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36 页/共 521 页
阳中隐阴
夫用针之时,先入五分之中,乃得九阳之数。如觉热,便进入一寸,行六阴之数,以得气为应,夫如是可治先寒后热之病。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阴中隐阳
夫用针之时,先进入一寸之中,行六阴之数,如患人自觉微凉,即退针渐出五分之中,却行九阳之数,故得阴中隐阳,可治先热后寒之病。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烧山火
夫用针时,先行九阳之数,入于五分中,得气便进之,渐进一寸之内,三慢出,三紧入。如觉热,紧闭其穴,实时热气复生,其冷病自除。如不效,根据前再施。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透天凉
夫用针时,先进入分寸之内,行六阴之数。若得气便进伸,渐退至五分之中,三慢入,三紧出,其针自紧,徐徐举之,得冷气渐至,其热自愈,不效再施。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留气法
夫用针之时,先进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若得气便深刺,微伸提之,却退之至原处,又得气,根据前法,可治 癖症瘕之病。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进气法
夫用针之时,先行纯阳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卧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其针气上行,此乃进针之法也。可治肘臂腰腿身疼走注之病。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提针法
夫用针之时,先行阴数,自觉气来,捻转轻提,其气即行,可治冷麻之病。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针解法
凡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此即赤凤摇头之法。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盘针法
盘针法,且如针中脘关元之穴,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内,盘之,且如要取上焦胞中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若脐下有病,退出二分。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足大鼻柱手小指,外踝发际外踝求。
股内牙齿肝及足,五口遍身足阳明。
六手胸中在胸游,内踝气冲七膝上。
在腕股内八阴收,九尻足趺及膝胫。
腰背内踝足趺休。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尻神
一岁叉踝坤,二震齿牙 。三巽头口乳,四中肩尾尻。五干背面耳,六手膊腕肘,七艮要项上,八膝肋离边。九坎肘脚肚,尻神上下传。
且如人年十岁,除九不算零,一岁便起叉踝坤,余皆仿此。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人身血忌不宜针灸出血
正丑二未三在寅,四申五卯酉六亲。
七辰八戌九巳上,十亥一子二午真。
凡医者若不能知此诸般禁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者或致患人伤生丧命,为害非轻。若逢病患年命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致难,通人达士,若遇卒急暴患,何取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若是误犯禁穴,诸般医疗不瘥,以意详之。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针灸瘟KT神
正羊二戌三居辰,四寅五午六蛇行。
七酉八猴九在亥,十子十一丑中存。
十二月当居卯位,犯着瘟KT 必杀人。
卷之五十五 针灸门(附论)
午时补泻歌曰
每日午前皮上揭,有似烧汤前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