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362 页/共 398 页
又解服人参汤法人参(三两) 细辛(一两炙) 白术(二两) 桂心(二两) 豉(三升)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 盛,加大黄黄芩栀子各三两。(出千金有甘草二两)
若忘误狂发犹未除,服麦门冬汤方。(在后 石发下)
若心有余热气,更服人参汤方。
人参 防风 甘草(炙各三两) 桂心(二两) 生姜(切) 白术(各一两)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出千金)
桔梗动赤石脂,令人心痛寒噤,手脚逆冷,心中烦闷,赤石脂动桔梗,令人头痛目赤,身体壮热,始觉发,宜温清酒饮之,随能解,须酒势行则解,亦可服大麦 方。
大麦熬令汗出,燥止,勿令大焦,舂去皮,细捣筛,以冷水和服之,入蜜亦佳。(千金翼云炒去皮蒸令熟曝干香捣筛)
石无所偏对,发则令人心急口噤,骨节疼强,或节节生疮,将食太过,发则多壮热,以冷水洗浴,然后用生熟汤五六石灌之,食少暖食,饮少热酒,行步自劳,即服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半斤去心) 豉(二升) 葱白(半斤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覆暖衣,汗出即瘥。一法加甘草三两,人参一两半。千金又有桂心二两,云始觉发,即服葱白豉汤,用葱白半斤,豉二升,甘草二两炙,三味
卷第三十七
铨择薛侍郎等服石后将息补饵法一十五条
薛侍郎曰,服石之后,一二百日内须吃精细饮食羹粥酒等,使血脉通利,羹法。
取獐鹿兔雉鹅鸭肉等,以水净洗,切如指大,于铛中炒令欲熟,即多下葱白,少下椒盐,熬令香,即下少水煮,次下粳米糁,次下豉清酱汁,调咸酸适口,每欲食,先须 十数口羹汁,令胃口开通。皮肤津润,然后进诸食,纵啖炙肉亦无所虑,作此将养,食多且健,纵又若觉体气沉滞,石势不行,慎勿吃面,若觉虚 ,任饵薯蓣 方。
取大薯蓣刮去皮,薄切日曝干,承润 作粉,不粉者更曝,依前 粉讫,下筛,以暖汤及盐和面细切作 肉,造 如前羹法,用浇 ,任食,此肉补益,强筋骨,止渴。
又若觉渴及热盛,慎勿食炙肉,羊獐尤恶,自外肉性平冷者通食,仍勿热进,恐成消渴又若欲知体实而壅者,先看脚KT 趾甲肉满及肉色赤是实也,实即畏热,发当须服药微泻又若觉四肢筋强,背脊重,或头痛如刺,眼睛欲脱者,宜以香汤浴,须虚静大屋内适寒温,先以汤淋大椎及囟上三五十碗,然后乃浴,勿令见风。浴讫,覆被安卧,拟取汗,仍须吃葱葱根(三大握) 干葛(六两切) 豉(三合) 葱白(一大握劈) 生姜(少许切) 椒(十五颗)
上六味,先以水五大升煮葱根,减半,去滓下葛及豉煮,取二大升,去滓,细研少米作稀粥,并着葱白等煮熟。承热啜服之,讫,依前覆被取汗讫,令妇人以粉遍身揩摩。使孔合半日许,始可出外,其病立瘥,如不损,可重为之,又若觉大热者,可服紫雪或金石凌或绛雪或此黄芩(二大两) 栀子仁(二七枚) 干葛(二大两) 芒硝(半大两)
上四味切,以水三大升,煮取软一大升,绞去滓,下芒硝调之,分温两服,快利即瘥止又若发热,但依法次第将息,及服药后得微汗微利为佳。不要多利,利多即反损石势,又加虚人。
又若觉体气昏昏,不痛不痒,小便赤涩,即捣茅根汁服之,又若口干,即捣蔗汁服之。
(其甘蔗能利大小肠如先利即勿吃甘蔗在下卷口干法中)又若少觉不下食,服生姜汁酒等法。
生姜汁(一合) 白蜜(一匙) 清酒(倍生姜汁)
上三味相和,温顿服之半日乃效甚佳。
又若觉食不下兼呕,宜服麦门冬饮子法麦门冬(一大两去心) 甜竹叶(一大握) 生姜(半大两切) 小麦(四合淘去土秕)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两服。
