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367 页/共 398 页
以大器盛汤,若大热投少冷水,即于汤中坐勿动,须臾百节开,寒热之气皆从毛孔中出,变作流汗,若心中热闷者,还服少许热汤即定,久乃出汤,以衣被覆盖睡,豁然平复,如患太重者,不过三两度即瘥。(千金翼同)
又解一切石发方。(HT 法)
胡豆(半升)
上一味捣,研之以水八合,绞取汁饮之,即瘥,虚弱人半升,中平以意量之。
又大黄丸方。
大黄(五两捣末) 大麻子(五两熬勿令焦待冷于簸箕中以手 去皮取仁研如膏)
上二味合治令匀,以蜜和丸如梧子大,以汤饮下十丸至二十丸,以宣利为度,此方甚妙,通阳壅秘,服之尤良,忌如常法。
华陀荠 汤,疗石毒卒发者,栗栗如寒,或欲食,或不欲食,若服紫石英发毒者,亦热闷昏昏喜卧,起止无气力,或寒,皆是腑脏气不和所生,疗之方。
荠 (四两) 甘草 蓝子(各一两) 茯苓 黄芩(各二两) 蔓菁子(一升) 人参(一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蔓菁子,取八升,去滓内余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若虚弱倍人参,若气上加茯苓荠 一两,甚良,(千金翼云若体寒者倍人参减黄芩若气上倍茯苓加荠 一两)
应杨州所得异故单葱白汤药,疗沉体中数年或更发宜服之方。
葱白(一斤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尽,未定,更作服之,至三剂即瘥止。
又疗乳石发,樊尚书传,萧亮常服良验,余因热重盛,切虑不安,遍于李虔 率更吴升诺议处求解法,亦称此味奇绝方。
甘草(二两炙) 生犀角(一两牛屑) 葳蕤(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甚效。
又方乌豆(二升)
上一味,以水九升,煮取五升,去滓,以铜钵重汤煮,取一升,每服一匙,尽即瘥,未定更作佳。
又若盛热发方。
取无灰酒煮三五沸,承稍热服之,以布手巾两个,浸水以拓热处,取瘥为妙,更互用之又疗诸乳石发动,口干寒热,似鬼神为病方。
麦门冬(八分去心) 五加皮 犀角(屑) 黄芩(各四分) 葳蕤(四两) 栀子(四分) 升麻(四两) 大黄(五分) 芍药(四分) 大青 甘草(炙各三分) 苦参(六分)
上十二味捣筛,密丸,食后以蜜水服十四丸,渐加至二十丸,日再,以意加减。(千金翼同)
又疗诸石发热困苦方。
猪脂(五合成炼者) 芒硝(四分) 葱白(五合切) 豉心(三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葱豉,取一升二合,去滓下猪脂芒硝,分三服,未瘥再服。(千金翼同)
又疗石发,热盛充实,四体烦满,脉急数,大小便赤涩,升麻汤方。
升麻 黄柏 黄连 甘草(炙各三两) 黄芩(四两) 芍药(六两) 白鸭通(五两)
淡竹叶(切一升) 栀子(十四枚) 豉(一升) 大黄(三两)
上十一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鸭通,取一斗一升,去滓澄清,取一斗,内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三服,若上气者,加杏仁五合,满加石膏二两。(千金同)
又常防备热发法方。
麦门冬(三两去心) 甘草(一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弹丸,一日服三丸甚良。(千金翼同)
又三黄汤,折石热,通气,泄肠胃,解肌方。
大黄(三两别渍) 黄芩(二两) 栀子(一七枚) 甘草(二两炙) 豉(一升) 麻黄(一两去节)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黄,去上沫,下诸药煎,取三升半,下大黄三五沸,去滓分服,得利以瘥止。(千金翼同)
又方黄芩(二两) 豉(五合绵裹) 葱白(五合) 栀子(二七枚)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服,三剂瘥止。(千金翼同)
又疗石发,身热如火烧,黄芩汤方。(靳邵法)
黄芩(三两) 枳实(二两炙) 浓朴(炙) 栝蒌 芍药(各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甘草(炙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如常法。(千金翼同)
又疗热气结滞,经年数数发方。
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阴干如此物可先收贮备之)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作服。春夏取叶,秋冬取根茎用。
又疗膈上热方。
柴胡 黄芩 甘草(炙) 茯苓 麦门冬(去心) 枳实(炙) 生地黄(各三两) 竹叶(切一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
又方取河中石不限多少,烧令赤,投小便一大升,候冷顿服之良。
又方取寒水石长含,以瘥为度。
又方取黄连水渍,服一升最良。
又疗心下烦热闷,内热不安,冷石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