,不拘五色,三关通度者难治。
纹图 风关如乙字,青黑色主慢脾风,难治。
气关如乙字,主惊风。
命关如乙字,青黑色主慢脾风,难治。
纹图 风关如曲虫者,疳病积聚,胸前如排算子,肚皮如吹起。
气关如曲虫,主大肠秽积。
命关如曲虫,主心脏传脾,难治。
风关如环,主肝脏疳,有积聚。
纹图 气关如环,主肝入胃,吐逆不治。
命关如环,难治。
纹图 此纹若在风气二关,易治,若在命关通度,难治。
纹图 此纹若在手上,或在面上,或左右脸边,皆是死候。
纹图 脉曲向里者,是气疳。
脉曲向外者,是风疳。
纹图 脉斜向右是伤寒,身热不食无汗。
脉斜向左是伤风,身热不食有汗。
纹图 双勾脉者是伤冷。
纹图 脉三曲如长虫,是伤硬物。
纹图 脉两曲如钩,是伤冷。
纹图 脉一头如环,又有脚者,是伤冷。
纹图 头面肚上有大脉并青筋,并是食毒惊积,难治。
纹图 面上有此点子,并是再发之候。
纹图 纹图 脉如乱虫是常疳,亦有虫疳,蛔虫食积之疳,治之必瘥,凡脉不足细者,并是风气,但消疳,然后取虫为效。
图 一风关易治,二气关病深,三命关死候。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违和说
青色天雷四足惊,赤色飞禽因外入,黑色只因遭水扑,风关候脉应心经。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违和说
上黑须知肾脏传,中关黑候又缠绵,人惊此患两相杂,目多直视定痰涎。(下朱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