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368 页/共 398 页

冷石(半两细研之)   上一味,以水搅如白饮,顿服,不瘥更作。   又去石毒,麻黄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之。   又猪膏汤,解大散方。   猪膏(二两烊之) 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豉,取汁一升,内猪膏,服七合,日三,服石人饮食宜清冷,不宜热。热即气拥痞石,唯酒一种须热也。(千金翼同)   又疗乳石发,如寒热状似疟方。   前胡(半升) 黄芩 甘草(炙) 生姜 知母(各三两) 牡蛎(熬) 石膏(各六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为四服,取瘥为度,此方甚良。   又疗胸背头中游热,补虚方。   黄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茯苓 人参 石膏 生干地黄 生姜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去滓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服之。(一方无茯苓有大黄)   又疗石发,诸药疗不瘥方。   以硝石含之效。   又方若热盛,可向冷地卧,腰下以浓物荐之,腰以上令薄,使受稍似凉即起,不得过度。   又三黄丸,疗虚热气壅不通方。   黄连 黄芩(各三两) 大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以汤饮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如梧子,以利即瘥。   又疗精神如失,气攻上,骨热方。   柴胡 升麻 黄芩 泽泻(各三两) 淡竹叶(切一升) 生地黄(切二升) 干蓝 芒硝(各二两)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服,取利止,忌如常法。   又疗石热将行,体微筋啬,郎此方从叔汾州刺史河东公口受此法,余久服石,每服此饮,颇甚为效方。   茱萸 葳蕤(各一两) 豉心(一升) 葱白(一握)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减半,分服。   又疗服诸药石后,或热不禁,多向冷地卧,又不得食诸热面酒等方。   五加根皮(二两)   上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候石发之时便服,未定更作服。   又疗诸石盛热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气冲胸,口焦干,目赤重热,三黄汤方。   黄连 芒硝(各二两) 甘草(炙) 大黄(一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芒硝,分服,以利为度,甚良妙。   又疗天行丹石发动,上下拥隔不通,头痛,口苦不能食立效方。(醴泉杜主薄传)   青木香 紫葛 紫参 玄参 丹参 苦参 人参 石膏 代赭 细辛 桂心 独活 苁蓉干姜 齐盐 吴蓝(各一分) 巴豆(二分去皮心熬)   上十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有患服三丸,强者服五丸,余即量与之,以饮下,得快利三两行即瘥,忌如常法。   又疗石发,内有虚热,胸中痞满,外风湿不解,肌肉拘急方。   香豉(一升) 栀子(十四枚) 葱白(一握) 黄芩(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豉五六沸,去豉内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之,不止更为之。(千金翼同)   又疗热肿初起,始欲作痈,便宜服升麻汤方。   升麻 大黄 黄芩 芍药 枳实(各二两) 甘草(炙) 当归(各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肿即消散,如热加黄芩三两。(千金翼同)   又淡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一升)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枳实(炙) 栀子 人参(各一两) 大黄(二两) 黄芩(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以瘥止。   又疗服散不得力,食不下,饮酒解散,辄呕吐,七味三黄汤方。   豉(五合绵裹) 栀子(十四枚) 枳实(八分炙) 甘草(炙) 前胡 大黄(各一两) 芒硝(二两)   上药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   又增损竹叶汤,解散下气方。   黄连 麦门冬(去心) 竹叶(切) 人参(各二两) 枳实(炙) 栀子(各一两) 甘草(炙) 茯苓(各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心忪热烦闷如火气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