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88 页/共 791 页

治脾黄,土瓜根散方,土瓜根(半两) 栝蒌根(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五   肺黄证候   肺黄者,眼目白色,头面微肿,鼻衄不止,多涕增寒,遍身生赤粟子,壮热,腹胀胸满,上气。若粟子紫黑色。及肿者,难治。烙肺俞二穴、大肠俞二穴、天窗穴、手阳明二穴、下廉二穴、丹田穴、承山二穴及手足心、背心、两乳头上二寸。   治肺黄,栝蒌散方。   栝蒌(一枚干者) 柴胡(半两去苗)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款冬花(半两) 芦根(半两锉) 贝母(半两煨,令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瓜蒂(七枚)上捣罗为末。每取一字,各吹鼻中,当下黄水为效。   卷第五十五   肾黄证候   肾黄者,面色青黄,腰背疼痛,耳中飕飕,百般声响,脚膝无力,多唾呕逆,不能下食,悲而不乐。若两脚浮肿齿黑如大豆者,难治。烙肾俞二穴、膀胱俞二穴、章门二穴、魂舍二穴、百会穴、三里二穴及两足心。   治肾黄,附子散方。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脐) 干姜(一分炮裂,锉) 生干地黄(二两)上件药,捣筛为散,分为三服。每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莴苣子(一合细研)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蔓荆子(一合)上研,令极烂,入热汤一小盏,搅,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五   胆黄证候   胆黄者,面色青黄,多惊少卧,悲泣不定,嗔怒无恒,舌上生疮,唇口干燥。若喘粗不止者,难治。烙胆俞二穴、上管穴、风池穴、下廉二穴、心俞二穴、肝俞二穴、伏兔二穴。   治胆黄,车前子散方。   车前子(半两) 秦艽(半两去苗)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犀角屑(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五   脑黄证候   脑黄者,由热邪在于骨髓,而脑为髓海。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则令身体发黄,头疼,眉疼,烙百会穴、风府穴。   治脑黄,石膏散方。   石膏(二两) 秦艽(一两去苗) 犀角屑(一两) 栀子仁(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栀子仁(一两) 栝蒌根(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五   行黄证候   行黄者,由瘀热在脾藏,但肉微黄,而身不甚热。其人头痛心烦,不废行立也。烙脾俞二穴、上管穴、百会穴。   治行黄,宜服此方。   黄芩(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犀角屑(一两) 栝蒌根(一两) 栀子仁(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五   癖黄证候   癖黄者,由饮水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服下满痛,而身体发黄。   烙胃俞二穴、上管穴、胃管穴。   治癖黄,半夏散方。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前胡(三分去芦头) 槟榔(三分)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筛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   卷第五十五   胃黄证候   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烙胃俞二穴、上管太冲二穴。   治胃黄,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黄芩(一两) 赤茯苓(一两) 栝蒌(一枚) 枳壳(一两半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五十五   鬼黄证候   鬼黄者,面色或青或黑,遍身皆黄,狂语多惊,皮肤枯,舌根謇涩,心中恍惚,常见鬼神,或自强言,诈作惺惺。若鼻中灰色,舌黑,毁裂衣裳者,难治。烙心俞二穴、百会穴、巨阙穴、章门二穴、下廉二穴、明堂穴、神庭穴。   治鬼黄,丹砂散方。   朱砂(半两) 马牙硝(一两) 铁粉(半两)上件药,同细研如粉。不计时候,磨犀角水调下一钱。   卷第五十五   奸黄证候   奸黄者,是鬼黄变入奸黄也,面目遍身俱黄,言语失错,心神狂乱,诈奸黠如不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