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33 页/共 521 页
治风毒疮肿、痈疽于赘瘤瘿。
沉香(锉) 檀香(锉) 郁金(锉) 松香 丁香(锉) 木香(研) 龙齿(研) 苏合香 白胶香(研) 薰陆香(各半两) 麝香(一分) 黄丹(六两) 麻油(一斤)
上先将沉檀郁金丁松五味油内浸七日,入铛中,以少炭火温养五日,后用武火煎二三十沸,漉去香,绵滤过,净拭铛,却下油于内,下丹,以柳木枝不住手于火上搅,候色黑,滴水中如珠,软硬得所,去火,入后木香等末六味入膏中,搅三五百遍,膏成,安瓷盒内,以软帛摊贴,日二换之。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一切痈疽发背,溃后日夜疼痛,排脓。
当归 鹿角胶(各一两半) 白芷 密陀僧(研) 盐花 朱砂(研,各一两) 川芎木(各一两) 桂心 细辛 黄蜡 腻粉 乳香(研,各三分) 麝香(一分,研) 黄丹(五两) 麻油(一斤)
上将油安铛内炼沸,下当归等煎,候白芷赤焦色,绵滤去滓,净拭铛,仍下药油,根据前慢火熬,下蜡丹,不住手以柳木枝搅,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胶盐花,次下腻粉,次下乳香,次下麝香朱砂等,慢火熬搅,候药黑色,即滴水内,如软硬得所,药成,入铜罐中,待凝,于净地上安一宿,以物盖之出火毒,每用故帛上摊贴,日再换。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一切痈疽发背,溃后肌肉不生。
乱发 松脂 薰陆香(各半两) 故绯帛(一尺,烧灰) 故青帛(一尺,烧灰) 黄蜡(一两) 黄丹(六两)
上以油一斤,先煎一两沸,内发煎令消尽,然后下蜡松脂薰陆香青绯帛灰,煎搅令烊,以绵滤去滓,却入铛中,下丹,以火煎搅令黑色,软硬得所,贮瓷器中,少许涂于楸叶上贴,日二易之。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 疮漏疮,一切恶疮。
上用黄丹,不拘多少,以苦竹园中地龙泥裹包,火 令红,取出放冷,去泥细研,和以轻粉,麻油调如膏药,摊在油纸上贴之。李中父传,屡用效。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 子疮,神效。
没药(四钱) 麝香(三钱) 乳香 轻粉(各二钱) 片脑(一钱) 黄丹(五两) 清油(一斤)
上先将油丹熬,以柳枝搅,又用憨葱七根,先熬一根,令焦,再下一根,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看冷热入脑等搅匀,瓷器盛,用时旋摊贴。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八发痈疽,一切恶疮软疖,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者,贴之即效。及汤火伤,皆可内服外贴,神效。
白芷 白蔹 川芎 甘草(以上各四两) 当归(二两) 丁香 干蟾(各半两) 木鳖子(二十八个) 没药(一两半,别研) 乳香(二钱半,别研) 片脑(一钱,研) 杏仁(九十八个) 鼠头(二个,腊月者) 骐麟竭(一两,研) 真绯绢(一尺,烧灰) 黄丹(十两) 清麻油(二斤) 室女油头发(如拳大)
上锉细,以好酒拌湿一宿,入铛内,用油煎,候药深赤黑色,滤去滓,别入净铛,慢火煎,少顷即入别研者及黄丹蜡,以柳枝不住手搅,时时滴入水,试看软硬得所,即是成膏。
发背未脓者,半入银石器慢火熬及半盏许,去滓,次入乳香,碾碎先入又熬之,候如一茶脚许,先将蜜熬去滓放冷,却入煎熬者膏子及众药搅匀,再熬,候金漆状乃成。入不犯水,瓷器内收之,每用少许点,大效。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一切恶疮肿毒等疾。
香油(一斤) 黄丹(五两) 槐枝 梧桐枝 柳枝 桑枝 桃枝(锉,长一寸,各一两)
上先将油同枝入锅内,文武火煎众药黑色,滤去滓,次下黄丹,不住手搅,候黑色,收瓷器内,绢帛摊贴。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诸疮及杖疮,宜贴之。
杏仁(四十八个) 蓖麻子(三十四个) 巴豆(一十四个) 木鳖子(二十四个,去壳) 槐枝(四指长,四两) 柳枝(二两) 桃枝(三两) 乳香(三钱) 黄丹(春秋用三两半,夏用四两,冬用三两) 麻油(半斤)
上将油入锅内,下药熬焦黄色,绵滤去滓,再熬,滴水中成珠,不散为度,下乳香末搅匀,每用纸摊贴。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痈疽疖毒,远近 疮,打扑 伤,肿毒发背,刀斧所伤,箭头在内,蛇犬所伤,并皆治之。
槐枝 柳枝 桃枝 榆枝 桑枝 枸杞枝(以上各锉,长二寸者,各二十条,嫩者剥取皮) 白芷 白芨 白蔹 当归 大黄 黄柏 杏仁 赤芍药 蓖麻子(去壳,以上各一两半) 血竭(半两) 轻粉(三钱) 黄丹(十二两) 没药(半两) 乳香(半两) 雄黄(半两)
上先将六枝皮,用清油三斤于砂锅内,文武火煎,令津液尽为度。滤过,却将白芷等九味锉碎,下油内浸透,又用慢火煎焦,去滓,再滤过。却将黄丹分作三次下,熬令黑色,滴水中不散为度。却将血竭等末,待油微温,下于油内,瓷罐盛之,盖口埋土内,三日出火毒,任意摊贴。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痈疽发背,诸般疮疖,从高坠堕,打扑伤损,脚膝生疮,远年 疮,五般痔漏,一切恶疮。又云:专治发背,神妙不可具言。有初觉或做疮,用牛皮胶熬令稀稠得所,如药化摊在毛头纸上,于初觉处或有做疮处贴,次用软布帕子二条,于酽米醋内煮令热,漉出,互相于胶纸上,乘热蒸熨,不可令布帕冷。布帕二条,不可都齐漉出,常留一条在醋内,煮候蒸熨,得一条冷,却于醋内取热布,蒸冷布,却入醋内煮,庶几常得热布,替换熨蒸,即易见效。若疮痒,乃是药攻其病,须忍痒,不止蒸熨,直候脓出将尽,即浓前贯众汤,候温洗去胶纸,次日根据前更洗。若尚有脓,又如前法蒸熨,虽连数日蒸熨不妨,但要疮中脓尽疮干为度。然后用生肌红玉散,掺在疮上,即以万金膏贴,每日一上或两上,每用再蒸熨,并如前先铺胶纸于疮上,熨了亦如前用贯众汤,洗去胶纸。
龙骨 鳖甲 苦参 乌贼鱼骨 黄柏 草乌 黄连 猪牙皂角 黄芩 白芨 白蔹 木鳖子 当归 白芷 川芎 浓朴(去粗皮) 槐枝 柳枝(俱锉碎,各一分) 乳香(别研,一钱) 没药(别研,一分) 黄丹(一两半) 清麻油(四两,冬月半斤)
上除乳没丹外,余药入油内,慢火煎,候白芷焦色,去滓,入黄丹一半,不住手搅令微黑色,更入黄丹仍搅,待滴入水中成珠,不粘手为度。搅温下乳没末,亦搅匀,瓷器盛,用时量疮大小,摊纸贴之。治诸恶疮,如自然铜肉桂各一分。一方无当归。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