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75 页/共 398 页

五嗽方四首   《深师》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燥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四满丸方干姜 桂心 踯躅花 芎 紫菀 芫花根皮(各二分) 人参 细辛 甘草(炙) 半夏(洗) 鬼督邮(各一分) 蜈蚣(一枚去头、足,炙)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服如大豆五丸,米饮下,日三。不知加之至七八丸,服此丸无不瘥,方秘不传。忌羊肉、饧、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又方特生 石(一两泥包,烧半日) 款冬花(一两) 豉(三百枚捣千杵) 巴豆(十六枚去皮、心,熬,别捣如脂)   上四味,捣筛。蜜和服如大豆,米饮下二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忌野猪肉、芦笋。(《古今录验》疗三十年咳,并出第十八卷中)   《备急》华佗五嗽丸方皂荚(炙) 干姜 桂心上三味等分,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酒饮俱得,日三。忌葱。(出第三卷中)   《古今录验》四满丸 疗五嗽,一为气嗽,二为痹嗽,三为燥嗽,四为邪嗽,五为冷嗽,悉疗之方。   蜈蚣(二枚炙) 芫花根(五分熬) 踯躅花(四分) 干姜 芎 桂心(各四分) 人参细辛(各二分)   上八味捣筛,蜜和为丸。一服,米饮下五丸,如大豆许,日三,稍加至十丸。忌生葱、生菜。(出第十九卷中)   卷第九   新久咳方三首   《深师》疗新久咳嗽唾脓血,连年不瘥,昼夜肩息。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四两一方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四枚擘)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日三,数用有效。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又疗新久咳嗽。前胡丸方。   前胡(六分) 乌头(炮二枚) 桔梗 干姜(各二分) 桂心(八分) 蜀椒(八分汗)   上六味,捣筛,蜜和如樱桃大一丸。含化,稍稍咽之,日三。又疗久咳,昼夜不得卧,咽中水鸡声欲死者,疗之良。忌猪肉、冷水、生葱。(并出第十八卷中)   《千金》疗新久咳嗽。款冬花煎方。   款冬花 干姜(为末) 芫花根(熟熬为末各二两) 五味子 紫菀(各三两)   上五味,先以水一斗煮三味,取三升半,去滓,纳芫花干姜末,加白蜜三升,合投汤中,令调于铜器中,微火煎,令如饴,可一升半。服枣核大含之,日三服,曾数用,甚良。忌蒜、面、腥、腻。(《深师》同,出第十八卷中)   卷第九   卒咳嗽方八首   《肘后》疗卒咳嗽方釜月下土(一分) 豉(七分熬)   上二味,熬,捣,蜜丸如梧子大。米饮服十四丸,曾用有验。   又方饴糖(六分) 干姜(六分末) 豉(一两)   上三味,先以水二升,煮豉三两沸,去滓,纳饴糖消后,纳干姜末,分为三服。   又方生姜汁 百部根汁上二味,合煎。服二合。(并出第一卷中)   张文仲卒咳方百部根(四两)   上一味,酒一斗煮之,再宿火。温服一升,日再服之,效。(《肘后》同)   又方温清酒(一升) 驴膏(一升)   上服之。亦疗上气。(并出第三卷中)   《备急》卒咳嗽方芫花(二两熬)   上一味,水二升,煮四沸,去滓,纳白糖一斤。服如枣大,勿食咸酸物。亦疗久咳。(《肘后》同)   又方炉中取铅屑(一分) 桂心(二两) 皂荚(二两去皮、子,炙)   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人米饮下服十五丸,小儿五丸,日二服。忌生葱。(《肘后》同,出第三卷中)   《深师》疗卒咳逆,上气肩息,昼夜不止欲绝。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 细辛(各二两) 甘草(半两炙)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及两仁者,研,一本作杏仁)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秘方。忌海藻、菘菜、生菜。(出第十八卷中)   卷第九   暴热咳方二首   《千金》疗暴热咳。杏仁饮方。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两仁,炒,研) 柴胡(四两) 紫苏子(一升) 橘皮(一两)   上四味,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常服饮之不妨。(本方无紫苏子、有干枣,出第十八卷中)   《延年》贝母煎。主暴热咳方。   贝母(三两)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和地黄汁三升、生麦门冬汁一升、白蜜五合、好酥二合、生姜汁一合,又先取地黄、麦门冬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枣大含咽之,日三夜再服。忌海藻、菘菜、咸物。   (蒋孝璋处,出第五卷中)   卷第九   冷咳方三首   《深师》疗冷咳逆气。干姜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