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70 页/共 398 页

广济主脾胃中热,消渴,小便数,骨肉日渐消瘦方。   黄连 麦门冬(各十二分去心) 苦参 栝蒌 知母 茯神 土瓜根(各八分) 人参甘草(炙各六分)   上九味捣筛,蜜和丸,每食后少时,煮芦根大麦饮,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四十丸,不利。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酢等物。   又主胃气冷弱,食则吐逆,从朝至夜不得食,食入腹则胀气满急,大便出,饭粒如故,带酸气而羸,计日渐困者方。   吴茱萸(二两) 白术(三两)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五味子(各二两) 曲末 麦(末各五合) 浓朴(一两半) 桂心(一两)   上十味捣筛为散,空腹煮生姜汤服方寸匕,一日三服,渐加至二匕。忌生葱桃李雀肉海藻菘菜。(出第一卷中)   延年白术丸,疗恶心,数吐水不多,能食少心力者方。   白术 干姜 人参 浓朴(炙) 桂心(各六分) 细辛 茯苓 当归 茯神 枳实(炙)   五味子 附子(各六分炮) 吴茱萸(六分) 远志(五分去心) 旋复花(四分) 泽泻(五分)   上十六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再服,加至三十五丸。忌桃李雀肉大酢生菜生葱猪肉冷水。(出第十七卷中)   卷第八   胃实热方二首   千金凡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头痛,(脉经云阳中坚痛而热)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名曰胃实热也。   疗胃实泻胃热汤方。   栀子仁(二两) 芍药(四两) 白术(五两) 茯苓(三两) 生地黄(汁一升) 射干(三两)赤蜜(一两) 升麻(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六味,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地黄汁两沸,次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老小以意服之。忌桃李雀肉酢物芜荑等。   又方灸膝下三寸两脚三里穴各三十壮,主胃中热病。   卷第八   胃虚寒方七首   千金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恶风寒,洒洒自急,腹中痛耳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浮肿,名曰胃虚冷也,又疗胃虚冷,少气口苦,身体无泽,补胃汤方。   防风 柏子仁 细辛 桂心 橘皮(各二两) 芎 吴茱萸 人参(各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等物。   又补胃虚寒,身枯绝骨,诸节皆痛,人参散方。   人参 细辛 甘草(炙各六分) 桂心 当归(各七分) 麦门冬(七分去心) 干姜(八分) 远志肉(四分) 蜀椒(三分汗) 吴茱萸(二分)   上十味为散,食后服方寸匕,温清酒进之。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并出第十六卷中)   范汪疗胃气虚,不欲食,四肢重短气,调和五脏,并疗诸病调中汤方。   薤白(切一升) 枳实(六枚炙) 橘皮(三枚) 大枣(十二枚) 粳米(三合) 香豉(六合)   上六味切,枳实橘皮枣,以水六升先煮薤,得四升,纳诸药,煮取一升半,适寒温服,中分服之,良。(一方生姜四分出第二十一卷中)   删繁疗胃虚,苦饥寒痛,人参补虚汤方。   人参 当归 茯苓 桔梗 芎 橘皮 浓朴(炙各三两)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白术(五两) 吴茱萸(二两) 大麦 (二升炒)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猪肉酢等物。(出第十一卷中)   又白术八味等散方。(与前疗同)   白术 浓朴(炙) 人参 吴茱萸 麦 (炒) 茯苓 芎 橘皮(各三两)   右药捣筛为散,食前服方寸匕,暖酒进之,随性服。忌桃李雀肉大酢。(出第四卷中)   延年补胃饮,主胃气虚热不能食,兼渴引饮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三两) 橘皮(二两) 生姜(三两) 薤白(切一升) 豉(五合绵裹)   糯米(二合)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六服,中间任食,一日令尽。忌酢物。(张文仲处出第一卷中)   卷第八   五膈方八首   病源五肺气者,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忧膈之为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恚膈之为病,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气膈之为病,胸胁逆满噎塞,胸膈不通,噫闻食臭,寒膈之为病,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热膈之为病,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胸烦四肢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说五膈形证也,经云,阳脉结谓之膈,言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而气之与神并为阳也,伤动阳气,致阴阳不和,而腑脏生病,结于胸膈之间,故称为膈气,众方说五膈互有不同,但伤动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气。(出第十三卷中)   备急膈中之患,名曰膏肓,汤丸径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要丸方。   麦门冬(十分去心) 椒(六分汗) 远志 附子(炮) 干姜 人参 桂心 细辛(各六分)甘草(十分炙)   上九味捣筛,以蜜和丸,如弹子。以一枚着牙齿间含,稍稍咽汁,日三,主短气胸满,心下坚,冷气,此病有十许方,率皆相类,此丸最效,五膈者,谓忧膈气膈恚膈热膈寒膈也。   忌张文仲五膈丸方。   吴茱萸 曲 杏仁(去皮尖) 干姜 蜀椒(汗) 好豉(熬)   上六味等分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七丸,日三。忌生冷。(此方出隐居效验备急肘后同出第三卷中)   延年秘录凡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五病同药,常以忧愁思虑食饮而得之,若寒食食生菜,便发其病,苦心满不得气息,引脊痛如刺之状,食则心下坚,大如粉絮,大痛欲吐,吐则瘥,饮食不得下,甚者乃手足冷,上气咳逆喘息气短,疗以九物五膈丸方。   麦门冬(去心) 蜀椒(汗各三两) 远志(三两去心) 甘草(五两炙) 附子(一两炮)   干姜(三两) 人参(四两) 桂心(三两) 细辛(三两)(通按此即前五膈要丸一味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