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78 页/共 791 页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两) 牵牛子(一两微炒)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羌活(半两) 乌臼皮(半两锉) 汉防己(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日空心。浓煎桑根白皮汤。调下三钱。以利为度。   治十种水气。腹胀喘嗽。大小便涩。槟榔丸方。   槟榔(一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汉防己(半两)川朴硝(两) 泽泻(半两汤浸去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饭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饮下二十丸。以利为度。未得快利。即再服之。   治十种水气。遍身浮肿。大小便涩。喘促不止。牵牛子丸方。   牵牛子(三分微炒) 汉防己(一分) 椒目(一分微炒) 滑石(半两) 遽麦(半两) 槟榔(半两) 甘遂两隔纸炒令紫色) 郁李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木通灯心汤下二十丸。以利为度。未得快利。即再服之。   治十种水气。遍身肿满。上气喘息。大小便俱涩。宜服大戟丸方。   大戟(一两锉碎微炒) 牵牛子(一两微炒) 皂荚(一两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 海蛤(一两郁李仁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水下二十丸。   以利为效。   治十种水气。喘息。腹胁鼓胀。小便不通。续随子丸方。   续随子 海蛤(细研)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 汉防己 甘遂(煨令微黄)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滑石(各半两) 腻粉(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饮下七丸。当得快利。如未利。晚食前再服。   治十种水气。此方出神仙密藏经。人间无本。因郑炼师。向天台金坛上石壁所记。有数疗。一瘥以后。永有此灵验。有人先患脚饮难下。靡觉饥渴。但喘粗不须倚物而坐。羸弱异常。因服此药。当日气散。十日后肚硬消尽。二十余日后气力如旧。既获神效。誓传于世。川朴硝丸方。   川朴硝(二两细研) 川芒硝(一两细研) 马牙硝(半两细研) 川乌头(一两生去皮脐捣罗为末) 椒目去浮者水煮牙出候干上件。葶苈莨菪杏仁等相和。先捣一千杵。取大枣十枚。煮取肉。与上件药细研令匀。   然后入炼了蜜。和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桑根白皮汤下二十丸。   治十种水气。面目四肢肿满。心腹虚胀。三焦壅滞。坐卧喘急。川大黄丸方。   川大黄(一分锉碎微炒) 川朴硝(一分) 大戟(一分锉碎微炒) 甘遂(一分煨令微黄)芫花(一分醋拌炒令干) 椒目(一分微炒去汗) 甜葶苈(一分隔纸炒令紫色)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饮下十丸。当得快利。如未利。晚食前再服。   治十种水气。遍身肿满。喘急烦闷。心腹壅滞。大小便不利。宜服此方。   大戟(一分锉碎微炒) 甜葶苈(一分隔纸炒令紫色)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干) 甘遂(一分煨(一分去皮心研纸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三丸。   治十种水气。通身浮肿。食不消化。心腹胀满。宜服此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大戟(半两锉碎微炒) 甜葶苈(半两生用) 川大黄(锉碎微炒微炒别研)七丸。如人行五里。以热茶投。利下粘滑物。   治十种水气。小便出水瘥方。   大戟(一两) 甘遂(一两)上件药。生捣罗为末。每服取大麦面一两 药末一钱 以水和作饼子。烧熟徐徐吃尽。   以汤茶下之。五更后服。至晓下水极多。如病未退。隔日再服。   又方。   春大麦面(一两) 甘遂(一钱微炒)上件药。相和用水和作饼子。以慢火烧令黄熟。碾为末。分为二服。空心以葱白汤调服之。取下水三二升自定。   治十种水病。极甚。肿从脚起入腹。证候虽恶。宜服此方。   大戟(半两锉碎微炒) 当归(一两锉微炒)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夜临卧腹空时温服。   治水病瘥后。常服此药。永不复发方。   大麻仁(二两微炒研如膏) 黑豆(三两炒熟去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眠卧方。   生大戟末(一钱) 荞麦面(二钱)上件药。以水和作饼子。慢火烧令黄熟。碾为末。空心。以茶清调下。相次以大小肠通利为效。   又方。   大戟(一两锉碎微炒)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 苦葫芦子(一两微炒)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陈大麦面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四分。每日空心。   和滓温服。良久腹内作雷声。更吃热茶投之。使大小肠通利。不过三服效。   又方。   蝼蛄(五枚晒令干)上研为末。食前。以暖水调下半钱至一钱。小便通利为效。   治十种水气方。   泽漆(一十斤于夏间拣取嫩叶入酒一斗研取汁约二斗)上于银锅内。以慢火熬如稀饧。即止。于瓷器内收。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一茶匙。以愈为度。   卷第五十四   治水气遍身浮肿诸方   夫水气遍身浮肿者。由脾肾俱虚。故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流治水气遍身浮肿。气息喘急。小便赤涩。宜服牵牛散方。   牵牛子(二两微炒)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二两锉) 槟榔(一两) 郁李仁(二两汤浸去皮微炒) 汉防己(一两) 猪苓(一两去黑皮) 木通(一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十里。当利三两行。如未利即再服。   治水气遍身浮肿。心胸急硬。气满上喘。大小便涩。甘遂散方。   甘遂(一两煨令微黄)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泽泻(三两) 黄芩(一两)泽瓤焙)川朴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五更初。煎桑根白皮汤调下一钱。以利为效。   又方。   桑根白皮(三两锉) 赤小豆(一升以水五升煮熟取汁二升) 郁李仁(二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紫苏叶(二两) 白茅根(三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小豆汁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治水气遍身浮肿。小便不利。宜服此方。   大戟(半两锉碎微黄) 海蛤(一两细研) 滑石(一两) 甘遂(一分煨令微黄) 汉防己(半两) 续随子(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日空心。以温葱汤调下一钱。以快利为度。   治水气遍身浮肿。按之没指。心腹气胀。大小便涩方。   赤茯苓(一两) 汉防己(一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槟榔(一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李仁(一两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大小便通利为效。   治水气遍身浮肿。宜利三焦通水道。猪苓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