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43 页/共 398 页
千金疗肉极热。则身体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石膏(八两碎绵裹) 生姜(二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一枚) 大枣(十五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为三服。一名起脾汤。忌猪肉海藻菘菜(本方无附子删繁同出第七卷中)
又疗肉极虚热。肌肤淫淫如鼠走。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西州续命汤方。
麻黄(去节) 生姜(各三两) 当归 石膏(碎绵裹各二两) 芎 桂心 甘草(炙)
黄芩防风 芍药(各一两) 杏仁(四十枚熬去尖皮两仁)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去上沫。下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为四服。
日再。忌海藻菘菜生葱。(删繁同出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肉极寒方五首
千金疗肉极虚为脾风。阴动伤寒体重怠堕。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虚极所致。大黄 酒方。
黄 巴戟天(去心) 桂心 石斛 蜀椒(汗) 泽泻 茯苓 柏子仁 干姜(各三两)
防风 人参芋栝蒌半夏(洗)
上二十三味 咀。绢澄贮。以清酒三斗渍之。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初服三合。渐渐加。
微痹为度。日再。忌猪羊肉桃李雀肉生菜生葱酢物(删繁同出第十五卷中)
删繁疗肉极虚寒则脾咳。其状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
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大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洗) 白术 茯苓 人参 甘草(炙) 附子(炮) 橘皮(各二两) 生姜(八两) 桂心(三两)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为四服。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又疗肉极虚寒。则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名曰厉风。内虚外实。腰脚疼弱。大风引汤方独活(四两) 当归 茯苓(各二两) 干姜 甘草(炙) 人参 黄 防风(各二两)
桂心 附子(炮各一两) 大豆(二升熬去皮)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酒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为四服。昼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酢等物。
又疗肉极寒。肌肉变。舌痿。名曰恶风。腰脚疼弱。小风引汤方。
独活 防风 茯苓 甘草(炙) 人参(各三两) 当归 干姜(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大豆(二升熬去皮)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酒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为四服。日三夜一。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等物。
又疗肉极虚寒。四肢怠堕或咳。胁下坚满痛。饮食不嗜欲举不能。手足厥冷。忧恚思虑五膈丸方。
人参(十分) 附子(炮) 干姜(各三分) 远志(二分去心) 桂心 椒汗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五分) 细辛(四分)
上九味捣筛。蜜和丸如弹子大。取一丸着喉中。稍稍咽之。觉胸中热药势尽又服。日三夜一。亦可丸如梧子十丸酒服。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生菜。(并出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肺劳论一首
删繁论曰:凡肺劳病者。补肾气以益之。肾旺则感于肺矣。人逆秋气。则手太阴不收。
肺气焦满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千金
卷第十六
肺劳实热方五首
删繁疗肺劳实热。气喘息鼻张。面目苦肿。麻黄引气汤方。
麻黄(去节) 杏仁(去皮尖两仁) 生姜 半夏(洗各五两) 石膏(八两碎绵裹) 白前细辛 桂心(各一两) 竹叶(切一升) 橘皮(一升) 干紫苏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忌羊肉饧生葱生菜。
又疗肺劳热。损肺生虫。形如蚕。在肺为病。令人咳逆气喘。或为忧膈气膈恚膈寒膈热膈。皆从劳气所生。名曰膏盲针灸不着。麦门冬五膈下气丸方。
麦门冬(十分去心) 椒(四分汗) 远志皮 附子(炮) 细辛(各六分) 甘草(十分炙)
干姜 桂心 人参 百部 白术 黄 (各五分) 杏仁(四十枚熬去尖皮两仁者)
上十三味捣筛。以白蜜和为丸如弹子大。将一丸纳牙齿间含稍稍咽其汁。忌猪肉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等。
又疗肺劳热。生肺虫。在肺为病。桑白皮根煎方。
桑根东引白皮(切一升) 野狼牙(三两) 东行茱萸根皮(五两)
上三味切。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平旦服之良。
又疗肺热。不问冬夏老少头生白屑搔之痒起者。然肺为五脏之盖。其劳损伤。肺气冲头顶。致使头皮白屑。搔之而起。人多患此。皆从肺来。世呼为头风也。沐头汤方。
大麻仁(三升) 秦艽(二两) 皂荚(屑五两)
上三味熟研纳米泔汁中一宿渍。去滓。米泔搅之三五百遍。取劳。乃用沐发。燥讫。别用皂荚汤洗之。通理然后敷膏。
又疗头风。头中痒搔之白屑起。五香膏方。
藿香 甘松香 甲香(炙) 鸡舌香 附子(炮) 续断 乌喙(炮各五分) 泽兰 防风细辛 白术(各甘草(三分炙) 猪上十八味 咀绵裹。以苦酒二升渍一宿。用膏煎之。取附子黄为度去滓。准前沐头了。
将膏敷用。手揩头皮。令膏翕翕着皮。非唯白屑瘥。亦能长发光黑滋润。(并出第七卷中)