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82 页/共 791 页

治水气。心腹鼓胀。木香丸方。   木香(半两) 槟榔(半两) 硼砂(三分细研) 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酽醋一大盏。熬硼砂巴豆为膏。入末相和。丸如绿豆大。每服。   食前。煎青橘皮汤下五丸。   治水气。肿入腹。鼓胀。恶饮食方。   大戟(一两锉碎微炒) 皂荚(一两炙黄焦去皮子) 乌扇(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水下五丸。当下利一两行。   次日更服。以瘥为度。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令紫色) 椒目(一两微炒去汗) 赤茯苓〔一(二)两〕 吴茱萸(二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水气。心腹鼓胀。上气喘息。宜服此方。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甜葶苈(三两隔纸炒令紫色)椒目黄焦去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以利为度。   又方。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槟榔(半两) 牛蒡子〔二(一)分微炒〕 商陆(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用猪肾一只。切作四五片。掺药半钱。用湿纸裹。 火中煨熟。空心顿服。又微呷酒三二合。须臾下利为效。   卷第五十四   治水肿咳逆上气诸方   夫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溢皮肤。而身体肿满。流散不已。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则上气而咳逆也。   治水气咳逆上气。四肢浮肿。坐卧不安。汉防己散方。   汉防己(半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木通(一两锉) 赤茯苓(一两)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合(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枣四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治水气。遍身肿满。上气咳逆。小便涩少。宜服此方。   桑根白皮(一两锉) 泽漆茎叶(一两) 赤茯苓(一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十里。小便大利为效。如未利。即再服。   治水气浮肿。咳逆上气。宜服此方。   甜葶苈(三分隔纸炒令紫色)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赤芍药(半两)秦艽(半根白皮(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浆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治水气肿盛。咳逆上气。小便赤涩。杏仁散方。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白茅根(一两半锉) 赤茯苓(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两〕 川芒硝(一两) 木通(一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十里。当下黄水一二升为效。   治水气肿满。咳逆上气。乌扇丸方。   乌扇(半两) 蛤蚧(一对涂酥微炙) 木通(半两锉) 汉防己(半两) 大戟(三分锉碎微炒) 槟两) 当归(半两桂(半两去皴皮) 赤茯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日五更初。以桑根白皮汤下三十丸。   治水肿。咳逆上气。坐卧不得。宜服此方。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牵牛子(一两微炒)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煮赤小豆饮。及大麻子饮。下十丸。   日三服。以大小便利为又方。   海蛤(一两细研)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汉防己(一两) 杏仁〔一(二)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甘遂(一两煨令微黄) 桑根白皮(一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大麻子汤下七丸。   治水气肿满。咳逆上气。坐卧不安。海藻丸方。   海藻(二两半洗去咸味。)牵牛子(二两半微炒) 桂心(一两) 甜葶苈〔一(三)两隔纸炒令紫色〕 牛黄(半两细研) 昆布(二两半洗去咸味) 椒目(一两微炒去汗)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卷第五十四   治水症诸方   夫水症者。由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大小肠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强硬。在两胁间。膨膨胀满。遍身皆肿。所以谓之水症也。   治水症。心下痞坚。上气喘急。眠卧不安。大肠秘涩。鳖甲散方。   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 ) 桑根白皮(二两锉) 诃黎勒皮(一两半) 赤茯苓(一两半) 吴微炒)川大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治水症。腹内坚胀喘息。大小便涩。木香丸方。   木香〔二(三)分〕 甘遂(半两生用)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腻粉(一分)水银(半两入少煮枣肉研纸裹压去油) 蘧麦(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木通汤下三丸。   治水症。腹胁牢强。通身肿满。不能饮食。海藻丸方。   海藻(一两洗去咸味) 椒目(一两微炒去汗) 川芒硝(一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杏仁微黄)桂心(一(一两)干姜(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夜临卧时。以温水下三丸。以疏利为度。   治水症。腹大肿硬。大小肠不通。白矾丸方。   白矾(半两烧令汁尽) 踯躅花(半两酒拌炒令干) 细辛(半两)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 藜芦参(半两锉)锉碎微砂) 川乌头(半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黍米大。空心。以温水下五丸。以通利为度。   卷第五十四   治水蛊诸方   夫水蛊者。此由水毒瓦斯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曰水蛊是也。   治水蛊。遍身肿。楮枝汤方。   细楮枝(十两锉) 黑豆(一斗) 细桑枝(十两锉)上件药。以水五斗。煎取一斗。去滓。别煎取三升。每服。暖一小盏服之。日三四服。   治腹重大。动摇有水声。皮肤黑色。名曰水蛊。宜服此方。   白茅根(一握锉) 赤小豆(二升)上件药。都以水六升。煮小豆令熟。去茅根。食豆及汁。病当随小便出为效。   又方。   青蛙(二枚干者涂酥炙微黄) 蝼蛄(七枚干者微炒) 苦葫芦子(半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不过三服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