又若不下食,体弱乏气力,即宜食鲜鲫 法。
取鲜鲫鱼剥去鳞,破去肠血,勿洗之,但用新布一二尺净拭,令血脉断,名曰上 ,余依常 法,美作蒜齑。仍食瓜姜等酱,尤益人下食,亦疗气痢赤痢。
又若发疮及肿,有根无根,但服五香连翘等汤及丸,其法在此卷末痈疽法中。
忌食猪肉蒜生菜等,唯宜食兔肉,仍须熟吃甚佳。
又若肿有根,坚如铁石,带紫赤色者,服汤后,仍以小小艾炷当肿上灸之,日一两炷为佳,养如常法。
又若触秽必不善,四体懔懔,饮食无味,亦可含香丸,如不瘳,服一盏五香汤,取微利一行佳,则不烦沐浴也。
卷第三十七
饮酒发热诸候将息补饵论并法一十条
古今录验论曰:饮酒则石势敷行经络,气力强溢,肾气坚王,即顿为阳事,阳事过多,便肾虚,肾虚则上热。热盛则心下满,口干燥,饮随呕吐,胃腑不和,宜服葛根饮,安谷神除热又若热盛充满经络,心腹少胀,欲心下KT KT 不消,或时聚如坚,随复消者,宜服秦艽汤秦艽(三两细切) 以牛乳一大升煮,取一小升,去滓顿服之,得利即瘥,若老弱可量气力进之,其饮食亦宜清冷。不得浊热,浊热则使石势壅塞不行,喜呕吐,病坚结也,亦能发黄,或小便赤,心坚痛者,亦宜服秦艽汤,得溏泄瘥,热气散后。黄色纵彻皮肤,是瘥候勿怪,热又若热解,寒不解者,可饮三合热酒使解。
又若寒解后,头重耳鸣,满眼漠漠,心下痛者,可饮二合许清酒便瘥,寒温宜依此法。
又若心下结硬,腹胀,大小便不利者,急服前胡大黄汤下之,法在下卷小便淋法中。
又若欲狂癖失常者,与白薇汤下之,法在下卷痰 干呕法中。
又若酒热歇,石热亦不复行,心下热结已消,黄纵未歇,亦无所苦,但冷冻饮料食,勿进辛辣菜及热补食,若不欲进清冷者,可和暖饵,勿令大热。
又若饮热歇后,石势虚损,饮食入口,自觉诸脉中HT HT 如冷水入者,是酒石俱退,经络又若头眩,耳闻空中有人语,心怯恐惧,兼忧悸不安,四肢如痹,或起眠即辄惊,如被虎野狼所逐,威势所摄者方。
服淡竹沥一二升,乃至三升瘥止,亦可进白薇汤下之,消息稍与令饮粥,常令有食力时进鸡心酸枣汤。常令对偶安慰之,以美言相悦,慎不可以恶事惊之。
又鸡心酸枣汤,疗饮后阳多,肾虚发热,积日不食,胃中虚热,饮食不已,气入百脉,心脏虚甚,令人失常法。(出古今录验)
鸡心(十枚) 酸枣(半升) 人参(一两) 茯神 芍药(各二两) 白薇 枳实(炙)
知母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药半熟,内心煮,取三升,冷分三服。
卷第三十七
饵寒食五石诸杂石等解散论并法四十九条
短剧论曰:凡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既瘥节度,触动多端,发状虽殊,将摄相似,比来人遇其证,专执而疗之。或取定古法,则与本性有违,或取决庸医,则昧于时候,皆为自忤,遂推石过,深省其理,未曰合宜,每寻古医,互相晦见。直言沐浴,实未探微,寒温适情,盖须自度随时之义,易所通焉,故陶正白云,昔有人服寒食散。简古法以冷水淋身满二百罐,登时疆毙,又有取汗,乃于狭室中四角安火须臾则殒,据兹将息,岂不由人,追之昔事,守株何甚,今列篇章,幸择长而录用耳,寒食药得节度者,一月辄解,或二十日解,堪温不堪寒,即已解之候也,其失节度者,或头痛欲裂,为服药食温作癖,宜急下之。
又若手脚卒患顽癖者,为犯热经久故也,急与冷水洗,饮热清酒,进冷食即止,一法饮冷清酒亦止。
又若体上生疮,结气肿痛不得动者,为自劳太过也,宜服香豉饮法。
香豉(三升) 葱白(一虎口)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三沸服之,不止乃至三四剂自止。又若腰痛欲折,两目欲脱者,为热上肝膈,腰肾冷极故也,宜服黄连饮法。(腰痛欲折两目欲脱千金翼作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