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74 页/共 398 页
好蜜以一匙抄,稍稍咽之,令下良。(文仲同)
又疗鱼骨哽在喉中方。
以少许 砂口中咀嚼,咽之立下。(出第七卷中)
必效疗鱼骨哽方。
含水獭骨立出。(短剧同)
又方鱼网覆头立下,千金云,烧灰服半匕。(短剧同出第二卷中)
古今录验疗鱼哽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方。
取鲤鱼鳞皮合烧作屑,以水服之,则出也,未出更服之,取出为度。(出第二十九卷中)
卷第八
杂误吞物方一十七首
肘后疗误吞钩方。
若绳犹在手中者莫引之,但益以珠 若薏子辈就贯之,着绳稍稍令推至钩处,小小引之则出。
又方以小羊喉以沓绳推至钩处,当退脱,小引则出。
又方但大戾头四向顾,小引之则出。
又方常思草头一把,二升水淘灌之,十余过而饮之。
又疗误吞诸木竹钗辈方取布刀故锯烧渍酒中,以女人大指甲二枚烧末,纳酒中饮之。
又方若是桃枝竹钗,但数数多食白糖,自消去。
又疗以银钗簪筋 吐,因气吸误吞不出方。
多食白糖,渐渐至十斤,当裹物自出,此说与葛氏小异。(并出第五卷中)
深师疗误吞钩方。
虎珀珠上一物,贯着钩绳,推令前入,至钩所又复推,以牵引出矣,若水精珠卒无珠坚物摩令滑,用之也。(出第二十二卷中)
千金疗误吞环若指呕方。
烧雁毛二七枚末服之,鹅羽亦佳。(《备急》、《文仲》同)
又误吞珠铜铁而哽者方。
烧弩铜牙令赤,纳酒中饮之,立愈。(出第二十六卷中)
张文仲疗吞诸珠 铁而哽方。
烧弩铜牙令赤,纳水中,饮其汁立愈。(《肘后》、《备急》同)
又疗误吞钱方捣火炭末,服方寸匕,则出。(《肘后》、《短剧》、《集验》、《千金》、《备急》深师同)
备急葛氏误吞钗方。
取薤暴令萎煮令熟勿切,食一大束钗则便随出,生麦叶若蘩缕皆可用,良效。(《千金》、《肘又误吞钉及箭金针铁等物方。
多食肥羊肉脂及诸肥肉,自裹出。(肘后、千金、文仲、同并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误吞银 及钗者方。
取饴糖一斤,一顿渐渐食尽,多食之, 及钗便出。(《短剧》、《集验》、《千金》同千金作白糖)
又方取水银一两分服之,钗便下去也,亦可以胡粉一两捣调之,分再服,食银令如泥也,若吞金银物在腹中皆服之,令消烊出也。
又疗误咽针方取真吸针磁石末,酒白饮服一方寸匕,解曰,磁石特能吸取针,难云,今吞针哽在喉中,而服磁石末入腹耶,若含磁石口中者,或吸针出耳,二理详取其义焉。(《短剧》、《集验》、《千金》同出第二十九卷中)
卷第九
咳嗽方三首
《病源》咳嗽者,由肺感于寒,微者成咳嗽也。肺主气,合于皮毛,邪之初伤,先客皮毛,故肺先受之,五脏与六腑为表里,皆禀气于肺,以四时更王,五脏六腑皆有咳嗽,各以其时感于寒而受病,故以咳嗽形证不同。五脏之咳者,乘秋则肺先受之,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声,甚则唾血;乘夏则心先受之,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乘春则肝先受之,肝咳之状,咳则两(一作左)胁下痛,甚则不可转侧,两 下满;乘季夏则脾先受之,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引于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乘冬则肾先受之,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逆,此五脏之咳也。五脏咳久不已,传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而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之状,咳而遗粪;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之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出;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之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又有十种咳,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终是也;二曰寒咳,饮冷食寒,注入于胃,从肺脉上气,内外合,因之而咳是也;三曰支咳,心下硬满,咳则引四肢痛,其脉反迟是也;四曰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五曰心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是也;六曰脾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下引少腹是也;七曰肺咳,咳引颈项而唾涎沫是也;八曰肾咳,咳则耳聋无所闻,引腰并脐中是也;九曰胆咳,咳而引头痛、口苦是也;十曰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诊其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手阳明经也,其脉浮则为阳实,阳实者,病苦腹满,善喘咳,脉微大,为肝痹,咳引少腹,咳嗽脉浮大者生,沉小伏匿者死。
又云,脉浮直者生,沉硬者死;咳且呕,腹胀且泄,其脉弦弦欲绝者死;咳脱形发热,脉小硬急者死;咳且羸瘦,络脉大硬者死;咳而尿血,羸瘦脉大者死。(出第十四卷中)
《短剧》疗咳嗽。紫菀七味汤方。
紫菀(半两) 五味子(一两) 桂心(二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两仁,碎) 干姜(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药切,以水九升,煎取二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KT面、腥腻。(《经心录》、《古今录验》同,出第二卷中)
《延年》紫菀饮 主咳嗽方。
紫菀 贝母 茯苓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 生姜(各三两) 人参(二两) 橘皮(一两去脉)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七里,更进一服。忌葱、蒜、面、酢。(张文仲处,《古今录验》同,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天门冬煎 疗咳嗽方。
天门冬(六两去心) 杏仁(三升去双仁、皮、尖,碎) 椒(三升熬令汗出) 桂心 浓朴(炙) 杜仲 苦参(各三两) 附子(六两炮) 干姜(六两) 乌头(二枚炮) 人参(六两)
蜈蚣(一枚去头、足,炙)
上十二味,别捣杏仁,其余者合捣下筛,以五斤胶饴和捣千杵。服如大枣一枚,日三。忌冷水、猪肉、生葱、鲤鱼。(出第九卷中)
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